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成语典故素材>形容许多的成语大全

形容许多的成语大全

详细内容

第一篇形容许多的成语大全
《形容很多的成语大全》

1、充栋盈车:堆满屋子,装满车。形容书籍很多。

2、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3、层见叠出:层:重复;迭:一次又一次。接连不断出现。比喻事物很多。

4、蜂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

5、聚讼纷纭:聚讼:众中争辩;纷纭:多而杂乱。许多人在一起对某一问题议论纷纷,不能决定哪种意见是正确的。

6、举不胜举: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7、汗如雨下: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8、恒河沙数:恒河:南亚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9、不胜枚举:胜: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10、肩摩踵接: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11、价等连城:指价值等于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

12、百依百从:百:比喻很多;依:顺从;从:跟从。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味顺从。

13、积金累玉:金玉堆积。形容财富很多。形容许多的成语大全

14、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15、举一废百:举:提出;废:弃。提出一点,废弃许多。指认识片面。

16、趋之若骛: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17、如蚁慕膻: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18、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19、蜂趋蚁附:比喻很多人迎合投靠。

20、百川归海: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21、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22、屡次三番:许多次。形容反复多次。

23、才兼万人:一个人的才能抵得上许多人。用于吹嘘之词,指有特殊的才能。

24、一身五心:比喻杂念很多。

25、比肩系踵: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26、接踵比肩:踵:脚后跟。脚跟相接,肩膀相碰。形容人很多,相继不断。

27、儿女成行:可以把儿女排成一个行列。形容子女很多。

28、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29、如出一口: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30、如水赴壑:壑:大水坑,山沟。象水流向山涧一样。形容许多人纷纷奔向同一个目的地。

31、好事多磨:磨:阻碍,困难。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常会遇到许多波折。

32、赭衣塞路: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33、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34、履舄交错: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suibi8.)形容宾客很多。

35、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36、化整为零: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

37、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38、漫山遍野: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39、车马盈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40、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41、血债累累:血债:未报的杀人深仇;累累:形容很多。指杀人很多,罪恶极大。

42、撑肠拄肚:腹中饱满。比喻容受很多。

43、七脚八手: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亦作“七足八手”。

44、比肩继踵: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45、观隅反三:犹言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46、漫山塞野: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同“漫山遍野”。

第二篇形容许多的成语大全
《形容朋友多的成语大全》

1、宾客盈门:指来客很多。

2、手足之情:兄弟的情义。

3、含情脉脉:深沉的温情从眼神中流露出来。多形容女子微含娇羞而又无限关切的情态。

4、座无虚席: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5、宾客迎门:盈门:满门。客人挤满门庭。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

6、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7、情同手足:手足:比喻兄弟。彼此感情深厚,好像亲兄弟一样。

8、情意绵绵:感情心意很深长。

9、情逾骨肉:情谊深厚超过亲人。

10、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11、情深骨肉:骨肉:比喻至亲。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

12、门庭若市: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13、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14、情投意合:投:合得来。形容双方思想感情和心意都很融洽。

15、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16、情深似海:情爱像海一样深。

17、恩重如山:恩情像山一样深重。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

第三篇形容许多的成语大全
《形容非常重要的成语大全》

1、忙里偷闲:在忙碌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别的不关重要的事,或者消遣。形容许多的成语大全

2、多端寡要:端:头绪;要:重要。

3、兹事体大: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4、重中之重:重要之中最重要的事物或事情,形容某件事或事物非常重要。

5、秉要执本: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6、妙言要道: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7、举要删芜:要:主要部分。芜:杂乱。选取重要的,删除杂乱的、没有条理的。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

8、经国大业:经国:治理国家;大业:伟大的事业。极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9、官轻势微:官位不够重要,势力也很小。

10、投闲置散:投、置:安放;闲、散:没有事干。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

11、高文典册: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12、百年大计: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13、非同小可:小可:寻常的。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轻视。

14、不可或缺:非常重要,无法替代或缺少的,稍微缺少一点点都不可以。比喻一点也不能缺少。

15、举足轻重: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形容许多的成语大全

16、分守要津:要:重要;津:渡口。分别把守交通要道。

17、无关紧要: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18、不识时务:时务:当前的形势和潮流。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19、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20、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21、争长论短:长、短:指是与非。争论谁是谁非。(.suibi8.)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计较。

2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23、非同儿戏:比喻事情很重要,不是闹着玩的。

24、要言妙道: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25、爱财如命: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

