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包装印刷市场分析>提高包装印刷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上)

提高包装印刷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上)

详细内容

  当今世界,决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从过去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转向创新能力、技术和管理优势,拥有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多少,成为衡量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入世后,国外印刷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给我国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和机遇,也要求我国的印包企业必须强起来,走出去。我国印包设备的一些高端设备还在依赖进口,到头来还将是受制于人。从长远看,自主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持续发展更具深远意义。

  因此,尽快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快创新步伐,不仅是国家科技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我国印刷包装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 包装印刷业发展的现状

  入世三年来,我国包装印刷业在挑战与机遇中有了很大发展,以每年18%的幅度在增长,在全国40多个行业中,排名已上升到21位。数据显示我国包装印刷业发展迅速,全国目前共有包装印刷企业31829家,为全国印刷企业92389家的34.46%。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能适应未来的国际包装市场的激烈竞争,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

  我国包装印刷企业大都是规模比较小,产业集中度也不高,导致竞争力不强。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包装企业集团也很少,绝大多数包装印刷企业仍然是小规模的加工厂。从2004年度印刷百强企业来看,最大的年产值不过16亿多元,最后一名则刚刚突破了亿元。目前是国有、民营和外资三分天下的经济结构形式。

2.发展水平待提高,高档设备仍进口

  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我国包装印刷机械的发展一直处于低水平状况。低水平重复建设,又造成总体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部分包装印刷企业设备闲置,开工不足。印刷装备水平总体上看是落后的,主要包装设备和原辅材料还严重依赖进口。许多企业仍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的粗放经营状况。

3.开发能力不足,应用推广不够

  我国包装印刷机械还是仿制、测绘、稍加国产化改进,自行开发的少。许多企业在技术投入上下功夫不大,尚达不到销售收入3%的惯用投入比例。开发手段落后,真正使用CAD的还很少。直接制版、数字印刷等新技术在包装印刷企业应用尚不够普及。国产设备技术含量偏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无法满足行业的发展。

4.职工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多数企业缺乏一大批现代化包装企业家、科学管理和技术人才以及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目前职工队伍中受过高等教育及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低于我国整个工业企业平均水平,在包装印刷企业从业的100万人中,工程师、高级工比例不足4%。由于这种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短缺,不仅严重制约着印包行业整体提高和发展,而且还制约了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