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䗐的字典解释
shī

䗐读音为shī,䗐shī(ㄕ)⒈  [蛄䗐]米象,米中蛀蟲。
注音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五笔
YTBJ
仓颉
YDLMI
郑码
SYYI部
四角
08136
结构
上下
统一码
45D0
笔顺
丶一フノノ一フ丨フ丨フ一丨一丶

䗐字读音

shī 䗐

䗐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shī(ㄕ)

⒈  [蛄䗐]米象,米中蛀蟲。

统一码

䗐字UNICODE编码U+45D0,10进制: 17872,UTF-32: 000045D0,UTF-8: E4 97 90。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a weevil found in rice, etc.

康熙字典

䗐【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唐韻》式支切《集韻》商支切,音施。《爾雅·釋蟲》蛄䗐,强䖹。詳䖹字註。又《集韻》施智切,音翅。羊至切,音肄。義同。

说文解字

䗐【卷十三】【虫部】蛄䗐,强芈也。从虫施聲。式支切说文解字注(䗐)姑䗐、逗。強羊也。羊釋文所引及宋本如此。當音陽。葢今江東人謂麥中小黑蟲爲羊子者是也。鉉本作蛘。李仁甫本作芈。皆非是。釋蟲曰。蛄䗐、強蝆。郭云。今米穀中蠹小黑蟲是也。建平人呼爲蝆子。蝆亡婢反。郭音恐未諦。方言。姑䗐謂之強羊。字亦正作羊。郭注廣之。以江東名、音加。建平人呼蝆子、音芈姓。不得改方言正文作蝆也。爾雅正文恐亦本作羊。从虫。施聲。式支切。古音在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