26、处高临深:处高:处在显贵重要地位。临深:如临深渊。处在显贵之位,好比面临深渊。旧时指官职高了常有危险性。

27、无可比拟:比拟:比较。没有可以相比的。

28、轻重倒置: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29、至关重要:关:关键。相当的重要,在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的,比喻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时的关键点。

30、大功告成:功:事业;告:宣告。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31、事关重大:事情关系着大局,非常重要。

32、窃据要津: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形容许多的成语大全

33、大本大宗:本:根本;宗:本,主旨。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34、有眼无珠:珠:眼珠。没长眼珠子。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35、不关紧要: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36、必不可少:绝对需要的。

第四篇形容许多的成语大全
《形容人多的成语》

宾客如云拼音:bīnkèrúyún简拼:bkry近义词:宾客盈门解释: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穿著布素,闭门念佛;虽宾客如云,此日断不接见,以此为常。”比肩继踵拼音:bǐjiānjìzhǒng简拼:bjjz近义词:摩肩接踵、水泄不通、人山人海反义词:门可罗雀、荒无人烟、人迹罕至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人多很拥挤解释: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杂下九》:“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例子:大街上,行人~,十分热闹。观者云集拼音:guānzhěyúnjí简拼:gzyj解释: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挥汗成雨拼音:huīhànchéngyǔ简拼:hhcy近义词:挥汗如雨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形容人多解释: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杂下九》:“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例子:正是摩肩如云,~的时候,烦渴的了不得。(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回)驾肩接武拼音:jiàjiānjiēwǔ简拼:jjjw解释: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摩肩接踵拼音:mójiānjiēzhǒng简拼:mjjz近义词:熙熙攘攘、熙来攘往反义词:地广人稀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时解释: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例子:节日的公园里,游人~,十分拥挤。七手八脚拼音:qīshǒubājiǎo简拼:qsbj近义词:手忙脚乱、手足无措反义词:有条不紊、从容不迫用法:联合式;作状语;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解释: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例子:众人~将他扛抬了出来。(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谒后语:螃蟹过河谜语:三个半人抓螃蟹人满为患拼音:rénmǎnwéihuàn简拼:rmwh解释:因人多造成了困难。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一:“客栈小,已经人满为患。”例子:各地监狱,都有~之苦。★方志敏《狱中记实》一僧多粥少拼音:sēngduōzhōushǎo

简拼:sdzs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解释: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熙熙攘攘拼音:xīxīrǎngrǎng简拼:xxrr近义词: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反义词:门前冷落、门可罗雀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喧闹解释: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例子:共青团员都打扮成去远足的样子,每人提了个提包,有的是挂包,~的会集在厂里的球场上。(茹志娟《新当选的团支书》)熊罴百万拼音:xióngpíbǎiwàn简拼:xpbm解释:〖解释〗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出处:〖出处〗宋·王迈《观猎行》:“汝不闻去岁淮甸间,熊罴百万临危堞。”鱼龙混杂拼音:yúlónghùnzá简拼:ylhz近义词:鱼目混珠、滥竽充数反义词:泾渭分明、黑白分明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解释: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出处:唐·张志和《和渔夫词》十三:“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例子:现在人多手乱,鱼龙混杂,倒是这么着,他们也洗洗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以众暴寡拼音:yǐzhòngbàoguǎ简拼:yzbg解释: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众口纷纭拼音:zhòngkǒufēnyún简拼:zkfy解释: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众人广坐拼音:zhòngrénguǎngzuò简拼:zrgz解释: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逐队成群拼音:zhúduìchéngqún简拼:zdcq解释:形容人多。众喣飘山拼音:zhòngxǔpiāoshān简拼:z唍解释:〖解释〗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出处:〖出处〗《后汉书·第五伦传》:“众喣飘山,聚蚊成雷,盖骄佚所从生也。”众喣山动拼音:zhòngxǔshāndòng简拼:z唍q解释:〖解释〗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出处:〖出处〗明·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第五篇形容许多的成语大全
《形容数量多的成语》

