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诗词鉴赏>恰有暗香入梦来

恰有暗香入梦来

详细内容

篇一:《诗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杨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水槛遣心二首(选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下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七年级下册诗词诵读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老大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对酒清末•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渡汉江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江南旅情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海色晴听潮,江声夜听潮.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饮酒(其五)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面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春望

杜甫{恰有暗香入梦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南园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山坡羊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何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径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闻王昌龄左迁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情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回文诗

唐•徐夤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篇二:《四年级第六单元试卷》

2014-2015第一学期冀教版小学语文单元测试

四年级第六单元试卷

(本次考试共6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7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4分)

1、世界上最大的鸟是

2、这种鸟时候跑的比火车还快。

第一部分:知识与积累(31分)

一、我能把字写得漂漂亮亮。(10分)

1

、妈妈经常我身体,有时会

取快件,我知道妈妈是有意的。

2、黄继光用自己的胸住了敌人的枪口,战士们决心要为黄继光报。

(5分)

塞下曲(sāisài)石棱中(línglãng)巍峨(wēiwâi)屡次(lǚlǔ)....

三、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内容填写正确的答案。(17分)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认识了()的黄继光、看到了()的列宁、结识了()的贝利、认识了()的刘伯承,让我们收获了“感人的品格”。

2、《塞下曲》是()代诗人()写的一首诗。诗中写到:,。,。我从中看到了一位()的将军。

3、,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这是()代诗人()写的诗《》。从这首诗里我看到了一位

()的诗人。

4、“他非常喜欢足球,可是又买不起,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里拣来的椰子壳。他在院子里踢,在巷口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这是描写,从中我体会到球王贝利对足球的(),这是他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5、我会默写陈毅的《梅花》:,。,。我觉得诗人笔下的梅花具有()的精神。

6、我是班里有名的心直口快,好发议论的人,同学们都称我是,而妈妈在单位工作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她的同事都友好的叫她(填惯用语)

第二部分:理解与运用(30分)

四、课内阅读。(10分)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就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顶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把比作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强——匍匐——晕倒——

3、“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省略号省略了。表现了黄继光的。

五、课外阅读(一)(8分)

列宁小时候的故事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恰有暗香入梦来}.

在学校里,老师讲课,列宁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列宁认真做。

做完学校里的功课,列宁还会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不懂就问也是列宁功课学得好的一个原因。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克螂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同学问:“屎克螂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来,列宁也被问住了,他说:“第三天我会把答案告诉大家。”回到家后,他先是向哥请教,又找来好多书籍查找。结果第二天,他就带来了答案:原来是屎克螂把卵产在粪球上,幼虫孵出来后,

就把粪球当食物。同学们都满意地笑了。

1、列宁的功课学得好的原因有:、、、。

2、用“”勾出短文的中心句,我会根据中心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外阅读(二)(12分)

我十岁开始登山。我登上的第一座山峰叫泽恩阿尔施托克,我们的村子就坐落在它的脚下。在山顶,我头一回看到高山的惊险和美丽。深壑,比比皆是的冰和雪水,绿玻璃般的冰川,丑怪的冰碛(qì),高踞这一切之上的是高而圆、其状如钟的天空。一个人被夹在高山和湖泊之间,又被近处的山峦团团围住,并在这狭小的田地里生活了十年,那么,这一天他是万万不会遗忘的。在这一天里,他第一次头顶宏大寥廓的天宇,面对无垠的视野。③在上山途中,我已经惊讶不已地发现,我在山下早已熟悉的崖坡峭壁竟是如此硕大无比。如今我全然被这瞬间制服了,又惧怕又欢呼,突然看到这寥廓渗入我的心里,世界竟是如此宏大!④我们的整个村落,远在谷底,迷迷蒙蒙,只剩下一个小光斑。从谷底望去以为是紧密相邻的山峰,原来彼此相距许多小时的路程。

我开始预感到,我仅仅眯缝着眼看到了一线天地,还没有把世界看个真切,并且山外有山,或挺立,或倾倒,这可能有大事正在发生,而有关的消息从未传到我们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山镇里来过。同时,我心中有什么像指南针一样的在颤动,以一股不自觉的力量拼命指向那辽阔的远方。如今,当我看到浮云向着无边无涯的远方流浪时,我才完全懂得了浮云的美和忧伤。

1、文中第一段“一个人”与“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带序号的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真实景物?哪些是作者产生的联想?请把句子序号写在下面。

真实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联想:_____________________{恰有暗香入梦来}.

3、请用几个词语概括作者在登山过程中的感情变化。______________

4、“登上山顶,我全然被这瞬间制服了,又惧怕又欢呼„„”“惧怕”与“欢呼”两个词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