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500字:端午飘香
详细内容
'
回溯历史,端午节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走过了2500余年,在悠久绵长的历史长河中,端午节的习俗历久弥新。端午节传统的民间活动丰富多彩,虽然在地域广大、民族众多的我国各个地方的风俗和过法略有差异,但是却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我的家乡在南通,一个干净美丽的小城市,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总是热热闹闹的,大人们早就开始张罗着各种东西,孩子们异常兴奋,叫着,喊着,互相追逐着,这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插了艾蒿,挂了菖蒲,这两种植物都带有一种奇特的芳香,具有防病的作用,可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还可以辟邪。小孩子们在这一天要佩戴上香囊,可以驱邪避难,又可以作为一种装饰挂在胸前。除了这些活动,有的地方还有采集百草入药的习俗,据说在端午这一天,百草皆可入药,达到去热解毒的效果。在有的大城市,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进行赛龙舟的比赛,这不仅仅是一个娱乐活动,它还传达了人们对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纪念,在比赛中队友们的齐心协力、团结互助的精神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问我在端午节这一天最令我感到快乐的事情是什么,我一定会说是“吃粽子”,小时候的我生活在姥姥家,记忆中在端午节的前几天,我总是喜欢拿着小板凳坐在姥姥的身边,看着姥姥用她那双灵巧的大手将一个个粽叶卷成漏斗形,听着一粒粒的糯米落入其中的声音,姥姥每次都喜欢轻声地问我这是什么,我总是开心的回答“粽子。”,每次就是这样简单的对话,却让我感到温暖,有的时候看着姥姥抓起糯米总是大把大把的,我也会蹲在装满糯米的大盆前,伸出小手很努力地抓起给姥姥,姥姥只是笑一笑,但我却充满了满足感,我知道我并没有帮上什么忙,只是好奇,乐在其中而已。那几天,屋子里弥漫的都是芦苇的清香和粽子出锅的香味,我总是第一个爬上大方桌,满心欢喜地吃着刚出锅的热粽子,细线将一个个大粽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看起来着实诱人,将芦叶剥开,咬在白嫩嫩的粽子上,满嘴冒着气,那种温暖不禁涌上心头,晚上,一家人坐在桌前,有吃有笑地谈论着家常,那种温馨的场面令我至今难忘。虽然小时候的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很多时候我感受到的只是乡村生活的简单和平淡,每年的端午总是这样过了,但就是这样淳朴可爱的姥姥、姥爷,家人围坐一桌时的快乐成为我童年生活中弥足珍贵的片段,也只有在那个时候,血浓于水的亲情才真切地体味到。如今,每个端午节姥姥还会送来粽子,吃着如此简单的白糯米粽子,心中却是充满着感动,感念那份珍藏于心的美好回忆,珍惜每个端午收获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