1、比比皆是解释: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比比,处处;皆,全,都。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2、不计其数解释: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数都数不清。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3、不胜枚举解释:胜(旧读shēng):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似此等语,不可枚举。”4、多如牛毛解释:像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出处:《北史·文苑列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5、堆积如山解释: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积如山。”6、成千上万解释:形容数量很多,数不胜数。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九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上万,未免就把这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7、成千累万解释:形容数量极多。出处:《孽海花》第二六回:“再者我的手头散漫惯的,从小没学过做人家的道理,到了老爷这里,又由着我的性儿,成千累万的花。”8、成百上千解释:形容数量极多,成群结队的。百和千在这里是一个泛指,并不是指具体的数目。9、车载斗量解释: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出处:《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10、层出不穷解释: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止尽。比喻事物变换之快并且多。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天下之巧,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岂一端所可尽乎?”11、不知凡几解释:凡,总共。几,多少。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出处:唐·郭受《寄杜员外》诗:“春兴不知凡几首,衡阳纸价顿能高。”12、擢发难数解释:形容罪过之多,即使将头发全拔下来计数,都还不够数。擢:拔出处: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13、盈千累万解释:盈:满;累:积。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出处:《清会典事例》卷七十六:“乃混开久项,竟至盈千累万。”14、数以万计解释:以万来计算,形容数目极多。出处:“监局内臣数以万计,利源兵柄尽以付之,犯法纵奸,一切容贷,此防微之道未终也。”

——《明史·彭韶传》15、千千万万解释:形容为数极多。出处:唐·杜牧《晚晴赋》:“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16、千仓万箱解释: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出处:《诗经·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抱朴子·极言》:“千仓万箱,百一耕所得。”17、铺天盖地解释: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到处都是。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18、漫山遍野解释:漫,满;遍,到处。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出处: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19、琳琅满目解释:琳琅,珍贵的玉石。满眼都是精美的东西。形容美好、完美的事物很多。多指书籍、工艺品。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20、恒河沙数解释:本为佛经用语。恒河,南亚大河。比喻数量多到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无法计算。比喻数目很多。出处:《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世界,以用布施。”21、浩如烟海解释: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出处:隋·释真观《梦赋》:“若夫正法宏深,妙理难寻,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沧海,郁如邓林。”22、俯拾即是解释: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出处:唐·司空图《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23、不一而足解释: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不止一个,非常多。出处:《公羊传·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第六篇形容许多的成语大全
《形容人多的成语》

形容人多的成语

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大腹便便,膀大腰园、披头散发、虎背熊腰、衣冠楚楚、相貌堂堂沉鱼落雁,貌美如花,倾国倾城眉清目秀容光焕发美如冠玉出水芙蓉

冰肌玉骨冰清玉洁明眸皓齿靡颜腻理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道貌岸然秀色可餐

国色天香粉白黛黑傅粉施朱婀娜多姿

衣冠楚楚亭亭玉立雾鬓风鬟鹤发童颜

鹤发鸡皮短小精悍面黄肌瘦面如土色

面红耳赤面有菜色蓬头垢面蓬头历齿

鸠形鹄面铜筋铁骨肠肥脑满瘦骨如柴

大腹便便仪表堂堂玉树临风鹤发童颜

闭月羞花冰肌玉骨才子佳人沉鱼落雁城北徐公齿白唇红愁眉啼妆出水芙蓉绰约多姿淡妆浓抹二八佳人傅粉何郎姑射神人国色天香国色天姿花容月貌环肥燕瘦娇小玲珑绝代佳人梨花带雨林下风气眉目如画眉清目秀美如冠玉靡颜腻理明眸皓齿千娇百媚倾城倾国螓首蛾眉如花似玉双瞳剪水亭亭玉立我见犹怜仙姿佚貌小家碧玉秀外惠中夭桃秾李一表非凡一表人才一笑千金仪态万方月里嫦娥稚齿婑媠掷果潘安朱唇皓齿

肠肥脑满丑态百出怪模怪样尖嘴猴腮面目可憎蓬头历齿漆身吞炭其貌不扬穷形尽相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头童齿豁獐头鼠目鸱目虎吻蜂目豺声凶相毕露张牙舞爪

描写春光的成语春光明媚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兰秋菊春暖花开春山如笑春光灿烂春风和气春光漏泄春光明媚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晖寸草春回大地春兰秋菊春暖花开春色撩人春色满园春山如笑春深似海春生秋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笋怒发春蛙秋蝉春意盎然春意阑珊红情绿意花红柳绿花香鸟语枯木逢春柳暗花明漏泄春光满园春色柳绿花红鸟语花香双柑斗酒寻花问柳雨丝风片莺歌燕舞雨后春笋有脚阳春暗香疏影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倡条冶叶尺树寸泓出水芙蓉摧兰折玉繁花似锦凡桃俗李纷纷扬扬纷红骇绿风吹雨打风花雪月浮花浪蕊孤标傲世桂馥兰香桂林

一枝桂子飘香含苞待放含苞欲放红衰翠减鸟语花香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第七篇形容许多的成语大全
《形容收获丰富的成语》

左右采获

名利兼收

稳吃三注

满载而归

硕果累累

受益匪浅

五谷丰登

盆满钵满

仰取俯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