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大王转变记
详细内容
作者单位 赵全营中心幼儿园 于楠 谈到调皮的孩子,我想每一个幼儿老师都有很多话要说。因为调皮的孩子总会给我们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与调皮孩子的每一次交锋都会让我们颇费心思。与别的小孩相比,淘气的孩子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会多一点,而且自控力也相对弱一些,他们会时不时给你惹出点事情来,有时会让你心烦。他们也因此被周围的老师、孩子、家长所关注。他们从各方面得到的评价往往是负面的。可是越是调皮的孩子就越需要更多的关爱,需要老师发自内心的鼓励与信任,需要老师实实在在的帮助。严厉的责备和不适当的批评只会带来教育的失败,甚至导致师幼关系的疏远。
在我带的小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小淘气包----佑佑。佑佑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看上去很讨人喜欢,最重要的一点佑佑上幼儿园从来都不哭。刚来到我们班的时候,老师和小朋友都可喜欢他了。可没过多久,我们就发现,他可是班里的焦点人物、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原来,佑佑是个漂亮的淘气包。这也一度让我很头疼。
他来到娃娃家,和他一起在娃娃家活动的小朋友会都会遭到他的"袭击",孩子们刚把做好的"饭菜"摆放在桌子上,他就会一样一样的把"菜"倒在地上;他来到到了图书区,一把夺过小朋友正在看的书,大摇大摆的装出一副看书的样子,小朋友不答应跟他理论,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我看看怎么了?""调皮大王"看过的书,不是丢页就是少封皮;他来到美工区,时常把橡皮泥弄得满地都是;每天小朋友的告状声不绝于耳。"老师,佑佑弄我的衣服""老师,佑佑抢我玩具""老师,佑佑往我身上洒水……"面对佑佑的淘气行径,我批评了一次又一次,可每次又有都说"老师我错了,以后再也不这样了",时而还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可日后依然如此。当看到"调皮大王"又在调皮的时候,我真的是束手无策。
通过这些事情我反思自己,难道一味的批评教育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毕竟他是一个孩子,是一个调皮、好动的孩子。就这样我对他改变了我的教育方式,从他的一日生活中寻找突破点,留意他的一切举动,从中,我还真获得了不少收获。
【小贴贴的魅力】
这个学期,我们班创设了一个叫做"今天我最棒"环境墙饰,这里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当然"调皮大王" 也不例外。这个墙饰主要是反映幼儿在园一日生活表现,约束幼儿的不良行为。每天在某个方面表现好的小朋友就会得到一个漂亮的小贴贴贴在自己的名字下边。相反表现的不好,任凭他怎样说情也不会得到小贴贴。我的"执法"相当严呦。起初"调皮大王"得的小贴贴数量很少,因为他还会在老师稍不注意的时候去进行一些让人头疼的事情,比如:在盥洗室里漱口把水吐到镜子上;在午睡时叫叫这个,拽拽那个,影响其他小朋友……就是因为这样,每次 "发奖"总是与漂亮的小贴贴擦肩而过。每次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墙饰下炫耀时,佑佑总会叹气,"我以后再也不淘气了"这时,我仿佛看到了转变佑佑的希望。我找到他,并和他约定,每次他想淘气时,先看看老师,老师会提醒他。为此,我也就更加关注他,当他刚想进行一个"非法"举动时,我就会刻意指一指墙上的小贴贴,他就会立刻做好。当他刚刚举起想摔在地上的玩具时,我嗖嗖嗓子,向墙角一指,佑佑手里的玩具就会轻轻的放在桌子上。渐渐地,不用我的提示, "调皮大王"的小举动越来越少了。墙上的小贴贴也渐渐多起来了。
【老师的信任】
不断地能看到"调皮大王"在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又采取了进一步的行动。我们班里来了两位"小客人",它们是两只小白兔。孩子们给它们取名字叫做"大白和小白"。"淘气大王"很喜欢这两位"小客人",我就决定让他和保育员老师一起去照顾小兔子起居饮食,这个"光荣"的任务可是让不少幼儿羡慕他。佑佑每天给小兔子喂菜、添水、刷洗兔笼子……佑佑可负责了,时常会给小兔子带食物,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从不间断,也不嫌烦、怕脏怕累,就连生病了都不忘让姥姥来幼儿园给小兔子送吃的。为此我也经常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他。通过这个小任务也让佑佑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信任。表现一天比一天好。
"调皮大王" 不再是班里的焦点,"调皮大王"不再是娃娃家里的捣蛋鬼,"调皮大王"不再是那个破坏图书的淘气包,"调皮大王"也不再是满地乱扔橡皮泥的调皮大王了。
"调皮大王"的转变让我有些欣喜,身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根据不同孩子的年龄特征,不同孩子的性格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计划,去帮助我们的孩子去改正他们的小缺点。这不禁让我对《快乐与发展课程》中的基本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同感。"尊重"、"适合"、"快乐"、"发展",这一理念指引着我们,在设计和组织孩子活动时;在给孩子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时;在对孩子的发展水平作出评价时。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佑佑的转变让我认识到:只要老师用心去多方面地了解自己班内的幼儿,根据孩子的特点适时地进行鼓励,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就可能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正像陶行知所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