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芍的字典解释
sháo

芍读音为sháo,芍sháo(ㄕㄠˊ)⒈  〔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披针形。夏初开大花,供观赏,根可入药。简称“芍”,如“赤芍”、“白芍”。
注音
ㄕㄠˊ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繁体部首
艸部
五笔
AQYU
仓颉
TPI
郑码
ERS部
四角
44327
结构
上下
电码
5342
区位
4154
统一码
828D
笔顺
一丨丨ノフ丶

芍字读音

sháo 芍

芍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sháo(ㄕㄠˊ)

⒈  〔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披针形。夏初开大花,供观赏,根可入药。简称“芍”,如“赤芍”、“白芍”。

统一码

芍字UNICODE编码U+828D,10进制: 33421,UTF-32: 0000828D,UTF-8: E8 8A 8D。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芍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菂薂

造字法

形声:从艹、勺声

English

peony; water chestnuts

基本词义

què

另见 sháo

常用词组

芍陂   

康熙字典

芍【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唐韻》市若切《韻會》《正韻》職略切,音勺。《詩·鄭風》贈之以芍藥。《古今註》芍藥一名可離,故將離而後贈之。《本草釋名》芍藥,猶綽約也,此草花容綽約,故以爲名。又《正韻》如灼切,音若。義同。又《唐韻》《集韻》《韻會》胡了切,音皛。《爾雅·釋草》芍,鳧茈。《註》生下田,苗似龍鬚而細,根似指頭,黑色,可食。又《唐韻》《正韻》七雀切《韻會》七約切,音鵲。《後漢·王景傳》廬江郡界有楚相孫叔敖所起芍陂稻田。《註》陂,在今壽州安豐縣東。又《廣韻》都歷切《正韻》丁歷切,音的。蓮中子也。通的。

说文解字

芍【卷一】【艸部】鳧茈也。从艸勺聲。胡了切说文解字注(芍)鳧茈也。見釋艸。今人謂之葧臍。卽鳧茈之轉語。郭樸云。苗似龍須。根可食。黑色。是也。廣雅云。葃姑、水芋、烏芋也。名醫別錄云。烏芋一名藉姑。一名水萍。藉與葃同音。萍必芋之誤。此專謂茨菰。不必因烏字牽合鳧茈也。茈徂咨切。从艸。勺聲。胡了切。二部。古勺聲與弱聲同。芍之可食者、其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