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会透支生命
详细内容
篇一:《透支生命》
透支生命,量力而行
来源:网络
生就是活着,因为运动,因为新陈代谢,故有自然物质的不断组合分解,周期循环。命和生相关,紧紧联系在一起,相伴相随。
这就是生命。尽管存在的意义不同,存在的形式各异。有的五彩斑斓,有的渺小卑微。公平之处在于它只有一次,自然规律,生命法则,历史不可逆转,时光也不能倒流。生命对于每一个人,甚至是世间万物,当然也就不可能死而复生,从头再来。我有一位儿时的伙伴,也是同班同学。叫君。年龄比我大一岁。
在一九九一年底,君就已经开始跟随父辈种地,农闲的时候还跟随盖房班建筑队去做一份临时劳工。
养家糊口,也为了改善生活。算不上富裕,却也安稳。
后来君结婚了,在家里君是父母唯一的儿子。
妻儿老小,都得需要他一个人照顾,日子开始有点举步为艰,捉襟见肘。君倾其所有,东拼西凑买了一辆客车,承包一条路线开始拉载乘客营运。生意还算可以,渐渐的还清债务,渐渐地开始有了一些积蓄。
只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天黑才回来,上车一坐就是一整天。
不停地行驶在公路上,不停地往返于城市之间。
日子很单调,也很清苦,吃饭只是凑合,东一顿、西一顿,冷热不保,好歹不分,不定时,也不定量,完全没有规律。
起初的几年,总以为年轻吃一点苦,多付出一点没什么,对此也就没有在意。可是后来总感觉胃不舒服,还以为是胃炎,就简单的吃一些健胃消食的药物,宁肯强忍着酸胀疼痛,坚持出车,从不愿停下来休息,因为休息就意味着耽误收入。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
直到有一天,实在难以支撑,坚持不住的时候,到市级医院做了检查,其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胃癌。
君和家人惊呆了,尽管难以接受,尽管难以承担,却已是难以挽回的现实,君才三十出头,还很年轻,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和癌沾上了边,挂上了号。
这对于君和家庭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还好是初期,只是切除了胃的一小部分,但是也因为本次的住院治疗几乎花光了这些年跑车所有的积蓄。
钱花光了可以再去挣,也可以再去赚,可是切除的胃,损害的健康如何挽得回?然而病情的恢复并不像预期那样好,君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康复,身体每况愈下,癌在体内肆虐扩散,终于就在今年的夏天,这个年轻的生命英年早逝,永远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也消失在朋友的周围。
君只用三十九年的人生经历完成了自己短暂生命的轮回。
哀悼之余也为之深感同情,惋惜。
我还有一位朋友。叫平,却有着不平常的人生经历。
平出身贫寒,从小平就知道奋斗,因为贫寒给他的烙印刻骨铭心。
二十三岁从事房地产行业一个小职员,工作兢兢业业,人也勤恳可靠,二十五岁终于得到领导的赏识,得到提拔进入管理层行列。
从那一刻开始,接触的人多起来,接触的领导也多起来,接触到的合作伙伴也多起来,开始经常随从出入宾馆饭店,吃饭喝酒。
后来对于这个行业渐渐熟悉,摸到了规律,有了自己的关系网络,辞职开了自己的公司从事开发销售。
在一次一次的谈判,费尽心机。在一次一次吃请,酒足饭饱。也在一次一次成功,钵满腰圆之后,身体开始发福,变得肥胖,随之而来的是血压、血脂也不知不觉中升高,心脏也越来越差,身体健康出了问题。高血压心脏病的预兆。
健美是练出来的,而对于平的不再健康则是吃喝出来的。不断的应酬,不断的久喝海塞,以车代步,从不参与运动,体内脂肪迅速堆积,身体机能退化的共同结果。
三十五岁的时候,终于有一天,平的心脏停止了最后跳动,也是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匆忙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十年的时间,就像是平后半生的一次浓缩。
然而,十年的时间平所创造的巨额财富却没有机会再拥有,也没有机会再去享用。平用了十年的时间就走到了自己人生的尽头,十年的时间透支了自己的未来,十年的时间,也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类似的故事、例子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很多。
尽管对于明天,对于未来有着太多的未知,有着太多的变数,有着着太多的意料之外。尽管我们无法预料是明天先到还是灾难先来。生活要知道珍惜,生命要懂得尊重。对于内心喜欢深爱的不要总是等到失去的那一刻才想要去挽留,对于生命不要等到永远离别的时候才感到愧疚。
生命就像大自然一样,也有它特有的形式,特有的规律。不可违背,不可肆意破坏。否则,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对于每一个人的生命,自然都不可能太圆满。生命就像一条可随意变形的橡皮筋,但是某种意义来讲拓展了它宽度,也就是等于缩短了它的长度。也许根本就不能真正延长它的长度。这并不是主张生命要平庸长久,而贬低那些灿烂辉煌。也许应该是在不缩短长度的前提下去拓展宽度。这正是值得每一的人去把握的。
生命就像是一次透支,今天的成就也许要用明天的健康,明天的生命来换取。所以请尽量不要用忙碌来透支未来的时间,请不要用单位时间人生价值的提高去透支未来的生命。尽管有时需要提高速度,提高效率,那也得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
人终归会老去,生命总会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尽管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尽管还十分留恋,尽管还有很多念想,尽管还没做完那些美丽的梦。
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面对生命,多一份自然。面对自己,多一份坦然。生命只能有一次。走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失去了也就永远无法再寻找。
人各有命,尊重自然,遵守法则,遵从规律,循序渐进,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珍惜生命,珍视现在。
透支生命,量力而行。
篇二:《当心!熬夜是在透支你的生命》夜幕降临,大学校园里同学们的夜生活也开始了:有的在图书馆埋头学习,有的在校外聚会活动,还有的在寝室宅着。指针渐渐转过24点,部分同学已经安睡了,但是更多的“熬夜族”开始活跃起来,开始了漫漫熬夜之旅。据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大学生24点以后才睡觉。熬夜在大学校园似乎稀松平常。就在透支着生命熬夜时,一只隐形的魔爪正慢慢向花季少年伸去......
