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探索声音的渐强和渐弱
详细内容
一、 教学内容
主题:探索并掌握声音力度的渐强渐弱变化。具体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 本课的知识点,认识一对作用相反的力度记号渐强和渐弱,它们能使演唱产生强弱起伏的听觉效果。第二、 歌曲的情感处理:《火车开了》、《小宝宝睡着了》、《赛船》这三首歌曲都可结合旋律走向和歌词内容作渐强渐弱的力度处理,表现音乐形象。二、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探索活动,能够提炼并总结出渐强渐弱概念并识记其记号。2、 能力发展目标:能够灵活准确地运用这两个记号,表现音乐形象。3、 审美目标:学生能够充分体验歌唱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三、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验并总结出声音力度的。难点:将渐强渐弱记号运用于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之中。四、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活动法、开放式启发教学法、游戏法、讨论法。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学生自由地演奏几种小乐器(三角铁、木鱼、竖笛、鼓、响板)仔细倾听它们的声音。然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出这些声音具有长短、高低以及强弱的对比变化。通过这样的实践,让学生对声音的奥秘产生进一步去探索的兴趣。(二)引导探索之一1. 利用多媒体的音响给学生演示多种交通工具的临场音效。(飞机、警车、救护车)2. 老师与学生展开讨论式谈话,总结并提炼出这种声音的变化在音乐的理论上被称为渐强和渐弱。(三)、引导探索之二1. 学生寻找讲述生活中具有渐强和渐弱声音变化的实例。2. 请出几位孩子对同学们进出教室的声音是否具有渐强、渐弱变化进行亲自实验。3. 全体学生在教师指挥下以击拍的方式体验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四)、引导探索之三1.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划船游戏规则,知道比赛过程并进行现场录音。2. 学生倾听现场录音,进一步体验因为船队人数的增减 而造成的渐强、渐弱力度变化。3. 在背景音乐(具有渐强、渐弱力度变化)的伴奏下,想象画出两个记号的雏形。4. 教师巡回检查学生作品,部分学生利用投影展示作品并讲解自己的创意。(五) 、归纳识记渐强、渐弱记号1.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儿歌,并配以手势动作帮助学生识记渐强、渐弱记号。2. 教师以动作带领学生朗读识记儿歌。渐强号象呐叭,左边小来右边大,声音越唱越响亮。渐弱号象把剑,左边宽来右边尖,声音慢慢听不见。(六)巩固运用 选用三首不同内容,不同训练程度的歌曲对渐强、渐弱记号进行巩固运用。1. 对歌曲《火车开啦》进行力度处理A.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火车开动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其声音的强、弱变化。再讨论说出《火车开啦》的开头及结尾部分应该选用的力度记号渐强和渐弱。B. 按照力度记号标识完整演唱歌曲。C. 为歌曲配上模仿火车开动的动作进行表演。D. 教师带领学生为大屏幕的动画配上进行力度处理后的情景表演。2.《小宝宝睡着了》的艺术处理A.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电子歌单,教师创设为正在睡觉的小朋友演唱摇篮曲的形式范唱歌曲。B. 学生通过聆听找出歌曲的演唱情绪(安静、优美)并对歌曲的结束句采取启发式谈话的方法进行渐弱处理。C. 配以动作进行完整表演唱。3.《赛船》的力度处理A.听录音范唱要求学生体验歌曲激烈的比赛场景找出演唱时的情绪。B.通过聆听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歌曲的演唱情绪(饱满、热情地)对这首歌曲的高潮部分进行渐强的力度处理。C.按对歌曲的力度处理完整演唱。D配以锣鼓表演唱。六、 结束今天,我们的探索活动非常的愉快而有意义。小朋友们在游戏活动中找到了声音的又一个秘密——渐强和渐弱。把它们运用与歌唱当中效果也很棒。音乐王国的秘密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把握今天的知识继续明天的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