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囋的字典解释
zá zàn cān

囋读音为zá zàn cān,囋zá(ㄗㄚˊ)⒈  〔嘈囋〕古同“嘈杂”,(声音)杂乱而喧闹。⒉  多话:“问一而告二谓之囋。”
注音
ㄗㄚˊ ㄗㄢˋ ㄘㄢ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19画
总笔画
五笔
KTFM
仓颉
RHUC
郑码
JMRL部
四角
64086
结构
左右
统一码
56CB
笔顺
丨フ一ノ一丨一ノフノ一丨一ノフ丨フ一一一ノ丶

囋字读音

zá zàn cān 囋

囋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zá(ㄗㄚˊ)

⒈  〔嘈囋〕古同“嘈杂”,(声音)杂乱而喧闹。

⒉  多话:“问一而告二谓之囋。”

统一码

囋字UNICODE编码U+56CB,10进制: 22219,UTF-32: 000056CB,UTF-8: E5 9B 8B。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囐讚餐

基本词义

〈形〉

(1) 多言 [long-winded;wordy talktive]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荀子》

(2) 另见 zàn

康熙字典

囋【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9画《集韻》才達切,音巀。《博雅》嘈囋,聲也。《陸機·文賦》務嘈囋而妖冶。《註》蒼曰:嘈啈,聲貌。啈與囋囐同。《集韻》或作囐啐。又《廣韻》嘈囋,鼓聲。又《北魏書·西域傳》波斯國人號王曰醫囋。又《集韻》子末切,音拶。聲多也。又《類篇》才贊切,音㜺。譏也。《集韻》書作。又《集韻》千安切。同餐。吞也。又《正韻》與賛讚同。《荀子·勸學篇》問一而告二,謂之囋。《註》囋卽讚字,謂以言强讚助之。又《類篇》在坦切,音囋。嘲也。◎按各韻書或作,皆重文。字从兓作,不从㚘。

说文解字

餐【卷五】【食部】吞也。从食聲。湌,餐或从水。七安切说文解字注(餐)吞也。口部曰。吞、咽也。鄭風曰。使我不能餐兮。魏風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是則餐猶食也。鄭風。還、子授子之粲兮。釋言、毛傳皆曰。粲、餐也。謂粲爲餐之假借字也。餐訓吞。引伸之爲人食之。又引伸之爲人所食。故曰授餐。飧與餐、其義異。其音異。其形則飧或作飱、餐或作䬸。鄭風、釋言音義誤認餐爲飧字耳。而集韵、類篇竟謂飧餐一字。从。聲。七安切。十四部。與十三部之飧迥別。魏伐檀一章三章分用。(湌)餐或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