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包装印刷市场分析>2005年包装印刷业的一百零五将(下)

2005年包装印刷业的一百零五将(下)

详细内容

所列是以不同承印物材质分类的企业不同的经营效益情况。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某些企业有数据缺项,用以计算表1中各项指标的企业数并非前述各类企业实际数量,参与计算的企业数量在表中已有说明。

  从“人均创利润”指标来看,最多的是标签印刷企业,为8.76万元,金属包装紧随其后,为8.39万元;而纸包装和塑料包装与前两者的差距很大,人均创利润只有标签和金属包装一半左右。从“资金利润率”指标来看,最多的是标签印刷企业,为13.57%,这个比率已经非常接近烟包企业的14.59%,足见标签印刷的利润空间比较大;烟包企业所属的纸制品包装印刷企业平均资金利润率也达到了11.01%;而企业平均销售收入较高的金属包装印刷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只有7.75%,略高于塑料包装印刷企业的6.26%。

  我们再来看一下纸制品包装印刷企业的情况。其中,有28家企业从事的是烟包印刷,有13家企业从事的是纸箱印刷,酒包印刷的企业有5家,另外还有2家企业分别从事药包印刷、纸杯印刷,剩余的30家企业从事的纸类包装更倾向于是一种混合类型,化妆品、食品、药品、保健品、家电、玩具、展示货架等,构成了他们广泛的业务结构,这些企业的业务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海外订单。不论是烟包企业还是酒包企业,其实基本上都还从事诸如化妆品包装等其他类型的包装印刷,本身就是混合类型的一种,之所以把他们单独提出来,是因为他们都含烟厂或酒厂的投资背景,业务结构更有针对性。
  
  在28家烟包企业中,包括3家独资企业和16家合资企业在内的共19家三资企业占据了大部分的席位。再除去6家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只有2家,民营企业只有1家。28家烟包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为4亿元以上,由此可知,在盈利空间最大的烟包行业中,大部分的回报都流入了外资资本的口袋里。
  
  在纸制品包装印刷企业中,我们拿出烟包企业、酒包企业、纸箱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看看不同细分领域的经济效益状况。
  
  不论是人均创利润还是资金利润率,烟包企业的表现都是最抢眼的。其中,人均创利润9.38万元,远远高于酒包印刷企业和纸箱印刷企业的2.27万元和2.46万元。而从资金利润率看,在一些印刷企业因陷入价格战而“印得越多,赚得越少”的环境下,烟包企业能有14.59%的资金回报,实属托了垄断的福。
  
  从中还能够看出,酒包印刷企业和纸箱印刷企业的效益要低于纸制品包装印刷的普遍水平,两者的收益大约只有行业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七八十。
  
  地区分布
  
  2004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包装印刷一百零五将,主要散布在华南(38家)和华东(37家)两个经济大区,两地加总占7成强。位于第三名的是西南区,有11家企业;华北、华中成绩相似,分别为8家和7家;东北和西北地区都各只有2家企业入列。

  在2005年广东包装工业论坛上,有专家提出“包装印刷业更多从广东往内地发展“的论点。据称,“原来,广东包装行业的业务占整个内地包装业务的7成,而从最近的情况看,这个比例降到6成。”我们找几个重点城市,来对比一下2004年和2005年百强排行榜的相关数据,看看是否有地区转移的倾向。
  
  2005年,包装一百零五将落户最多的城市前5名分别是:上海,23家;深圳,13家;广州,8家;厦门、天津各6家。
  
  2004年,64家包装百强企业落户最多的城市前5名分别是:深圳,11家;上海,10家;广州、厦门、天津各3家。
  
  因为2004年的包装百强企业数据起点为1.38亿元,2005年的包装分榜单为所有参与排行的包装印刷企业,起点为1亿元。所以,上面的企业数量不代表各城市新增强势企业。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去年成绩接近的上海和深圳,今年已经拉开了距离,而这两个城市,恰好是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代表。2004年,深圳加广州14家企业占5个城市企业总数的46.7%,2005年这个数字降为37.5%。数字说话,我们已经听到了“包装强势企业内移”的声音。
  
  “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已做了3年,在日臻成熟的同时,此次包装分榜单还不免有些许遗憾。比如,金属包装印刷、塑料包装印刷等非纸制品包装印刷企业的信息收集还不够完整;比如,缺少对柔凹印及丝印等技术在强势包装印刷企业中运用的分析……这一切还有待于我们在下一年里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