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芽的字典解释

芽读音为yá,芽yá(一ㄚˊ)⒈  植物的幼体,可以发育成茎、叶或花的那一部分:发芽。嫩芽。幼芽。萌芽。豆芽。⒉  形状像芽的东西:肉芽(伤口愈合后多长出的肉)。银芽(银矿苗)。
注音
一ㄚˊ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繁体部首
艸部
五笔
AAHT
仓颉
TMVH
郑码
EHI部
四角
44241
结构
上下
电码
5370
区位
4931
统一码
82BD
笔顺
一丨丨一フ丨ノ

芽字读音

yá 芽

芽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yá(一ㄚˊ)

⒈  植物的幼体,可以发育成茎、叶或花的那一部分:发芽。嫩芽。幼芽。萌芽。豆芽。

⒉  形状像芽的东西:肉芽(伤口愈合后多长出的肉)。银芽(银矿苗)。

统一码

芽字UNICODE编码U+82BD,10进制: 33469,UTF-32: 000082BD,UTF-8: E8 8A BD。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芽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牙䄰

汉英互译

bud、sprout、shoot

造字法

形声:从艹、牙声

English

bud, sprout, shoot

基本词义

〈名〉

(1) (形声。从艸,牙声。本义:尚未发育成长的枝、叶或花的雏体)

(2) 同本义 [bud;sprout;shoot]

芽,萌芽也。——《说文》。段注:“古多以牙为芽。”

芽,孽也。——《广雅·释草》

遂令黄泉下,萌芽夭句尖。——韩愈《苦寒诗》

二月草已芽,八月草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同芽者。

粪溉者先芽。

蒌蒿满地芦芽短。——宋· 苏轼《惠崇

春江晚景

(3) 》

(4) 又如:芽茶(最嫩的茶叶)

(5) 形状像芽的东西 [sth.resembling a bud]。如:肉芽(伤口愈合后多长出来的肉);银芽(露出地面的银矿石)

常用词组

芽孢    芽茶    芽豆    芽接    芽体    芽条    芽眼    芽殖细菌   

康熙字典

芽【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唐韻》五加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加切,音衙。《說文》萌芽也。《禮·月令》是月也,安萌芽。《呂氏春秋》萌芽始震,凝寒不形。《關尹子·四符篇》核芽相生。又《博雅》始也。《參同契》隂陽之始,合黃芽。又《韻補》牛何切,音俄。《白居易·種桃歌》食桃種桃核,一年核生芽。去春已稀少,今春漸無多。又訛乎切,音吾。《揚雄·徐州箴》禍如丘山,本在萌芽。牧臣司徐,敢告僕夫。《唐韻古音》按《月令》《參同契》等書古音俱讀如吾,至《晉書》童謠,草木萌芽殺長沙,則轉爲今音矣。

说文解字

芽【卷一】【艸部】萌芽也。从艸牙聲。五加切说文解字注(芽)芽、逗。萌也。按此本作芽萌也。後人倒之。从艸。牙聲。五加切。古音在五部。古多以牙爲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