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造性论文>环境的创设与发展(一)

环境的创设与发展(一)

详细内容

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可见的、有形的环境。.心理环境实际上指的是幼儿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即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因为良好的教育环境往往会有效地影响幼儿行为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活动兴趣,发展和加深他们的认识,甚至会起长期的影响。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良好的教育环境创设应紧紧围绕教育目标,是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有机统一。即相互作用,又相互联合。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

  良好的教育环境从内容上来说,应该是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与教育任务和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它是教育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也就是说.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寓于环境布置之中。

  (一)创设参与的环境

  幼儿园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场所和环境,其中的一切都是为幼儿的教育活动而准备的,所以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该把有利于幼儿的参与放在首位。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教师与幼儿合作,幼儿能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将向幼儿传递一个对其终身成长却极为重要的信息,我们能影响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力量能使环境发生改变。

  因此,参与的环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在创设环境的整个过程中,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并请幼儿一起参与环境的创设,这不仅给幼儿提供了参与活动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且有一种参与感和主人感。例如:天气冷了,小朋友都穿上了厚厚的大衣,连同书包、水彩笔、橡皮泥、油画棒一起放在小厨子里实在有一些困难,正在我们发愁的时候,周济同在一次下班车回教室经过大一班门口时,对我说:"张老师,我们也把大衣服放在这里吧!"他指着大一班教室门口,我们突然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于是我们就这样子做了。从此小朋友的衣帽厨不再是拥挤的了,而且也能主动来叠衣服,提高了小朋友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叠衣服的同时也增加了小朋友的交流和幼儿之间的情感。小朋友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自己更愿意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尤其是早晨入园时,小朋友都能不用爸爸妈妈帮忙自己叠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