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种类和规格,结构和原理,故障与维修(一)
详细内容
空调器是一种用来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新鲜度的家用电器,它具有对空气进行冷却、加热、加温、除湿及过滤净化等处理功能。
1.空调器的种类和规格
空调器品种繁多从安装形式来分有窗式、柜式、分体式多种。从工作原理来分有压缩式和吸收式两种。
窗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按照工作特点又可以分为:
①冷风型。这种空调器由制冷系统、风扇及风扇电机组成。它只能对空气进行降温。并有一定的去湿作用。
②热泵冷风型。这种空调器可以进行降温和加温处理。降温时其工作与冷风型一样。加热时,利用一只二位四通换向阀换向,使原来的蒸发器变为冷凝器,原来的冷凝器变为蒸发器。这时室外侧蒸发器(原冷凝器)吸收室外的热量,然后送入室内,使室内温度升高。
③电热冷风型。这种空调器在冷风型的基础上加装电热元件组成。
④热泵电热冷风型。这种空调器是热泵冷风型和电四通换向阀换向,使原来的蒸发器变为冷凝器,原来的冷凝器变为蒸发器。这时室外侧蒸发器(原冷凝器)吸收室外的热量,然后送入室内,使室内温度升高。
③电热冷风型。这种空调器在冷风型的基础上加装电热元件组成。
④热泵电热冷风型。这种空调器是热泵冷风型和电热冷风型两种空调的组合。
空调器的规格是以每小时制冷〔制热)量来区分的。目前,国产的窗式空调器常见的有5000,8400,12500.29300千焦/时(1200,2000,3000,4500,7000干卡/时)等多种,柜式空调器有50/60干焦/时等。
2.空调器的结构和原理
(1)窗式空调器
窗式单冷型空调器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毛细管、电磁阀、制冷管路等组成。空调器的制冷系统采用压缩机式。压缩机和电动机装在一起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其外壳焊接接合,里面封入制冷剂氟里昂22.这种制冷剂被压缩机压成高温高压的状态,再冷凝液化。被液化的制冷制通过毛细管降压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吸收周围的热,然后蒸发。蒸发的制冷剂成为气体,再次被吸进压缩机,反复循环。
房间的空气,通过送风机送进蒸发器冷却,空气冷却后再送回室内,由于这种循环反复,室内便渐渐凉快了。
小型钢窗式空调器其制冷量一般在1160一1740W(1000-- 1500Kcal/h)之间,适用于10 -- 15 m2的房间,耗电量较少,比较适合家庭中降温使用。
热泵型空调器的结构组成与单冷型基本相同,只多装一个电磁四通换向阀(如图所示)。换向阀根据制冷或制热的需要来改变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从而使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转换。制冷时,其工作过程与单冷型相似。制热时。其工作过程刚好相反,室外盘管作为蒸发器,室内盘管作为冷凝器,经过蒸发器的制冷剂吸收了周围的热进行蒸发变成气体,由压缩机吸入压成高温,高压状态,送进冷凝器冷凝液化,将所带的热量释到盘管的周围,反复循
环.逐渐提高室内温度。
使用了电磁四通换向阀,空调器实现了一机两用。制热循环时,电磁阀的开关在“热”的位置,线圈通电并产生磁力,吸引铁芯左移,针形阀阀O孔被关闭而P孔被打开。A,B两腔的压力因压缩机动作而形成一定的压差。在压差的作用下滑阀也左移,从而气孔a、b使室外侧的换热器与制冷机的吸气管相遇,原来作为冷凝器的室外换热器变为蒸发器,室内换热器(冷凝器)向室内散热。制冷循环时,电磁阀的开关置于“冷”的位置,电磁阀线圈断电,磁力消失。
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右移,P孔关闭.O孔打开,A,B腔因压缩机动作产生压差,A腔压力低于B腔。在压力的作用下,滑阀向右移,使气孔a不与蒸发器和压缩机的吸气管相通,而与冷凝器和压缩机的排气孔相通。室内换热器(蒸发器)从室内吸热,使房间温度下降,室外换热器(冷凝器)向室外散热。
压缩机是空调器制冷系统的心脏,是制冷系统中工作循环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