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包装印刷势在必行(三)
详细内容
②必要措施
我国绿色包装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在业内仍然存在着对绿色包装理解的片面性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等问题。大力发展我国绿色包装事业,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加强绿色包装材料的开发和研制
纸包装材料以及可食性、可降解、再循环使用等新型材料的出现,缓解了生态环境的压力,降低了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也能解决国际上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包装材料而对我国出口商品造成的“绿色壁垒”。绿色包装材料的广泛生产和使用,无论是从环境保护的实际角度,还是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抑或是从高新包装材料技术的角度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包装印刷业的具体体现。
●优化绿色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应该遵循无害化、生态化、节能化的设计理念,从材料选择、结构功能、制作工艺、包装方式、储存形式、产品使用和废品处理等诸多方面入手,全方位评估资源的利用、环境影响及解决办法。
●完善法制建设
我国的绿色包装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健全我国的绿色包装的法律法规体制。一方面,针对我国包装行业发展不良的现状,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规加以限制,从宏观上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加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 印刷行业
2.1 印刷中的污染
①印刷油墨对人体的危害
来自油墨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挥发物”,英文缩写为VOC(Volatile anic pounds),是一些能与阳光、臭氧层中的氧化氮发生反应的有机化学物。挥发到臭氧中的V0C,与灰尘中细微尘埃粒子和其他物质结合,会形成灰雾,刺激人体肺部,对动、植物等各种生物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印刷行业使用的主要是溶剂型油墨,其中VOC(有机挥发物)排放最大,有些无机颜料含有铅、铬、铜、汞等重金属元素,具有一定毒性,不能用于印刷食品包装和儿童玩具;部分有机颜料含有联苯胶,有致癌成分。在印刷中所用的有机溶剂中,许多是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这是各种油墨的重要成分。在生产中,溶剂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体内,会损害人体及皮下脂肪,长期接触会令皮肤干裂、粗糙:如果渗入皮肤或血管,会随血液危及人的血球及造血功能;被吸进气管、支气管、肺部或经血管、淋巴管传到其他部位,甚至可能会引起慢性中毒。部分油墨含有重金属离子或含致癌成分,对人体伤害极大。
复合包装材料在印刷中要使用大量油墨,某些有毒物质会迁移到食品里,危害人们的健康。印刷油墨中常使用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醇、丁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醋、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既有毒又可燃,不利于环保、健康和安全。虽然通过干燥可以除去绝大部分,但是残留溶剂却会迁移到食品中,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在凹版印刷油墨中的颜料颗粒很小,吸附力很强,虽然在印刷时已加热干燥,但因时间短、速度快,往往干燥不彻底,特别是上墨面积较大、墨层较厚的印刷品,其残留溶剂更多。这些残留溶剂被带到复合工序中,经复合后更难跑掉,会慢慢迁移渗透,从而直接危害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