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印刷技巧与经验交流>胶版纸书刊产品印刷质量控制(下)

胶版纸书刊产品印刷质量控制(下)

详细内容

签样过深或过浅,都不利于对墨色的控制及实现水墨平衡。考虑到胶版纸的吸墨性较强,油墨干燥后的实地密度会下降0.10左右,所以在印刷时可比原稿略深,以防墨迹干燥后颜色变浅。

2.纸张表面较粗糙,纸质松,纸毛多

与铜版相比,胶版纸的印刷适性较差,常给印刷带来许多困难。但如果处理得当,还是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1)适当增加印刷压力

与铜版纸相比,胶版纸印刷的印刷压力要在原设置基础上增加0.1mm左右。在印刷表面强度低、易拉毛、堆橡皮布的胶版纸时,可再增加0.05mm左右的印刷压力,拉毛的程度将有所减轻,印迹更实在,还可减少清洗橡皮布的次数。虽说增加印刷压力会引起不必要的网点增大,但对于一般书刊产品而言,并不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重要还是要把握批量产品墨色的稳定、一致。

(2)要根据产品情况,适当调节油墨黏度,增加其流动性。油墨太黏、太硬都不利于准确传递,影响墨色的稳定性,且易拉纸毛。

(3)合理确定清清橡皮布的次数,既不要太勤,也不要太懒。每次清洗后,要放20张左右的过墨纸,并随机抽出,以防混入正品。

影响书刊产品质量稳定的因素很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注意传统的三平三勤、水墨平衡控制、飞达的正常输纸、纸张的准确传递等日常性工作,还应根据各印品的特点,具体分析,具体调整,想方设法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努力提高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