傂
傂读音为zhì sī,傂zhì(ㄓˋ)⒈ 《廣韻》池爾切,上紙,澄。⒉ 《廣韻》直離切,平支,澄。⒊ 〔偨傂〕见“偨”。偨池:亦作“偨傂”。参差不齐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偨池茈虒,旋還乎後宫。” 郭璞 注引張揖曰:“偨池,參差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柴池”。
傂字读音
zhì sī 傂
傂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傂
⒈ 《廣韻》池爾切,上紙,澄。
⒉ 《廣韻》直離切,平支,澄。
⒊ 〔偨傂〕见“偨”。偨池:亦作“偨傂”。参差不齐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偨池茈虒,旋還乎後宫。” 郭璞 注引張揖曰:“偨池,參差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柴池”。
统一码
傂字UNICODE编码U+5082,10进制: 20610,UTF-32: 00005082,UTF-8: E5 82 82。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异体字
康熙字典
傂【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10画《集韻》《韻會》丈切,音豸。偨傂,不齊也。又《廣韻》與虒同。傂祁,地名。亦作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