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小学读后感作文>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400字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400字

详细内容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400字(一)

观看《南京大屠杀》有感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已过去67年了。历史记载下了这永远的一页。可是我们对这些又了解多少,知道多少呢?今天我看到了,看到了过去被欺凌的中国,看到了日本的残酷!

《南京大屠杀》,看完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浓烈的尸臭与血腥迷漫了南京城,黑暗与死亡笼罩着惊慌失措的人们。难民们不知所措的狂奔逃命,哭喊声,惊叫声,和那一双双失神的眼睛,饱受摧残的憔悴的面容,更给这城市増添了几分恐慌。此刻,明朝的墙,清朝的庙,还有那五千年的繁荣与辉煌,都在这混浊不清的分不清天和地的世界中晃动,消失。只有那血红的太阳旗在污浊的空气中耀武扬威的飘舞。令人触目惊心的杀戮在街头巷尾进行着。我身临其境般地目睹这场残无人道的大屠杀,心几乎走向崩裂的边缘,心中热血沸腾,掀起阵阵的愤怒。那是一场中华民族遭受的浩劫。30万呀!!!尸积如山,血流成河。若大的南京城被死亡的阴云重重笼罩。遭受洗劫的又岂止是一个南京?日本侵略者的兽蹄践踏着东北三省,华北平原,甚至大半个中国。这真是中国的耻辱!一个曾经拔萃与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国,居然遭到小小日本的百般蹂躏!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落后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认为屠杀可以征服一切,但中华民族的血能够白流吗?华夏大地掀起了革命狂潮!在那短短的8年中,中华儿女献出了无数不屈的灵魂和钢强的躯体,拯救着这古老的民族。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日本侵略者早以被英勇的中国人赶出了神州大地,今天,我们不可能向日本发动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我们现在只能做的就是从国力上超过日本,赶上世界。这样,才能告慰那残遭劫难的30万英灵。我为日本在中国所犯的种种惨不忍睹的杀戮感到愤怒,为血染南京的场面而感到沉痛,让我永远记住了这件历史惨案――南京大屠杀。

在众多的事实面前,日本所犯的罪行已是铁证如山,无法更改。以前,我只在电视和书上知道南京大屠杀这样一件惨案,不了解事实的真相。今天,我才在影片上看到了日本人的凶残的一面,日本士兵对中国妇女的侮辱,日本士兵进行杀人比赛,日本士兵对中国军人和平民的集中屠杀,一个个血腥的场面深深的震

撼了我的心灵。我不禁要问,难道他们就没有妻儿?难道他们就没有一点良知?然而在战争的枪炮声将要响起的时候,我看到德国人拉贝同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等十几人为了平民的安全,在日本等众多国家的同意下,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为大约二十五万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可当日本攻下南京后,却三番五次去捣乱,这时我又想问:“他们的„信义‟二字何存?”,然而安全区并不能永保安全,在几次的被阻挠后,日本士兵终于露出了他们的本来面目,直闯“南京安全区”,拉贝等人因阻挠都成了日本人的“枪下鬼”了,安全区变成了屠杀场。进入“安全区”,男子全部被杀,女子全部被强奸,听到那些幼小的女子撕心裂肺的痛苦的叫声,我似乎听到他们在向我们求救,向祖国求救。看者凄惨的画面,听着凄惨的叫声,我的心在颤抖,恨不得立即冲上去,端起枪给那些日本士兵一阵狂射,让这些禽兽成了我的枪下鬼,也让他们尝尝被屠杀的滋味,让他们也体会被杀的痛苦。但当时我们的“蒋委员长”带着他不堪一击的国民政府卷铺盖跑了,把“家人”留给了豺狼,让他们在我们的家园里横冲直闯,到处奸淫掠杀。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在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是的,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想想过去,我们“挨打”的历史还少吗?人民遭受的罪还轻吗?想想现在,我们说话终于有了底气,我们的腰板终于硬了,我们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站在自己的土地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因为我们独立了,因为我们国家强大了,这一切都得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协作,才使我们的抗战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才使我们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南京大屠杀过去已经67年了,30多万中国同胞的性命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灰飞烟灭了,但历史永远的记下了这悲惨的一页,它像一座警钟,时刻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更不能忘记日本给我们带来的伤害。虽然说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日本近年来的变化,经济强大了,军国主义思想在日本又有了抬头,日本的右翼势力在极速的膨胀,他们企图掩盖侵略中国的历史,企图洗脱他们的罪行。近年来,日本政府擅自篡改了历史教科书,把南京大屠杀改成南京事件,还一再强调历史上的每一次战争都避免不了平民的伤亡,而且日本也有一定数量的国民伤亡。这就是

