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四年级语文评课稿>四年级《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四年级《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四年级《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克服困难读书的坚强意志和对学习机会的珍惜。
2、激发学生结合课文和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珍视学习、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坚强意志和对学习机会的珍惜。
2、激发学生结合课文和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查找关于“大眼睛”的资料,了解贫困地区孩子求学的情况。
教学流程
一、第一眼——初步感知“大眼睛”
1、(出示大眼睛图片)同学们,还记得这张照片吗?谁能来介绍一下这张照片。
(她叫……这张照片是……拍的,形象标志……)
师: 真好,老师就喜欢像你们这样对学习有准备的孩子。
2、这张照片中哪一部分最吸引你?
这双大眼睛不仅吸引着你,吸引着我,也深深地吸引着作者,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这是一双怎样的大眼睛?
3、师: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默读第2-5自然段,从中各找出一个关键词语。
4、交流反馈(板书:专注、渴望、讲述、唤起)
二 、第二眼——深入品读“大眼睛”
理解“专注”
1、是啊,这是一双多么专注的大眼睛啊,从图中你能感受到吗?(引导观察神态、动作)
2、透过这双明亮、专注的大眼睛,作者联想到什么?请你从第二自然段中划出相关语句。
生读:她生怕……
师: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她渴望读书,她心情很害怕……)
师:你是从句中的哪个词读懂的?
生:生怕。师:生怕是什么意思?好,请你带着这样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师:刚才他们都读出了小女孩的心情,但是他们都把这句话读完了吗? 生:(……)
师:是啊,省略号告诉我们,小女孩还有许许多多的担心,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想他还生怕什么?
师:这个小女孩的手紧握着笔,眼睛注视着前方,因为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句字……(语调缓慢)还怕……你说——,你说——
师:你们有多少想象,小女孩就有多少担心,因为她生怕的是漏掉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可见她是多么——(扣题目)渴望读书啊!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理解“渴望”
过渡:多么渴望读书的孩子呀,可是她的眼中为什么充满忧郁?难道她不像我们天天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吗?请同学们自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段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并在文中做好批注!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生读:虽然……虽然……可是…… 。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生:她为什么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
师:是啊,她为什么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作者是凭什么做出这样的推想?请同学们默读第1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与同桌交流一下。
(交流反馈,联系生活实际对比,重点理解跋涉、30里路要走多久)
师:这些孩子和我们是同龄人,但是他们的学习条件却是如此艰辛,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走近他们。你们看(播放视频)
师:我们惊叹、我们震撼,当你看完这一幕幕艰难的上学经历后,你一定有许多感触,谁能来说说?(指名反馈,相机指导,联系图片)
师:是啊,虽然教室的光线并不明亮,可是(生读)……
是啊,虽然每天都要跋山涉水30里路去上学,可是……
谁还能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虽然( ),可是……
师:是啊,尽管学习条件这样艰苦,尽管上学的路途是那样遥远,可小女孩仍十分坚强,每天按时到校,由此可见,她是多么——渴望读书!
师:谁能带着这样的体会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师生互评)
理解“讲述、唤起”
师:多么渴望读书的一双大眼睛呀,然而这样的大眼睛仅有一双吗?
生:(不)你从文中的哪个词读懂的?(成千上万)
师:这成千上万双大眼睛,她们仿佛在向我们诉说什么呢?
(课件出示“我要读书”)
师:同学们,这群孩子他们在苦苦地呼唤——他们在真切地呼唤——千千万万濒临失学的儿童都在呼唤——(板书:我要读书)
师:让我们用朗读来唤起人们对这些孩子的同情和关心吧!
师:(师指板书配乐小结读2-5自然段)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引读“它注视着……”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引读“虽然清晨教室光线……”
这双大眼睛,向我们深情地诉说着——引读“好象在看着你,看着我……”
这双大眼睛,向世人热切地呼唤着——引读“好象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
第三眼——爱心温暖“大眼睛”
师:同学们,你们不但读出了声,更读出了情,是啊,这双大眼睛告诉我们很多很多……从此,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便与“希望工程”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这张“大眼睛”照片产生了无穷的魅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无数双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你们看(播放希望工程视频)
师:爱心不分贫富,爱心无国界,看着这一幕幕感人的爱心行动,相信你们的心和我一样感动,让我们带着感动,快速浏览课文第6-7自然段,想想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并和同桌交流一下。
师生共同反馈(很多人加入到希望工程中,希望工程圆了许多贫困孩子的读书梦想)
师:同学们,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相信这双渴望读书的眼睛不但能召唤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中,而且能激励你,激励我,激励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让我们饱含激情地朗读最后两段。
师:刚才我们有那么深的体会,是因为我们了解了小女孩艰难的求学背景,可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结合课外资料来理解课文内容,这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本篇课文送给我们的学习金钥匙。
第四眼——拓展延伸“大眼睛”
[课件配乐出示苏明娟资料]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来看一张照片,看,她是谁?
生:苏明娟。
师:是的,她就是曾经那个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十几年来正是由于希望工程的热心捐助,才使她圆了读书的梦想。如今的她已经读完了大学,成了一名银行职员。你们看,她的眼睛还忧郁吗?(不)是啊,现在的她眼里充满着幸福,然而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像苏明娟这样幸运,直到今天,还有许许多多孩子,他们渴望读书,但读不起书。此时此刻,当你再次面对这些孩子,面对着这样的“大眼睛”,你想说点什么,又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学生畅谈)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渴望求学的孩子们因你们的爱心而绽开了笑脸,让我们把语言化作行动,写一封信寄给他们吧!(出示作业)

板书设计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专注 明亮
渴望 忧郁 我要读书!
讲述 成千上万
唤起 同情、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