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包装印刷行业知识>防伪包装印刷中的防伪油墨(上)

防伪包装印刷中的防伪油墨(上)

详细内容

防伪印刷是当前印刷的一个重要市场,广泛应用于钞票、有价证券、商品包装等多个领域,为商品的保驾护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防伪印刷,主要是利用材料(油墨和纸张等)防伪和印刷技术防伪。防伪印刷使用的印刷技术多数为丝网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丝网印刷独具特色的优越性,使其也开始在防伪印刷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尤其在诸如证卡印刷、彩票印刷、商品防伪包装印刷中已充分显现出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防伪包装印刷中的网印防伪油墨

目前研制开发出的防伪油墨种类繁多,但根据网印的特点,最适合网印的油墨主要有如下几种:

1.液晶油墨

  液晶油墨是上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新型特殊油墨,是指在油墨中加入了具有结晶性能的化合物。从制作方式看,它也属于微胶囊结构油墨类型,从应用上看,属于热敏性的温致变色油墨,但从液晶油墨的特征来讲,主要是利用液晶感温变色的特点。液晶油墨主要由水溶性树脂、液晶胶囊、助剂、连结料、消泡剂组成,它是将封闭在微胶囊中的液晶及助剂等分散在连结料中配制而成的。液晶油墨不是以墨层颜料构成彩色图文的,而是利用墨层中的液晶感温引起分子方向的改变,从而选择性地反射特定波长的可见光,吸收其它波长光的光学特性,从而呈现色彩变化。液晶的成色机理是利用其对特定波长光选择性反射而形成的,液晶必须印在黑色或暗色的底色上。由于液晶的分子排列并不像晶体结构那样牢固,所以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使其光学性质发生变化。液晶油墨正是利用了液晶的这种特性,使液晶在微弱电流和温度的影响下,晶格发生变化而显示出明暗图案与色彩。

  液晶油墨印刷方法以丝网印刷为佳,使印品有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的印刷方式。液晶印刷技术的关键是能够在不同温度下显示出鲜艳色彩的液晶,而且在色温域值上成系列。液晶微胶囊的制作技术也是关键,微胶囊要做得小而匀,囊壁透明且薄,掺入油墨,要求耐溶剂、稳定、可靠、寿命长;印刷过程中还要保证液晶微胶囊不被压破;表面覆盖保护膜等。油墨中加入的液晶量为总油墨量的40%,胶囊的直径以10~3μm为宜。用于液晶油墨印刷的丝网一般采用尼龙丝网或涤纶丝网,若要求印版上载墨量大时,可用不锈钢丝网制版。根据油墨微胶囊直径和墨层厚度的要求,一般选择100~175目。由于丝网液晶微胶囊油墨是水溶性的,因此制版时应采用耐水性强的感光胶。   

网印液晶油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每次印刷中,印版上要有足够的墨量,给墨要均匀,中途最好不要补墨,以防起泡。

  ②微胶囊油墨易堵塞网版,若发现堵网、起泡现象,要立即停机,用醇水彻底清洗干净。

  ③印刷压力大小要适中。压力小,承印物上的墨量不足,影响发色效果;压力过大,造成液晶胶囊破裂,从而降低发色效果。

  ④为使印刷部分发色明显,印刷底色要选用黑色或深色调。底色可用水溶性油墨或有机溶剂油墨,印刷方法可用网印、胶印、凹印。当用有机溶剂油墨时,印刷后必须充分干燥,避免墨膜残留有机溶剂,与液晶反应,影响发色效果。

  ⑤印刷过程中要注意墨层平滑光洁,厚度控制在15~35μm。

  ⑥合理安排印刷色序。可先用黑色(或深色)油墨印刷底色,再用液晶油墨印刷所需图案;也可先用液晶油墨印满底子,再用水溶性黑色(或深颜色)油墨印刷所需阴图图案进行覆盖。

  ⑦印刷品最好为自然干燥,也可用40℃左右的热风干燥,切忌加速、加热的高温急剧干燥。

  此外,印刷品堆放时不要重压,干燥后也尽量不要堆积重叠太多,裁切时也不宜加过大的局部压力,以免液晶微胶囊被压破。使用液晶油墨时还应根据使用目的确定变色温度范围,根据用途考虑液晶的耐用性。为了提高墨层表面耐磨性、耐温性、隔气性并保持其光泽性,表面可涂布罩光漆或贴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