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
个字读音
gè gě 个
个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个(個)
⒈ 量词:三个月。洗个澡。
⒉ 单独的:个人。个性。个位。
⒊ 身材或物体的大小:高个子。
⒋ 用在动词与补语中间,以加强语气:笑个不停。吃个饱。
统一码
个字UNICODE编码U+4E2A,10进制: 20010,UTF-32: 00004E2A,UTF-8: E4 B8 AA。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个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异体字
- 個
汉英互译
Entries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numerary adjunct, piece; single
基本词义
◎ 个
(1) 個
(2) ——用于“自个儿”(
)(3) 另见
词性变化
◎ 个
個
〈代〉
(1) 这;那 [this;that]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2) 又如:个般(这样,这般);个样(这般,这样);个侬(这人,那人);个时(这时);个是(这是);个能(这样;如许)
◎ 个
個
〈名〉
(1) 单个;单独 [individual]。如:个人;个体
(2) 身体或物体的大小 [size]。如:矮个子;小个儿
(3) 另见
常用词组
个案 个把 个别 个个 个个 个旧 个儿 个人 个人伤害 个人主义 个体 个体户 个体经济 个头儿 个位 个性 个性 个展 个中 个中人 个子
康熙字典
个【子集上】【丨部】 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廣韻》《正韻》古賀切《集韻》居賀切,歌去聲。枚也。《儀禮·大射儀》司射入于次搢三挾一个。又一人曰一个。《左傳·昭三年》齊公孫竈卒。晏子曰:又弱一个焉。又物數。《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廟門容大扃七个。《註》每个長三尺。又四面偏室。《禮·月令》孟春,天子居靑陽左个。季春居右个。《註》明堂旁舍也。又《禮·檀弓》有若曰:國君七个,遣車七乗。大夫五个,遣車五乗。《註》个謂所包遣奠牲體臂臑也。折爲七段五段,以七乗五乗遣車載之。又通作介。獨也,偏也。《莊子·養生主》是何人惡乎介也。天之生是使獨也。《註》介謂刖一足者。《史記·張耳餘傳》獨介居河北。《註》介,特也。與个通。《書·秦誓》若有一介臣。《大學》作一个臣。《左傳·襄八年》一介行李,卽一个。又《昭二十八年》君亦不使一个,辱在寡人。卽一介,互通。又《集韻》古案切。與幹同。射侯舌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侯,上兩个與其身三,下兩个半之。《註》上个,最上幅也。射侯之制,上廣下陿,自棲鵠而上,以侯爲三分,身居中,兩个爲兩邊,其大小皆同。自鵠而下,則其身與上身同,而兩邊惟得其半,蓋下陿也。又《六書本義》个,竹一枝也。《史記·貨殖傳》竹竿萬个。从竹省半爲意。《韓愈·合江亭詩》栽竹逾萬个。與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