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餘的字典解释

餘读音为yú,餘yú(ㄩˊ)⒈  见“馀”。
注音
ㄩˊ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繁体部首
食部
仓颉
OIOMD
郑码
OXOM部
四角
88794
结构
左右
电码
7411
统一码
9918
笔顺
ノ丶丶フ一一フ丶ノ丶一一丨ノ丶

餘字读音

yú 餘

餘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yú(ㄩˊ)

⒈  见“馀”。

统一码

餘字UNICODE编码U+9918,10进制: 39192,UTF-32: 00009918,UTF-8: E9 A4 98。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餘字收录于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余馀

English

surplus, excess, remainder

康熙字典

餘【戌集下】【食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說文》饒也。《玉篇》殘也。《廣韻》賸也。《周禮·天官·冢宰》以九賦斂財賄。九曰幣餘之賦。《鄭註》百工之餘。《左傳·文元年》歸餘于終。又《孟子》餘夫二十五畝。《註》一夫,上父母,下妻子,以五口八口爲率。如有弟,是餘夫也。又《周禮·地官·小司徒》凡國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註》餘謂羡也。鄭康成謂:餘子卿大夫之子,當守於王宮者也。《左傳·宣二年》又宦其餘子。《註》餘子,嫡子之母弟。又國名。《春秋·莊二年》夏公子慶父帥師伐於餘丘。《註》於餘丘,國名。又地名。《左傳·昭二十二年》莒敗齊師于壽餘。又舟名。《左傳·昭十七年》楚大敗吳師,獲其乗舟餘皇。又草名。《山海經》招搖山有草,如韭,靑花,名祝餘,食之不飢。又姓。晉有餘頠,餘文仲。又梁餘、夫餘,俱複姓,見《姓譜》。又《集韻》余遮切,音耶。《莊子·讓王篇》其緒餘以爲國家。《司馬彪註》緒餘,殘也。緒音奢,餘音耶。又叶夷周切,音由。《韓愈·駑驥詩》嘶鳴當大路,志氣若有餘。騏驥生絕域,自矜無匹儔。又叶羊遇切,音裕。《古詩》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疋,織素五丈餘。《正字通》按《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本作公,因聲近譌作余,故註云余當爲餘,謂縣都畜聚之物。據本註,餘不當作余。《正韻》四魚餘字註,引《周禮》餘亦作余。合余餘爲一,非。

说文解字

餘【卷五】【食部】饒也。从食余聲。以諸切说文解字注(餘)饒也。从食。余聲。以諸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