汉语大全>四年级语文评课稿>四年级《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四年级《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四年级《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审核人签字:

四年级

语文

课题

12《小溪流的歌》

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小溪流的歌》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童话,作者以柔和的心写就了诗意般的童话,富有哲理。课文歌颂了勇往直前、永不停留、奋斗不息的小溪流的精神。阐明了个人只有融入集体、社会,才能成长、发展、壮大,才能积蓄巨大力量,发挥巨大作用的道理。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童话有着很大的学习兴趣,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小溪流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大多数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小组合作有了默契,学习本课,没有太大的难度。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小组合作,通过品读、分角色朗读,感知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悟出本文的主题思想。通过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生活。在本课当中,有写作方法的渗透,锻炼学生的写练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读课文,培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学习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运用对比反衬来塑造小溪流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借物喻人的方法的运用。分角色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溪流”、“枯树桩”、“枯草”各自的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3.从作者刻画的鲜明的小溪流的形象中得到启示。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领悟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逐步壮大的道理。

重难点

1.体会“小溪流”、“枯树桩”、“枯草”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2.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卡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课前热身

聆听歌曲《小溪流的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播放歌曲,创设情境。

认真聆听歌曲,产生学习兴趣。

一、复习导入

3

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描述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提出问题,导入新的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回顾内容。

提出问题:是怎样的精神力量推动着小溪流逐步成长壮大的?

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读问题,认真思考。产生学习期待。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0

学习2-3自然段,了解写作方法,体会小溪流的性格特点。

出示学习指南(一),发放学习卡片,指导学生完成并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小溪流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小溪流的喜爱之情。

认真品读课文相关内容,完成学习卡片(一),积极交流的同时,认真听取其他学生意见。了解小溪流性格特点的同时,体会文中带感情的词语和动词的妙用。

12

学习4-11自然段,了解小溪流成长小河过程中受到的阻碍,体会小溪流的精神。

出示学习指南(二),指导学生学习,并组织学生表演。引导学生将小溪流和枯草、枯树桩的形象进行对比,了解反面衬托的作用,体会小溪流的精神。

按照要求进行学习,完成学习卡片(二),本组内成员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并积极参与全班展示。从小溪流的身上得到启示。

三、拓展延伸。

10

总结写法,练习写作

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出示拓展卡,指导学生完成,组织学生交流。

抓住生活中的“物”的特征,运用富有童话般的语言,完成拓展。

四、课堂小结、整理评价。

3

教师总结,学生整理学习收获。

教师小结,对学生表现给予评价。

整理学习收获,小组成员自评表现,全班学生互评。

板书设计

《小溪流的歌》

枯树桩、枯草 :没有信心不思进取衰朽没落

小溪流:快活顽皮可爱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1.了解小溪流的性格特点。

2.体会小溪流的精神品质。

3.从小溪流身上得到启示。

学习指南(一)

1.品读课文2自然段,完成学习卡片(一)中的第1题。

组内交流,各组代表在集体中汇报。(建议5分钟)

2.快速读第3自然段,完成学习卡片的第2题。

组内交流,集体中交流展示。(建议5分钟)

学习卡片(一)

1.读了第2自然段,我认为这是一条()的小溪流。

2.用“­○”圈出小溪流玩耍的对象。用“△”标出玩耍的动词,尝试作出动作表演,体会小溪流的特点。

学习指南(二)

1.快速浏览课文4-11,完成学习卡片(二)(建议4分)

2.在组内交流,分角色朗读。(建议3分钟)

3.集体中交流展示。(建议5分钟)

学习卡片(二)

1.读4-11自然段,完成表格。

角色特点做法结果小溪流枯树桩、枯草

2.分角色读小溪流和“枯树桩”、“枯草”的对话,体会他们各自的特点。

拓展卡:

选取生活中的“物”,采用拟人的写法,运用童话般的语言写一段话。

作业卡: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自学剩下部分的内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成长阶段

歌声特点

力量表现

劝阻者特点

所做贡献

小溪

快活、清亮、清脆

拍拍、摸摸、挠挠、冲、跳跃

枯树桩、枯草

(发牢骚、叹气)

推动水磨

小河

大江

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