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育儿经验心得>培养合作意识的途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合作意识的途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详细内容

连日绵绵的细雨仿如在视野的尽头翘首告别走过的寒冷,带着微微的不舍,还是执着的向前走着。这个春天,阳光和雨露用各种不同的演绎方式给跳跳鱼留下温和的记忆。从2月走到4月,我们积累新知识,养成新习惯,而保持一直快乐的状态。而这种快乐就像围在庭院里的无人问津的自我陶醉。一次又一次新的问题的出现,尽量去实施解决方案。德育问题的大步改善,孩子的习惯在一天天的好转,而在家园联系方面,虽平台颇多,但总觉得缺少一些声气。不知是对我们老师的信任还是我们的工作不够细致?!……

在成长的全面进程中,合作意识的初步形成也是一个值得再接再励的出发点。在上学期中,没有太多的关注到幼儿之间的合作问题。也许是年龄太小,合作的意识在一开始非常的凌乱,所以现在初显成效也那么值得欣慰。

上星期的《石头叠叠乐》是我在这一点上想进一步培养的开始。以往,我们会不经意地引导幼儿的无意合作,比如晨间活动、下午游戏时间,特别是半月摇、赶鸭子等合作意识非常突出的活动。但自从《石头叠叠乐》活动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3组幼儿成功分享喜悦的过程,我思绪中那些凌乱的意识也被激发出来,早操时的两两组合、午睡前的相互脱衣等小小举动都开始冒到我的面前。只是像这样在课堂上有组织有目标的去要求孩子的时候,他们只觉得新奇茫然,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合作意识在这个阶段的薄弱,和"质变"合适时间的出现。

当孩子拿到石头组成小组的时候,都保护着自己面前的属于自己的小石块,开始自己的创作,相互模仿。各行其是,他们开始平行游戏,生怕合作就把自己的那份属于分享给其他伙伴。很多小朋友都是叠了又拆拆了又叠。这时,我发现一角的张林昱小朋友在专心地堆着一列小火车,于是我走到那一组孩子中间,引导他们帮助张林昱一起建火车,那么你们这一组就完成了一件作品,于是沈楷文和张懿翎就捧着自己的石头过去了,其他小朋友也突然明白了似的,纷纷过去,然后还把多余的石块堆了一个小房子。我在接下来的其他小组的引导中,都找了一两个小组长动手,其他小朋友负责搬运和策划。还好,3个组的孩子在细细的引导中找到了各自的思路,但最后还是有2个组的孩子过了一段时间依然"一盘散沙"。

第二天,我在下午游戏时间,带幼儿在操场上跑步,孩子们都很喜欢跑,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举办一场运动会是很有意思的本人认为。在孩子非常竞争性的选拔赛后,我组织强手进行接力赛,以玩具香蕉作为接力棒。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又一次体验了合作。首先是一组,后来是两组混合比赛。在两组的时候,出现了个别幼儿传错伙伴的现象,但总体看来,合作意识升了一度。还有"嫣然"的《奶奶家门前的石头路》活动中,孩子们合作修铺的小路,目的非常明确,鱼儿的思路也非常清晰。

在经过几次有意识的培养中,我发现目的越明确的指示,幼儿的合作意识就越集中,越创造性、发散性的指示,幼儿的合作行为就越需要更富个性的引导。

我想我在有这个目标的时候,需要对"合作"有个初步的整理和思考。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合作游戏区分于平行游戏和协作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幼儿会在合作的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是同伴的帮忙。

我认为培养合作意识最关键的途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 树立教师和同伴的榜样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言传身教,重视不经意的影响因素,班上三位老师的和谐相处在无形中给幼儿一种合作的意识。有较强合作意识的少数幼儿的榜样刺激会引起其他幼儿的观察学习和模仿的冲动。

二、 创造尽可能的合作机会。利用文学作品、游戏和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合作教育,让幼儿学会交往,练习合作,利用家园共育资源,加强幼儿的合作行为。细心地留意生活中的每一次机会,进行适时的引导。

三、 共同探索合作的方法,及时地进行鼓励。幼儿缺乏很多的经验,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进行及时的商讨、引导帮助会激发他们更和谐的创作思维,鼓励幼儿,帮助幼儿逐渐获得合作的方法策略,在合作中强化合作。

那么,就从发现该行动的那刻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