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扎的字典解释
zā zhā zhá

扎读音为zā zhā zhá,扎zā(ㄗㄚ)⒈  捆,缠束:扎辫子。扎腿。⒉  把儿,捆儿:一扎线。
注音
ㄗㄚ ㄓㄚ ㄓㄚˊ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NN
仓颉
QU
郑码
DZVV部
四角
52010
结构
左右
电码
2089
区位
5290
统一码
624E
笔顺
一丨一フ

扎字读音

zā zhā zhá 扎

扎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zā(ㄗㄚ)

⒈  捆,缠束:扎辫子。扎腿。

⒉  把儿,捆儿:一扎线。

统一码

扎字UNICODE编码U+624E,10进制: 25166,UTF-32: 0000624E,UTF-8: E6 89 8E。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扎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拃札紥紮

汉英互译

prick、plunge into、get into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pull up; pierce; struggle free

基本词义

紥、紮、

〈动〉

(1) 捆绑;缠束;拴;系 [tie;bind;fasten]

抄扎家私,分俵众军。——《水浒传》

(2) 又如:扎抹(缠绑;收拾);扎爪(拴绑;缠绑);扎一根红头绳;扎花环;扎包(捆在腰间的长布);扎缚(捆扎;包扎);扎脚(缠足);扎把(成捆的草把)

(3) 编 [plait]。如:扎小辫儿

(4) 挽上,卷起来 [roll up]。如:扎高裤脚;扎起袖子;扎脚勒手(卷起裤脚和衣袖)

(5) 趁人之危,勒索财物 [blackmail;extort under false pretences]。如:扎火囤(用女色设骗局诈取财物);扎诈(讹诈)

(6) 捉[迷藏] [hide and catch]。如:扎盲盲(捉迷藏);扎朦(捉迷藏)

(7) 准备 [be ready]

[阿里奇]传令教番兵扎掂已了,来日出 密云县,与 宋江交锋。——《水浒传》

(8) 又如:扎裹(修饰;打扮);扎括(修饰;打扮);扎扮(打扮);扎掂(整装出发)

词性变化

〈量〉

(1) 用于某些捆缠的东西 [bundle]。如:一扎线;一扎麦子

(2) 另见 zhā;zhá

常用词组

扎彩    扎筏子    扎染   

康熙字典

扎【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側八切,音札。拔也。又《集韻》《韻會》乙黠切。與揠同。見揠字註。

说文解字

札【卷六】【木部】牒也。从木乙聲。側八切说文解字注(札)牒也。片部曰。牒、札也。二字互訓。長大者曰槧。薄小者曰札、曰牒。釋名曰。札、櫛也。編之如櫛齒相比也。司馬相如傳曰。上令尚書給筆札。師古曰。札、木之薄小者也。從木。乙聲。側八切。古音在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