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研活动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一)
详细内容
在教研活动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教师的专业成长集中代表了教师发展的意义,教师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教师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
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即教师专业化水平)。
"二期课改"在尊重儿童发展的同时,充分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凸显了对教师的尊重,体现了教师、幼儿共同成长的新型发展观。在二期课改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课程改革必然需要教师的专业理论与技能作支撑。在幼儿园,教研组不仅是教师学习课改理念的平台,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主阵地,而且更应成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摇篮。为此,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注重教师教育行为的策略研究与反思,有效提高了教研质量,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更新教育理念——教师成长的基础
首先,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培训:参加专家讲座、互动式讨论、自主学习、参与式学习、自我反思等。如:互动式学习可以启发智慧,共享思想与经验,激发教师的洞察能力,提高教师的学习效率。在学习新《纲要》、新教材的活动中,我们积极为教师搭建互动平台,提高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的机会。如:每次教研活动时,总是空出一些时间,让教师自主交流,大家把自己在各种媒体上搜集到的新信息与大家共享。
二、创造性的教研活动——教师成长的渠道
幼儿园的教研工作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但以往开展的有很多的教研活动是由教研组长定的,虽然内容也来自于实际工作,但带着主观意愿,不能代表全体教师的心声。在二期课改下,幼儿园开展的教研活动是能够真正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能够切实帮助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
(一)学会观察——教师成长的法宝
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是主人,教师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和指导者,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幼儿,指导幼儿,为教师成功反思,改进游戏计划,组织与指导提供生动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因此怎样学会观察,分析观察结果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发现: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