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空调工程案例>地下水源热泵的应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地下水源热泵的应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详细内容

我国水资源非常缺乏,主管部门对开采地下水有严格管理,为保证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长期正常运行,补充地下水源,调节水位,维持储量平衡,必须进行100%同层回灌。同时,为避免在热泵装置中冷却或加热后回灌到地下的水,因短路而被抽回,回灌井与取水井之间应保证一定距离。目前,虽然还没有回灌水质国家标准,但回灌水质至少应等于原地下水质,以保证回灌后不会引起区域性地下水水质污染。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水情通报》,2006年163个城市地下水水位监测资料显示,与2005年相比,监测区地下水位总体保持稳定,深层地下水位较浅层变化明显,水位变化明显区主要在地下水开采程度较高的华北、华东、西北等地区。

在开展浅层地下水水位监测的126个城市中,与2005年相比,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大于0.5米)的城市有23个,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西北地区。在开展深层地下水水位监测的78个城市中,与2005年相比,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的城市有24个,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地区。

2006年监测结果表明,全国有地下水降落漏斗216个,其中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120个,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91个,岩溶地下水降落漏斗5个。与2005年相比,地下水降落漏斗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有明显变化的降落漏斗主要分布在受地下水开采影响较大的华北、华东地区。其中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地区;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华东地区。

地下水回灌的方法有三种,即:真空回灌、重力(自流)回灌和压力回灌。真空回灌:真空回灌是利用存颇低的静水位(低于地面10m)形成真空进行回灌,含水层渗透性要良好,由于回灌时,对井的滤水层冲击力不强,所以很适用于老井。采用真空回灌,对于细颗粒含水层,回灌量一般为取水量的1/3-1/2;对于粗颗粒含水层,回灌量可达取水量的1/2-2/3。重力回灌:依靠自然重力进行回灌也适用于低水位和渗透性良好的含水层,此法的优点是系统简单。对于砂卵石含水层,其回灌量一般为取水量的50%;对于渗透性好的砾卵石层来说,回灌量可达取水量75-90%。压力回灌:压力回灌用于高水位和低渗透性的含水层,其缺点是回灌时,对井的滤水层和含水砂层的冲击力强。因此,综合目前的地下水源热泵的取水层情况,国家相关标准提出回灌井不得少于抽水井的两倍,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实现抽水与回灌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