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嚚的字典解释
yín

嚚读音为yín,嚚yín(一ㄣˊ)⒈  愚蠢而顽固:嚚顽。嚚猾(貌似愚悍实则狡猾的人)。⒉  奸诈:嚚讼。⒊  有声而不能成语:嚚喑(喑哑)。
注音
一ㄣˊ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15画
总笔画
五笔
KKAK
仓颉
RRSLR
郑码
JJJJ部
四角
66661
结构
上中下
电码
0910
叠字
四叠字
统一码
569A
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一丨フ一丨フ丨フ一丨フ一

嚚字读音

yín 嚚

嚚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yín(一ㄣˊ)

⒈  愚蠢而顽固:嚚顽。嚚猾(貌似愚悍实则狡猾的人)。

⒉  奸诈:嚚讼。

⒊  有声而不能成语:嚚喑(喑哑)。

统一码

嚚字UNICODE编码U+569A,10进制: 22170,UTF-32: 0000569A,UTF-8: E5 9A 9A。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嚚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argumentative, talkative

    基本词义

    yín

    〈形〉

    (1) 暴虐;愚顽 [ruthless;ignorant and thickheaded]

    父顽,母嚚。——《书·尧典》

    (2) 又如:嚚威(暴虐的威风);嚚人(愚顽的人);嚚凶(愚蠢凶恶)

    (3) 奸诈 [fraudulent;crafty]。如:嚚讼(奸诈而好争讼);嚚浇(奸诈刻薄)

    (4) 哑 [mute]。如:嚚瘖(哑巴)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嚚

    嚚【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5画

    〔古文〕𠽺𡅚𡓶𠿦《唐韻》語巾切《集韻》《正韻》魚巾切《韻會》疑巾切,𠀤音銀。《說文》語聲。

    《玉篇》愚也。《書·堯典》父頑母嚚。《左傳·僖二十四年》口不道忠信之言爲嚚。《前漢·昌邑王傳》書作𡂨

    人名。《晉語》召史嚚占之。《註》史嚚,虢太史也。

    《集韻》牛閑切,音訮。語聲。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嚚【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5画〔古文〕《唐韻》語巾切《集韻》《正韻》魚巾切《韻會》疑巾切,音銀。《說文》語聲。又《玉篇》愚也。《書·堯典》父頑母嚚。《左傳·僖二十四年》口不道忠信之言爲嚚。《前漢·昌邑王傳》書作。又人名。《晉語》召史嚚占之。《註》史嚚,虢太史也。又《集韻》牛閑切,音訮。語聲。

    说文解字

    嚚【卷三】【㗊部】語聲也。从㗊臣聲。,古文嚚。語巾切说文解字注(嚚)語聲也。左傳曰。口不道忠。信之言爲嚚。引伸之義也。从㗊。臣聲。語巾切。十二部。()古文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