2015年4月2日18时许,上海理工大学大三男生杨某在校内篮球场打球2-3分钟后,无外力情况下倒地昏厥。校方第一时间报120送新华医院抢救。20时52分医院抢救无效宣告死亡。据知情人士介绍,杨某本身心脏不好,平时经常熬夜。
生命无常,青春易逝,惟愿他在天堂安好。花季的少年猝死,是剧烈运动后的心脏病突发?还是经常熬夜导致的脑部和心脏缺氧?近年来,大学生猝死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多由多种因素造成,但熬夜也是其中一个诱导因素。在为逝者惋惜和心痛的同时,或许我们也该好好对待自己。
对待熬夜这个话题,多数大学生都明白其危害,道理都懂,但是就是坚持不了。学生干部们说:“我得在今晚赶出下周的活动策划方案,不熬夜怎么对大家交待?”学霸们说:“中级口译的词汇我还没背完,科研论文也还没写,今日事今日毕,不熬夜怎么对得起自己?”宅男宅女们说:“游戏打到一半怎么可能停?剧还没有补完,关注的人发了微博还没评论。”如果以事情还没做完为借口经常熬夜,那需要做的事永远都不会完。放松自己,静下来喝杯水,早早地休息吧!
健康是自己的,
在我们拥有它时我们不以为意,
一旦失去追悔莫及。在看得到时,我们不曾察觉柳树已经悄悄发芽、小草也比昨天茂盛了,直到有一天,我们眼前渐渐模糊;在听得到时,我们不曾以为别人对自己的用心劝诫其实很动听,直到有一天我们耳朵开始嗡嗡响;在能走路时,我们不曾细细体味午后散步的惬意以及奔跑后大汗淋漓的畅快,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被生活绊倒......
健康不是我们活着的目的,而是我们活得有意义有价值的必要条件。经常熬夜是在透支生命,也等于慢性自杀。珍爱生命,远离熬夜!
篇三:《人大可不必透支生命或健康去换取财富》人大可不必透支生命或健康去换取财富
懂得生活的人失去的多,得到的更多。
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
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也许,你辛辛苦苦得到的东西,
永远不是你梦里寻它千百度的东西;
也许追求的东西永远是水中月,镜中花,
但它却照亮了你人生的希望。
人在得到的同时,必然有失去;
也会在失去的时候,有所得到。
哲人说,不为贫困而苦恼有两个方式:
增加你的收入或减少你的欲望。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太容易左顾右盼,
往往会花很多时间了解别人,见异思迁,
却忽视了自身的价值。
人,大可不必透支生命或健康去换取财富;
要知道财富买不回生命也换不来健康。
生活累,
一小半源于生存,
一大半源于攀比。
对生活的状况及别人的行为要求越少,
你就越容易快快乐乐地过日子。
篇四:《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珍爱生命》习题精选新人教版》第三课珍爱生命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2小题共计36分)
1.小刚在日记中写道:早上起来,看见小草翠绿、树影婆娑,听到虫鸣鸟叫、人群喧闹,闻到清新空气、百花芳香时,我感受到万物欣欣向荣,世界充满无限希望。小刚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
A.世界因虫鸣而充满希望B.世界因小草而充满活力
C.世界因生命而生动精彩D.世界因空气而相互依存
2.每当想到虬枝盘旋破石而出的劲松,傲霜斗雪凌风而立的寒梅,破地惊石吐新绿的韧草,我们不能不惊叹世间万物生命力的顽强。然而,无情的火灾、肆虐的洪水、频繁的车祸、迭出的疾病又使多少人丧失宝贵的生命。由此可见()
A.动植物的生命力比人类强B.我们要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C.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D.并不是每个生命都具有价值
3.对于漫画《无所不食》你的认识正确的是()
A.能增加营养,有益于身体健康
B.要加强辨别,不能食用有毒的野生动物
C.这种做法将会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D.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4.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多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下列想法或做法体现这种观点的有()
①班上同学给公园草坪放置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②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身③人类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可以不加限制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④我们要积极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因为它们是与我们同住在地球家园的朋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5.2010年1月20日,2009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美国通过撞月发现月球存在水冰、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实现首次对撞创下能级新纪录、人类发现杀灭癌细胞的新途径、在火星上发现甲烷、首台通用编程量子计算机问世、世界最大远红外线望远镜及宇宙辐射探测器升空等十项重大科技发现发明入选。上述材料说明()
A.人类能够不断的创造满足生存的需要B.每个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C.人类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D.人类以自己独特的形式生活
6.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体现在()
①每个人的容貌是不一样的②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③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不一样的④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是不同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对漫画《透支青春》理解正确的是()。
A.青春蕴含着智慧、勇敢和意志
B.透支青春也就透支了生命,从而失去人生的意义
C.当我们拥有青春,我们就应尽情享乐
D.我们每一天都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8.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看到一群小孩在水塘里游泳,只见水塘中央有一小孩在慢慢地往
