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荑的字典解释
yí tí

荑读音为yí tí,荑yí(一ˊ)⒈  割除田里的野草,引申为削平:芟荑。
注音
一ˊ ㄊ一ˊ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繁体部首
艸部
五笔
AGXW
仓颉
TKN
郑码
EGYZ部
四角
44802
结构
左右
电码
5434
区位
6072
统一码
8351
笔顺
一丨丨一フ一フノ丶

荑字读音

yí tí 荑

荑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yí(一ˊ)

⒈  割除田里的野草,引申为削平:芟荑。

统一码

荑字UNICODE编码U+8351,10进制: 33617,UTF-32: 00008351,UTF-8: E8 8D 91。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荑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sprouts; tares

    基本词义

    〈名〉

    (1) (形声。从艸,夷声。本义:茅草的嫩芽)

    (2) 同本义,引申之为草木嫩芽 [tender bud]

    荑,荑草也。——《说文》。按,茅之初生也。

    自牧归荑。——《诗·邶风·静女》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孟子·告子上》

    荑者,茅始熟中穰也,既白且滑。——《风俗通》

    (3) 又如:荑英(新生的草);荑杨(新生的杨树)

    (4) 通“稊”。草名。一种像稗子的草 [a kind of grass which is like barnyard grass]

    炳复次禁枯树,树即生荑。——《后汉书·方术传》

    生繁华于枯荑。——《晋书·元帝纪》

    (5) 又如:荑枯(即“枯杨生稊”之意。喻绝处逢生;起死回生);荑稗(荑、稗为二草名,似禾,实比谷小,亦可食)

    词性变化

    〈动〉

    (1) 发芽 [germinate]

    草陆生曰荑。——《通俗文》

    陵罔掇丹荑。——郭璞《游仙诗》

    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一首》

    (2) 另见

    康熙字典

    荑【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啼。《玉篇》始生茆也。《詩·邶風》自牧歸荑。《衞風》手如柔荑。又草木初生貌。《晉書·郭璞傳》蘭荑爭翹。《謝靈運詩》原隰荑綠柳。又草也。《孟子》苟爲不熟,不如荑稗。通作稊。又《廣韻》以脂切《集韻》延知切,音夷。《爾雅·釋草》莁荑,蔱蘠。《註》莁荑,草名。一名白蕢。又芟刈曰荑。《周禮·地官》凡稼澤,以水殄草而芟荑之。或作䄺。

    说文解字

    荑【卷一】【艸部】艸也。从艸夷聲。杜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