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包装印刷工艺技术>塑料软包装印刷的色差(中)

塑料软包装印刷的色差(中)

详细内容

堵版的影响因素较多,除使用双组分油墨等易引起化学反应的油墨发生化学变化而造成不溶解的因素外,其它原因可归纳为油墨干固于版面、混人杂质、制版质量低下等因素。此外,在印刷过程中如油墨中混入水分或其它类型的油墨,则会有碍于油墨的流动性,造成颜料的再凝聚也会产生堵版故障。
  另外在印刷前要对印版进行详细的检查。如果印版粘附油污等,就会在印刷时产生与堵版相类似的印刷故障。
  2.印版的磨损
  当印刷品的数量较多时,磨损的程度较大,其印刷墨色就会发生变化,总体上说是趋于变淡(因为网穴变浅,上墨量减少了)。
  经过一定印数的印刷后就需要重新镀版。经过长时间印刷后印版变浅,虽然可以通过其它的工艺调整来保持颜色的稳定,但是过度使用后就会失去再镀版的价值,只有重新制版了。
  印版在使用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发生各种故障甚至损坏。由于凹印版辊制版时影响因素很多,重新制版时几乎不可能完全重复原来的制版工艺条件,即使同样的印刷条件往往也难以取得原来的印刷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是印刷批量较大并且是经常印刷的品种,可考虑为一套活件制两套版甚至多套版。
  3.印版设计和色彩管理
  另外在进行印版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对印刷过程和印后加工的影响。比如有些网点区域的色彩极易发生层次并级,因此在制版时要处理好。许多制版企业已经开始使用色彩管理软件,对提高色彩还原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印刷条件和环境
  在印刷过程中,墨膜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工作墨的浓度和转移率。对特定的基材和特定的工作墨来说,工作墨的浓度是相对固定的,转移率取决于粘度、工作墨的干燥性以及版面网孔的状况等因素,同时还受到印刷速度、印刷压力、刮刀压力、刮刀位置、刮刀角度及环境条件(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这里需要指出得这些条件变化时对印刷品的高光、暗调、中间调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1.油墨的工作粘度和干燥速度发生变化
  油墨的工作粘度变化可直接影响印品的颜色。粘度较高时,色浓度相对较高,反之粘度较低时色浓度也相对较低。这种影响有时会十分明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由于印刷工艺的要求,油墨的工作粘度要适中。油墨的工作粘度过大时不利于油墨的转移,容易产生糊版现象。油墨的工作粘度过小时,印品的颜色很容易出现静电现象,也不利于墨色的控制。
  粘度的变化对由油墨的移流或网点的流动方式而产生的移流面积有微妙的影响,特别是在多色印刷时更为明显。所以在印刷速度一定时,要求油墨的粘度自始至终保持一致,最好使用粘度自动控制仪。
  油墨中的溶剂比例发生变化时,工作墨的干燥速度就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油墨的转移率和印刷颜色。对于一些用量较少的油墨,在墨槽中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溶剂的自然挥发,不但会影响油墨工作粘度,还会影响溶剂比例和挥发速度,所以要及时补充溶剂。
  2.温湿度变化(环境)
  室温、油墨的液温如大幅度的变化,移流状态就会发生变化,色调就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是因为温度变化影响到油墨粘度所致。同时高温低湿的干燥天气对高光部位的油墨转移率会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在印刷高档产品时无论如何要对印刷车间的温湿度进行控制。另外在冬季使用油墨时要提前预热以减少油墨本身的温度变化。
  3.合成色的分离
  这种现象,在淡色以及有机颜色和无机颜料之类比重相差悬殊的各色混合体中易于发生。尤其油墨盘中的油墨流动过缓时,沉淀更会促成合成色的分离,所以要注意使油墨循环流畅。此外调色时如搅拌不充分,随着印刷的进行,某种颜色的浓度有增高的倾向,所以在正式印刷前应使用溶解机之类机械或其它方法进行充分搅拌。
  4.油墨变质而使现色变劣
  由于长时间印刷,油墨溶剂成分变化,或空气中水分混入油墨引起油墨变质,使现色变劣。
  为了防止由于汽化热而导致的温度下降,可以并用缓干的溶剂。在高温多湿时,可能会有一定量的水分混入油墨,因此在发生异常时应补充新油墨,或全部更换,使用过多次的剩油墨由于混进了许多尘埃,应定期的进行过滤或废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