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教学内容: 一、常规课前欣赏《天鹅》 二、《大树桩你有几岁》歌曲处理 三、综合训练(二) 四、欣赏《采茶扑蝶》(长笛、大提琴、竖琴三重奏曲)教学目标: 一、通过常规欣赏这一环节,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丰富学生音乐知识的积累。 二、指导学生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和力度的对比,来表现活泼的情趣。 三、升华歌曲思想内容提出环保这一主题。 四、学习和理解几种常用速度标记和它的表现作用。 五、感知竖琴的音色,了解器乐重奏的形式,扩大音乐视野。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歌曲伴奏,欣赏曲《天鹅》、《采茶扑蝶》及片断、环保知识图片、多媒体辅助课件。教学设计: 一、课前欣赏 播放《天鹅》,请学生仔细聆听 ⒈师:听了这个曲子,你有什么感受? ⒉师:你还记得这个曲子吗?可不可以对它做一个简短的介绍?(可以从名称、作者、什么乐器演奏的几个方面谈一谈)⒊(根据学生回答内容)师总结:主题旋律绵绵不断,优美舒展,刻画了天鹅端庄安详的神态和温柔娴静的性格。全曲在悠长轻柔的乐曲声中结束,宛如天鹅缓缓地向远处游去。 二、发声练习 师:《半个月亮爬上来》是一个连音练习,要求声音连贯,气息悠长师:跳音练习要求声音跳跃,有弹性,跳音练习《欢乐颂》。 三、新歌教学及歌曲处理 ⒈上节课我们熟悉了《大树桩你有几岁》的曲谱,请同学们用lu哼唱,哼唱时注意跳音延音及力度标记标记。⒉逐句加入歌词后完整演唱。⒊歌曲处理:第一、二乐句中有跳音标记的要唱得有弹性。 第三乐句弱记号(p)要唱得轻柔,表现有趣和疑问得情感。 第四乐句强记号(f)要和前一乐句形成对比,情绪要热烈些。 师重点指出第四乐句与结尾节奏相似,但并不相同。 结束句的“>”和“p”要正确表现,使歌曲有结束感。⒋完整演唱,师在唱前提示歌曲中标记及曲开头得要求:中速、活泼。 四、歌曲升华师:《大树桩你有几岁》这首歌中把大树桩比作什么?(老爷爷)树桩上的圆圈是树木的年轮。树木和人类一样有着生命,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破坏树木,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引发洪灾。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在给朋友寄书的时候,用了一张旧的、而且是打了"补丁"的包装纸,邮票旁边还写有"物尽其用 环保信封"的字样,并用绿色彩笔将字圈上以示郑重。其实环保离我们并不遥远。环境与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关,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从我做起,从保护环境的一点一滴做起,节约纸张,保护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善待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你,也为我,为我们共同拥有的家园。如果有选择的话,我相信同学们和老师一样希望出现在我们这一课中的不是树桩而是一棵有着生命的树。 五、综合训练(二) 上节课的读谱知识,我们学习了几种速度标记,用音乐表现下列内容,应选择怎样的速度? 火车(快速)老年人(慢速) 士兵(中速)儿童(中速稍快)摇篮(稍慢)速度分为三大类,快速、中速、慢速,音乐的速度和乐曲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以前的欣赏,我们发现速度可以表现乐曲的情绪和形象。速 度情 绪快速欢快、活泼、热情中速优美、从容、雄壮慢速沉痛、庄严、赞颂 六、欣赏 ⒈介绍三重奏 《采茶扑蝶》这首乐曲是用长笛、大提琴、竖琴三件乐器的重奏曲,重奏是多声部器乐曲的一种演奏形式,分为同类乐器重奏如弦乐四重奏和不同类乐器重奏,《采茶扑蝶》属于第二类,乐曲根据福建民歌《采茶灯》改编。 ⒉介绍三种乐器的音色(已认识大提琴和长笛) ,竖琴是拨弦乐器47根弦,音色柔美,清亮,作品中通常用竖琴表现水波流动的优美宁静景色。 ⒊师分析:全曲有两个主题旋律,第一部分旋律1重复了三遍,每遍的演奏的乐器不同,第一遍是(长笛),第二遍是(竖琴 ) ,第三遍是(大提琴)听后回答。第二部分也是第二主旋律和旋律1有所不同,请仔细聆听第三部分和哪部分一样(第一),演奏乐器是(长笛)。⒋复听,用动作模仿你听到的乐器;当你听到新的旋律时举手示意;听到主题旋律2时握拳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