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藁的字典解释
gǎo

藁读音为gǎo,藁gǎo(ㄍㄠˇ)⒈  〔藁木〕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根可入药。亦称“西芎”、“抚芎”。
注音
ㄍㄠˇ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
繁体部首
艸部
五笔
AYMS
仓颉
TYRD
郑码
ESLF部
四角
44904
结构
上中下
电码
5664
区位
6227
统一码
85C1
笔顺
一丨丨丶一丨フ一丨フ丨フ一一丨ノ丶

藁字读音

gǎo 藁

藁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gǎo(ㄍㄠˇ)

⒈  〔藁木〕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根可入药。亦称“西芎”、“抚芎”。

统一码

藁字UNICODE编码U+85C1,10进制: 34241,UTF-32: 000085C1,UTF-8: E8 97 81。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藁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槁稾

造字法

形声:从艹、高声

English

straw, hay; dry, withered

基本词义

gǎo

〈名〉

(1) 同“稾(稿)”。禾秆 [stalk]

儿馁嗔郎罢,妻寒望稾砧。——宋· 唐庚《自笑》

(2) 又如:藁砧(稻草与砧板,古代行刑时的用具);藁人(用草扎成的人形);藁秸(稻、麦等的秆子)

(3) 同“稾(稿)”。稿子,草稿 [draft]。如:藁草(草稿)

词性变化

gǎo

〈形〉

同“稾(槁)”。干枯 [dried up]。如:藁草(干草)

常用词组

藁本   

康熙字典

藁【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集韻》《正韻》古老切,音杲。《唐韻》俗槀字。《正字通》木枯也。又藁席。《荀子·正名篇》屋室廬宇葭藁蓐,尚機筵,而可以養形。《註》以藁爲席,貧賤人之居也。又藁本,藥名。《管子·地員篇》五臭疇生蓮與蘼蕪、藁本、白芷。又《史記·屈原傳》屬草藁。《索隱註》創制憲令之本。又《前漢·陳湯傳》斬郅支及名王以下,縣頭藁街。又《韻補》車御切。《易林》蝗齧我稻,驅不可去。實穗無有,但見空藁。《正字通》引《漢書·馬援傳》藁葬註,草也。○按藳葬,藁字从禾,不从木。

说文解字

稾【卷七】【禾部】稈也。从禾高聲。古老切说文解字注(稾)稈也。廣雅、左傳注皆云。秆、稾也。叚借爲矢榦之稾、屈平屬艸稾之稾。从禾。高聲。古老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