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一点感想(一)
详细内容
宁阳县实验小学幼儿园 靳晓丽
这个春天,在给我们带来了充足阳光和清新空气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讨厌的病毒,近期的传染病更是猖獗。猩红热、水痘、腮腺炎、结膜炎等这些已被我们详细了解的传染病况先不说,手足口病、猪流感等这些我们颇感陌生、古怪新奇的传染病也一并到来,让我们一时有些招架不住。3—5岁的幼儿因为机体发育不成熟,抵抗力弱更容易成为传染病侵袭的对象。因此,对于幼儿园来说,严峻形势更是不容忽视。为了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更为让每位幼儿能够健康的成长,在幼儿园里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场所,是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要在园里杜绝传染病的发生也绝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卫生保健工作中做细、做实,尤其是在春夏季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应该随时警惕,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围绕传染病的防控要求,这段时间我园狠抓落实,紧紧抓住"抓细、抓实、抓准、抓狠"四个方面,在我县多处爆发手足口病疫情,部分姐妹园所停园的情况下,至今仍未发现有手足口病的病例出现。回头反思总结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发现以下措施,对于有利、高效的防控和遏制传染病的产生和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领导重视为依托:我园一直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今年接到上级各有关部门的文件部署后,我们迅速采取行动,按照主管部门的指导精神和幼儿园疾病防控工作的要求,把幼儿园疾病防控工作纳入了幼儿园工作计划之中,建立了由园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幼儿园疾病控制领导小组,亲自负责传染病的各项防控工作;建立健全了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还重新建立了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明确了各部门工作的职责,确定了具体的工作要求,种种措施均有利地保证了幼儿园疾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知识宣传是基础:我们幼儿园实行的是日托制,由于幼儿的活动范围比较大,我们的疾控工作要想抓出实效,必须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为了争取家长的支持,我们采取了多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开展了一系列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家长的防病意识和能力,起到了一定的预防效果。比如:有针对性的定期组织全体老师进行有关传染病的知识培训,由老师们再负责家长的答疑解惑;每周一节保健活动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利用幼儿辐射家长;直接印制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手足口病预防控制要点12条》等各种宣传材料,把疾病预防知识发放到每个家长的手中等等,通过宣传,教育广大家长正确认识,做好防范。同时,高度利用好家园联系栏和园所网络,及时详细的把我们的要求传达给家长,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监督帮助幼儿养成科学穿衣、勤晒被褥、经常开窗、勤洗手、多喝水、适当锻炼、平衡营养、保证睡眠、少去公共场所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作息习惯。
三、早期预防是关键:总的来说,幼儿传染病的潜伏期基本限定在3周以内,在幼儿处于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的潜伏期内时,尤其容易将病原体传染给其他孩子。在幼儿园这样幼儿高度密集的地方,如果等发现某个幼儿已经发病了再进行防治,往往就丧失了最佳的控制时机,为时已晚。所以,传染病的防治贵在早发现、早干预。在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平时特别注意各项预防工作的落实。
1、加强晨间检查,实行每日晨报和缺课索原制度。每天,两位老师7:20准时抵园,首先开窗通风,然后对每个新入园的幼儿严格把关,仔细询问孩子的健康状况,观察其皮肤、手足是否出疹子,口腔里是否有溃疡;摸摸两腮是否肿痛等。如发现有可疑情况,立即要求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对于排除了传染病的幼儿,均需持医院的相关证明方可入园。同时,老师要负责对每位缺课的幼儿追查缺课原因,并于每日九时前将当日晨检情况上报保健医,由保健医分析汇总后归档,以求尽早发现和及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