下沉,其他小孩只顾自己玩,都没有看到这一情形。这时的你应该()
A.装得若无其事,匆匆赶回家去做作业
B.顾不得自己不会游泳,立即跳下水塘去救人
C.吓得惊慌失措,只会哭哭啼啼,支支吾吾
D.大声呼喊,请求有游泳经验的成年人来救人
9.2010年9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2008级学生刘某和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电子商务系2008级学生高某,为了救一名落水少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被授予两位大学生“见义勇为英雄”称号。这一例子()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②告诉我们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③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④说明两位大学生虽死犹生,其生命价值获得更长的延伸、更充分的体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
10.公安部决定,自2009年8月1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开展这项行动()
A.能彻底杜绝酒后驾驶行B、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C.能从根本上消除交通违法现D.能使生命的价值得以延伸
2010年3月29日,教育部长袁贵仁在第十五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发表讲话指出: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是我们应当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准则。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绝对是一所不合格的学校,一个不具备安全意识的老师,绝对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据此完成11、12两题
11.对“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句话,你的理解是()
A.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B.生命的过程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C.受教育是更好的享受生命的前提D.人要通过受教育能够提升生命的价值
12.袁贵仁部长的这段讲话启示我们()
①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②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③学校要强化责任,切实保障学生安全④教师要增强安全意识,保护学生安全成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64分)
13.(18分)我来参与
材料:自从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诞生以来,物种大灭绝现象已经发生过5次,前5次灭绝自然而为。现在进行之中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物种的丧失速度由大致每天一个种加快到每小时一个种,每天就有三个物种消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表明,目前,世界上还有1/4的哺乳动物、1200多种鸟类以及3万多种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人类的不合理的活动是第六次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
从网上了解到世界物种灭绝的情况后,某校团委决定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保护动植物的公益广告用语”的评比活动,每个班团支部出一期善待其它生命的电子板报,每位同学每周至少做一件爱护动植物的小事。
假如你是该校七年级团支部的成员,请你也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⑴请创作一则保护动植物的公益广告用语参加评比。(4分)
⑵请为本班的电子板报拟一个大标题。(4分)
⑶请写出你近期打算作的一件保护动植物的小事。(5分)
⑷请向本班同学说明开展本次“三个一”活动的主旨。(5分)
14.(10分)呵护生命
认真观察宣传画《呵护生命》,从“生命是可贵的”角度,谈谈你的感悟。
15.(14分)要闻回放
3月23日,福建南平血案,一男子杀死8名、重伤5名小学生;
4月12日,广西合浦凶杀事件,一男子砍死2人、砍伤5人,其中包括多名小学生;4月28日,广东雷州凶杀案,一男子持刀砍伤16名小学师生;
4月29日,江苏泰兴伤人事件,一男子幼儿园内持刀砍伤32人;
4月30日,山东潍坊血案,一男子小学内用铁锤锤伤5人。
(1)请为在以上事件中遇害的同龄人写一句话表达你的心情。(6分)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怎样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呢?(8分)
16.(22分)阅读感悟
材料一: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4月1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飞抵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考察灾情,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他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要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全力做好被困群众和受伤群众的救治下作。
材料二:灾难发生后,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某幼儿园女孩思雨被困在废墟中。双脚被卡住,生命危在旦夕。大家都在着急时,她却唱起《两只老虎》这首童谣。她说“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一些废墟下的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相互鼓舞,用歌声、用打着手电看书的方式驱散恐惧;他们主动把先营救的机会让给他人;为了生存.他们喝下书写用的墨水;初三学生马建手刨4个小时救出了同学,而自己的双手已是血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