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萚的字典解释
tuò

萚读音为tuò,萚tuò(ㄊㄨㄛˋ)⒈  草木脱落的皮或叶。⒉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根如葵而叶似杏,黄花,荚实。
注音
ㄊㄨㄛˋ
繁体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仓颉
TQEQ
郑码
EDXB部
四角
44554
结构
上下
电码
5690
统一码
841A
笔顺
一丨丨一丨一フ丶一一丨

萚字读音

tuò 萚

萚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tuò(ㄊㄨㄛˋ)

⒈  草木脱落的皮或叶。

⒉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根如葵而叶似杏,黄花,荚实。

统一码

萚字UNICODE编码U+841A,10进制: 33818,UTF-32: 0000841A,UTF-8: E8 90 9A。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tuò

〈名〉

(1) 草木脱落的皮、叶 [fallen barks and leaves]

蘀兮蘀兮,风其吹女。——《诗·郑风·萚兮》

八月其获,十月陨蘀。——《诗·豳风·七月》

(2) 草名 [a kind of grass]。根如葵而叶似杏,黄花,荚实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萚

蘀【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他各切《韻會》闥各切,𠀤音託。《說文》草木凡皮葉落陊地爲蘀。《詩·鄭風》蘀兮蘀兮,風其吹汝。《傳》蘀,槁也。

《豳風》十月隕蘀。

《西京雜記》葭蘆之未解葉者,謂之紫蘀。

《字彙補》草名。出甘棗山,葵木而杏葉,見《山海經》。《玉篇》作𦿙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蘀【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唐韻》他各切《韻會》闥各切,音託。《說文》草木凡皮葉落陊地爲蘀。《詩·鄭風》蘀兮蘀兮,風其吹汝。《傳》蘀,槁也。又《豳風》十月隕蘀。又《西京雜記》葭蘆之未解葉者,謂之紫蘀。又《字彙補》草名。出甘棗山,葵木而杏葉,見《山海經》。《玉篇》作。

说文解字

蘀【卷一】【艸部】艸木凡皮葉落陊地爲蘀。从艸擇聲。《詩》曰:“十月隕蘀。”它各切说文解字注(蘀)艸木凡皮葉落陊地爲蘀。陊、落也。鍇本作墮。从艸。擇聲。他各切。五部。詩曰。十月殞蘀。豳風文。毛曰。蘀、落也。殞鉉作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