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一年级数学说课>《数学是我们的朋友》说课稿

《数学是我们的朋友》说课稿

详细内容

PLEX v:ext="view">
3、“数学实验题”

大花猫捉住了10只老鼠,它将老鼠排成一排,并将逢单数的老鼠吃掉,然后将剩下的老鼠按顺序再排成一排,再将逢单数的老鼠吃掉…, 最后把剩下的一只老鼠放掉。后来大花猫捉住了20只老鼠,且上次那只幸免于难的老鼠不幸再次被捉到,但这只老鼠凭自己的智慧选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再次逃生,你知道这只老

鼠两次分别在什么位置吗?

探究发现规律:每次吃掉的是奇数,留下的必定是偶数,留两次含两个2,留三次含三个2。

4、你能估出你的100万步有多长吗?

估计你的 1 步大约有多长? 100 万步呢?如果操场一圈是 400米,那么你的 100 万步相当于走操场多少圈?

你还能从其他角度感受 100 万步 有多远吗?

5、《 轮30 》数字游戏

玩法:两人按自然数顺序轮流报数,每人每次只能报1个或2个数,继续下去,谁报到30,谁就获胜。(如第一人报1、2,第二个可接着报3或4)

6、“24点游戏”

以组为单位,互相出题进行练习。

7、教学楼中的阶梯教室(如图)想铺上红地毯,但不知道要用多长的地毯。根据图示,你能告诉我至少要买多少米长的地毯吗?

8、火柴棒搭正方形:

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1)按以上的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搭3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2)搭10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3)搭10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

让学生经历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的过程,从计算和精度上提出不同的要求,促使学生进行比较、联系实际,提出最佳方案。

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动手试验的全过程,产生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巩固应用小学学过的知识方法,体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太真实、太平常了。

引导学生利用“体积不变”列出简易方程,并体验不带∏值就能简便计算的过程。让学生在两种方法的比较中感受方程思想的简洁性,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合情推理,再从特殊到一般寻找规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将表面问题转化为数字排列和倍数乘积的问题,寻找到规律后,课堂上还可再引申探究三十只、四十只老鼠的情形,以此来带动学生应用规律,快速解答。

这个问题的解决,是让学生去体验遇到复杂问题要敢于尝试、勇于动手实验,善于观察、分析,挖掘规律,用巧干代替蛮干,才可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从大数的感性认识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大数,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游戏的输赢自然会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讨论、交流和总结让学生体会到游戏奥秘在于透过本质揭示其中的数学道理,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

应用规律,激发对数学奥妙的探究兴趣

4m

3m

提高对运算的兴趣,训练发散思维。

让学生体验化零为整、整体代入的化归思想,初步感受数学方法的简洁美。


引导学生观察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探索图形增加与数量变化的关系,体验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指导具体的思维过程,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经历符号化的过程。

空间与图形

1、桌上放着一个圆锥和圆柱,请在三幅图下的括号内写出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认识几何体,直观感受立体图形的平面视图,使学生对物体形状的认识由模糊的、感性的逐步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并了解空间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关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空间与

图形

2、实景图片的提供

让学生联系实际、观察生活,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3、七巧板拼图游戏

向学生展示多种拼好的图案,回忆小学时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感受,并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介绍西方人眼中的这块“东方魔板”的神奇魅力。

4、装饰图案

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形中的对称变化。

5、折纸游戏

让学生动手操作,根据个人的经验折出不同形状的图形,老师提供材料。

让学生留心身边的数学,感受图形、建筑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感受千变万化的图形背后蕴含着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智慧和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渗透德育情感教育。装饰图案的广泛应用,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图形美。

图案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图形美。

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知“线、角”之间的位置关系。

统计与概率

1、扑克牌游戏中的可能性:

这些事情可能发生吗?

(1)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出一张,它比6小;

(2)从一副去掉J、Q、K、王

的扑克牌里一次任意抽出两张牌,它们的和是30;

(3).任意抽一张牌,它是2的倍数与 它是3的倍数,哪个可能性更大?

2、股票涨跌走势折线图

相关经济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简单交流和认识

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展示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广泛性,感受生活中的概率问题;

统计图中简单信息的读取和相关内容的介绍

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经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补充素材: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王子高斯小时候的速算故事《高斯求和》:

1+2+3+ …. +99+100 = ?

分析:1 + 2 + 3 + …. + 99 + 100

100 +99 +98+ …. + 2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101+101+…..+101+101

意图:让学生从数学家的故事中明白: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的道理,只要善于观察、刻苦努力,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6、小结与板书

(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她培伴我们成长;

(2).人类离不开数学;(3).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4)将要学习的内容:“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我们要与数学交朋友,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

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

7、 课后反思

反思本节课,是用“数学万花筒”的形式,折射出初中数学的绚丽多彩和广泛应用,尽力让学生去领会和感悟开始上课时向学生推荐的一段克莱因的名言: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而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愿我的学生从数学的无穷魅力中树立从现在起就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自信心。

【作业布置】:

⑴查阅数学相关网站,了解数学知识;查找资料,向大家介绍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钻研数学的事迹

⑵找规律解决问题,用火柴棍搭如下图形:

⑴ ⑵ ⑶ ⑷ 问:搭10个这样排列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棍?100个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