日本对待南京大屠杀的态度,30多万的中国人的性命,仅仅就是一起事件?仅仅就是造成了中国平民的伤亡!如此简单而已。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日本首相小泉几年来竟然不顾亚洲人民的感情,一再去参拜靖国神社,去悼念那些双手沾满我们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们,这和魔鬼有何不同?这和禽兽有何区别?再加上近年来的日本防卫研究所发表的《东亚战略概观》说,日本为了自卫可以采用“先发制人”的手段,对敌国进行攻击,以及出兵伊拉克等等迹象表明,日本已经渐渐的背离了和平的主线,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又死灰复燃了,日本的狼子野心,这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事了。

看了南京大屠杀,让我对历史又有了更深的了解,听了老师对当今形势的分析,我们更感到不安,因为我们懂得“落后就要挨打”,虽然我们渴望和平,希望和一衣带水的邦邻能永久的和平相处,但事实不容乐观,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们,我们现在必须努力学习,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练就本领,用自己的力量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强大,使我们的人民不在遭受侵略、遭受折磨、遭受欺凌,历史不能重演,悲剧不能再次发生,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400字(二)

观《南京大屠杀》有感比尔·古登泰格和丹·斯图尔曼联合执导的回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南京大屠杀》是根据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生前著作《南京大屠杀》创作,主要讲述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女教士明妮·沃特林等人在日军屠杀期间,在中国建立了一个临时庇护所,拯救了大量中国人的故事,其间穿插着当年幸存者的采访和参与大屠杀的日军老兵的回忆。值得注意的是在影片摄制过程中,工作人员辗转多国,采访了近8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当年的日军老兵,并分别从6个国家搜集了各种影像和文字资料,用了侵华日军老兵、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外籍证人三个层面的证人;同时,还通过照片、影像、幸存者口述、亲历者日记等方式来展现历史,而且是以外国人的视角完成该片的制作,因此可以说是非常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的。看完影片思绪仿佛瞬间回到那个鲜血淋淋的年代—1937.1937年11月、12月间,日本侵略军兵锋直指中国首都,淞沪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向南京方向溃退,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日军一路烧杀抢劫南下,1937年12月13日,南京保卫战随着中国军队的溃败宣告结束,日军正式进占南京城,南京城滞留平民自此暴露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南京大屠杀拉开序幕。期间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罪行令人发指,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

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南京大屠杀》给了我莫大的震撼,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尚滴着鲜血的头颅、被虐杀的妇女、烧焦的尸体等极负视觉冲击的真实的图片影像资料,还因为以德国人约翰·拉贝、美国人米妮·沃琴等为首的国际友人在大屠杀期间对深受日本人蹂躏的中国人的无私的帮助,在我看来,他们就是拯救当时中国人民的辛德勒。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大屠杀开始。国民政府已迁都重庆,各国使馆纷纷撤侨,英美记者被迫撤离。南京成为与世隔绝的地狱。有22名西方人自愿留在南京,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负责人约翰.拉贝被选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这些国际友人在南京城外栖霞山江南水泥厂难民营,不久又规划处“南京安全区”,大批难民涌向红十字庇护的区域。到12月16日,难民所已发展为25个,后来居住难民人数达25万。日军为使安全区崩溃,百般刁难米煤供应。为养活这几十万人,国际委员会成员一方面与日军谈判争取,一方面偷偷出城购买。国际友人们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再吃面包,和难民一样喝稀饭,以节约粮食。他们不仅保护当时毫无反击之力的平民,甚至是当时溃败的中国军人也一样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按照国际惯例,安全区应当保持中立,只收容难民和解除武装的军人。掩护抗日军官,如被日本人发现,极有可能给国际委员会和整个安全区带来灭顶之灾。第72军军长兼第88师师长孙元良被魏特琳隐藏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女难民中;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被贝德士藏在金陵大学管理大楼最顶层密室;教导总队第二旅参谋主任廖耀湘被卡尔.京特与辛德贝格藏在江南水泥厂的难民营中;南京卫戍司令部卫生部部长金诵盘先被藏在美国大使馆,后被转移到金陵大学美籍教师宿舍楼;南京卫戍司令部的参谋龙应钦与周上校被藏在拉贝住宅的二楼。国际友人将他们安全送出南京,保存了中国抗日的精英力量。在救助难民过程中,国际委员会成员受到日军威胁甚至殴打是家常便饭。他们的日记中都有详细记录:1937年12月16日晚上,贝德士被喝醉的士兵从床上拖起;18日在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被士兵用手枪威胁。农艺学教授里格斯12月16日在阻止日军将平民带走时遭到日军殴打;1938年1月9日晚上在自己住所附近被士兵用刺刀威胁。医生威尔逊12月18日遭手

