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学习活动小结(一)
详细内容
这学期幼儿园开展学习《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的活动,于是我积极响应号召,幼儿园不但让我们学习指南,还组织我们进行了考试,通过这一些列的活动,我感触颇深。我感觉指南里的每一点都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去反思。如果有人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那么我说教师有百种教育策略。《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的频布与具体操作运用就是一个指导性的文件,引导教师理解孩子的百种语言,从中寻找运用百种策略,形成百种智慧!
《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中有一条"合理安排幼儿在园时间。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避免消极等待和时间的隐性浪费。"我在这儿就以它为镜,反思我在"避免消极等待和时间的隐性浪费"的这一教育行为。不过虽然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是真正做到甚至做好是需要很多精力和时间的。
其实,在幼儿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画面,特别在一些集体活动中,由于不同幼儿完成"任务"的速度不同,于是出现时间浪费和等待的现象:大家排着一列长队,等着老师把体育器械一样一样的发到孩子的手中;全班幼儿等着老师去制止那个正在闹着玩的幼儿安静下来,再接着讲刚刚中断的故事;午睡过后先穿好衣服的孩子们坐在位置上等着全班孩子都穿好,然后才能等到老师分发点心,如果谁坐得不好,老师就得停下来组织,等到没有声音才继续下一环节的活动,放学回家之前整理着装,还要帮一大堆的孩子整理衣服和鞋子等等等….
在我平时的工作中,还真的是有这种让孩子消极等待的时候,就如在让孩子们做作业的活动中,每次有个别动作快的孩子一会儿就做好了,拿着作业本就要上交给我改,我为了维护整个活动的秩序,就让孩子排好对一个一个改作业,但是一下子功夫,队伍就排的老长,也就避免不了吵闹唧唧喳喳的声音,而改完作业的小朋友回了位置后更容易影响没有做完作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