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五年级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语文S版)(一)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语文S版)(一)

详细内容

编号:课题:酿课型:预习+展示+讨论主备人: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2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耷拉、朗诵、照例、善于、绘声绘色、练习、焕发、怡然自得、酝酿、肃穆、皱眉、捣乱、缺乏、没精打采、平心静气、柔和悦耳、不可名状”等词语。

2、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正确书写生字新词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教学程序

二次备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同学互读,读得正确流利。

3、形近字组词

朗( )狼( )例( )列( )

焕( )换( )皱( )波( )

4、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欢迎大家帮我改证错误。( )

(2)老师清澈的眼睛里闪烁着亲切的微笑。( )

(3)同学们也扭过头,投来抱怨的目光——好像剧场里的观众发现了岛乱分子。( )

(4)他感到苦脑,晚饭吃得也不香。( )

(5)东东请求老师原亮他。( )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分段)

1、默读全文,思考全文围绕着“酿”字发生的事,可分为几部分?

2、小组内讨论分段。

三、熟读课文,想想文章围绕“酿”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练习与巩固

1、用正楷字抄写下列词语。

耷拉、朗诵、照例、善于、绘声绘色、练习、焕发、怡然自得、酝酿、肃穆、皱眉、捣乱、缺乏、

没精打采、平心静气、柔和悦耳、不可名状

2、缩写下列句子。

(1)东东不声不响地走进了屋里。

———————————————————————-

(2)这个老却是他敬佩的有水平的老师。

———————————————————————-

(3)东东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

(4)剧场里的观众发现了一个喝醉酒的人。

———————————————————————-

(5)在那个高高的山头上长着两棵粗壮的松树。

———————————————————————-

疑难反馈: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

———————————————————————-

———————————————————————-

(2)你还有哪些疑惑?

———————————————————————-

教学反思:编号:课题:酿课型:预习+展示+讨论主备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并受到感染。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教学程序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一、回顾全文。

《酿》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默读课文,找出“东东”心理变化的句子。

1、“东东不声不响地走进屋里……没精打采。”这时候东东的心理是什么样的?

( )

2、“第二天上语文课,看见老师一进教室,东东就有些紧张,……担心老师挑他的毛病……”这时候东东的心理又是什么样的?

( )

3、“他高兴地坐下来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这时候东东的心理又是什么样的?( )

(1)读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2)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三、深入学习课文

(一)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东东的心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 下课时把教案放在窗台上,不是跟男生掷飞碟,就是同女生跳橡皮筋。”

(1)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位女教师?

( )

(2)下课时,她还可能和同学在一起玩什么?你能用“不是……就是……”说说吗?

(3)这样的教师你喜欢吗?

(4)带着喜爱之情,再读读这句话。

2、 东东平心静气地倾听着,她被深深地打动了,陶醉在不可名状的对春天的向往中。

(1)读到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2)想象一下东东听了老师的朗读,他联想到什么?

填空练习

听着老师的朗读,东东仿佛看到 ),看到了( ),听到了( ),听到了( ),他真想( )。

(3)这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4)怀着敬佩的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3、“ 他高兴地坐下来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他想,要是这时能飞回家去,那该有多好啊!这样,他就可以立刻告诉奶奶:我们的老师,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

(1)为什么东东的心中流淌着暖流呢?( )

(2)听了刘老师的话,你对她有什么新的认识?( )

(3)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4、你喜欢刘老师吗?为什么?

全课总结: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疑难反馈: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

(2)你还有哪些疑惑?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