枪威胁,但是他们没有退缩,最终凭借自己的力量拯救了25万中国无辜的平民。战后在对日本侵略者罪行定性的世纪审判中,这些国际友人的出庭作证和提供的日本人的犯罪证据至关重要。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给这些帮助过中国的外国朋友颁发了勋章。当时获救的人们不会忘记他们,后人也不会的。更值得一提的是该部记录片中的震撼的镜头正是出自这些国际友人之手,一名叫约翰·麦基的西方人曾用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了40分钟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录影带,这其中直接表现日军暴行的内容,被评为《南京大屠杀》中“最让人背脊发凉的片断之一”。1937年12月13日的中国南京,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灾难一天,更是世界近代战争史上的一次灭绝人寰的浩劫。今天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回顾这段历史的同时,必须要从中总结出一些发人深省的东西。之所以有南京大屠杀的发生,除了日本人毫无人性的凶残行径外,我们是否也要反思下当时中国的国防力量呢?正是因为当时我们薄弱的国防才给了日本人打入国门的机会,酿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可谓最大的悲剧。因此,我个人觉得“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永远是不会过时的,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有能力抵御外敌。在如今这个和平年代,更是要狠抓国防建设,防患于未然,以赢得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在地上边爬边哭的婴儿、妇女绝望的目光、遍地被砍死炸死或枪杀的尸体、被炸弹炸出来的血淋淋的伤口、刚被砍下头颅还喷着热血的人体、扔下炸弹后呼啸而过的飞机、站在俘虏前持刀比赛杀人的日军……电影镜头将我们带回了七十年前的南京——那个在日军铁蹄和刺刀的蹂躏下化作废墟的六朝古都。这部电影是第一部以外国人的视角回顾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讲述了一九三七年发生在中国南京震撼人心的故事。在数月的空袭和炮火之下,日军攻克了当时作为中国首都的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恐怖大屠杀,屠杀了我中国同胞30万人。在暴行持续的过程中,一些西方的传教士、教授、医生和商人自发组织了小团体,并在城市中建立了避难安全区,保护了近20万南京市民免遭日军杀害,这些西方人中,甚至还包括了来自德国的纳粹党党员,他们都成为这段历史的目击者。影片通过西方人的视角,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人间地狱惨状,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了南京大屠杀,而每一位中国同胞更应该看看,看看那个猪狗不如的民族是如何在我们的土地上恣意妄为、恶事做绝的影片中最让人震撼的是大屠杀发生时,一名叫约翰?麦

基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的录影带,直接拍录了日军的暴行,那是一段叫人脊背发凉的资料。片中记录了侵华日军的残忍行径,他们折磨伤者,一刀砍断被俘者的头颅,被烧焦的伤者发出凄惨的声音。而这些录影资料也是当事者冒了巨大风险保留下来的,它被层层包裹着,才通过了日本人的检查带到美国。可是当这些资料被带到美国后,有人呼吁大家救救中国难民时,所有人都沉默以对,没有人愿意站出来阻止日本人的暴行。这与那些在南京保护难民的明妮?华群、约翰?拉贝们的壮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罢电影,不禁掩息长叹,真是弱国无外交,国家不强大,在这个世界上势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