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䕻的字典解释
gé lì lí

䕻读音为gé lì lí,
注音
ㄍㄜˊ ㄌ一ˋ ㄌ一ˊ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19画
总笔画
繁体部首
艸部
五笔
AGMX
仓颉
TMMP
郑码
EALT部
四角
44212
结构
上下
统一码
457B
笔顺
一丨丨一丨フ丶一丨フ丶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

䕻字读音

gé lì lí 䕻

䕻相关字典

统一码

䕻字UNICODE编码U+457B,10进制: 17787,UTF-32: 0000457B,UTF-8: E4 95 BB。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English

    to adhere to; to stick together

    康熙字典

    䕻【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9画《唐韻》呂支切《韻會》鄰知切,音離。《博雅》著也。《說文》草木附麗地而生也。又郞計切,音麗。義同。又與蘪通。見蘪字註。《集韻》或作。通作麗。

    说文解字

    䕻【卷一】【艸部】艸木相附䕻土而生。从艸麗聲。《易》曰:“百榖艸木䕻於地。”呂支切说文解字注(䕻)艸木生箸土。箸丈略切。此依韵㑹引。从艸。麗聲。此當云從艸麗、麗亦聲。呂支郞計二切。十六部。易曰。百穀艸木麗於地。此引易彖傳說從艸麗之意也。凡引經傳。有證字義者。有證字形者。有證字音者。如艸木麗於地。說從艸麗。豐其屋。說從宀豐。皆論字形耳。陸氏易釋文乃云說文作䕻作?。不亦謬哉。他如?字之引夏書。㓝字、相字、㬜字、和字、葬字、庸字、?字之引易。轡字之引詩。有字之引春秋傳。?字之引孝經說。罔字之引孟子。易字之引祕書。畜字之引淮南王。公字之引韓非。皆說字形㑹意之恉。而學者多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