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幼儿环保教案>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一)

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一)

详细内容

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幼儿周围环境教育 一、背景介绍: 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游泳池、厨房、餐桌旁、汽车里、户外游憩场所等等都是我们周围的环境。 二、思路: 环境教育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词。环境教育到底是什么呢?从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答案是不同。有效的环境教育应该是渗透式的,相联系的。环境教育是要帮人们了解他们生活的真实环境,并且培养他们的发现力。环境教育要帮助人们自己决定生活方式。使人们从实际生产、生活的实例出发,从身边用到的、看到的物品出发,体会"周围环境教育资源与我们"的密切联系。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我们每个人都是很熟悉的,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更是熟悉不过了。4月正逢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幼儿对于春天很感兴趣,在散步时他们会说:"看呀,花开了。""小草变绿了。"等等。因此结合《规程》中"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幼儿感观作用"的组织要求,我们进行"春天来了"这一主题活动。 三、如何利用周围环境: 1、利用幼儿环境资源,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最容易获得知识的活动。在玩中,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春天的变化,如:小草变绿了;迎春花开了;树叶发芽了,长出来了等等。为了让幼儿了解大自然,培养他们对动植物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我们还在自然角里种了许多常见的蔬菜,饲养了鱼、蟹、小蝌蚪等等。对于这些动植物孩子们接触多了,观察多了,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引发的思维也多了,这一活动既是在幼儿的兴趣之下自发产生的,又是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进行的。通过活动,孩子们的社交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都得到了发展,而且初步感受到了科学的客观实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