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家乡旅游文化
详细内容
篇一:《描写家乡的好词好句优美段落》
描写家乡的优美段落
1.早晨的空气是比午日的清新,也透彻了人的精神。沿着街道,继续着往日的跑步,多多少少的人也登上了“这一天”的甲板,准备短途的航行。那日子的平静倒也勾起了我往日的激情,无忧无虑,对家乡景色的欣赏。绿意缠绵,树,的确是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的好东西。可那物是人非,花儿依旧的情景,却也使自己有些伤感„„
2.我的家乡在兰州,这里风景优美,有美丽的五泉山和白塔山。黄河铁桥像一道彩虹横跨黄河两岸,景色迷人的四十里黄河风情线为人们提供了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3.家乡不但物产丰富,而且还有深厚独特的民族节日文化,比如傣家的泼水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我最喜欢的就是泼水节了。每当四月初,泼水节来临时,我都会换上节日盛装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外面泼水,相互祝福,祝愿大家健康吉祥,到处都是欢乐的海洋。
4.每当夜幕降临,衢州就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奔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有红的,黄的,白的,真像一个瑰丽无比的大花坛。
5.我爱家乡的小河,虽然家乡的小河没有什么特别,但它毕竟陪伴我
度过了童年的快乐时光。春天,河水清亮,甘甜,缓缓的流着,显得平静,诱人。河岸边草木发出新芽,开着各种野花。水里的鱼儿在游来游去,欢乐地吐着水泡,水中荡起一圈圈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夏天,只要下过几场暴雨,河水猛涨,河水的脾气会变的非常暴裂,汹涌的波涛冲击着河岸上的岩石,昏黑的河水裹着大量泥沙,就象一条巨大的黑龙。秋天,河水逐渐消退,水也清亮了许多,河滩上的菊花白茫茫的一片,在秋风的吹拂下向远方飘荡。冬天,河水变小了,绿莹莹的像一条美丽的带子,透过清澈的河水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经过河水冲刷的石头有各种颜色和花纹,来游玩底人都要拣几个回去作纪念呢!
6.我的家乡在黑龙江省绥化市一个地处偏僻的小村庄。那里没有城市的喧哗,但我在那里感受到了大自然最原汁原味的韵律。那朴实无华的乡亲的谈笑声,空中飞翔的鸟儿的鸣叫声,那门前小河的流水声,树上草间的虫鸣声„„这不都是家乡的音符吗?我不禁感叹,倾听家乡的音乐是一种多么令人陶醉的事情啊!
7.在离我家屋后不远有一条清澈的小河。碧绿的河面在金色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波光粼粼。小河两旁绿树成荫,树影婆娑,那些花花草草随风摇曳,令人赏心悦目,恋恋不舍。小河里成群的小白鹅排成一列,欢快地游来游去。岸边三三两两的人们一边洗衣服一边聊天;夏天伙伴们在水边嬉戏,打水仗。小河就是我们快乐的天堂。
8.坪街的老房很破很破,砖从黄色变成了黑色,砖的菱角边早已磨损了,从低处看,房瓦已经烂得不成样子,房子都很矮,只有二至四层这么高,富源城只有富煤大厦有十七八层高,现在,人们有钱了,平街的老房很多都拆了,盖成了高楼大厦,宏伟的建筑,比如:胜境大酒店、金石酒店、移动通信大楼,等等。
9.兰州的发展很快,过去平房多,马路少,交通工具只有羊皮筏子、马车,人们穿的衣服颜色也非常单调„„现在街道两旁有了挺拔多姿的高楼大厦,宽阔平坦的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车水马龙。火车跑得更快更远,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大多数人家用上了电灯、电视、洗衣机、电话,有些人家还有电脑、空调,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穿的衣服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描写家乡的好词好句优美段落】描写家乡的好词好句优美段落。
10.我爱家乡,我爱家乡那些绿盈盈的草。夏天,我们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仰望蓝蓝的天空。噢!那蓝蓝的天,绿绿的地,红红的花,我们的心醉了„„哼着无调的小曲,那美好的遐想啊,就像那飘忽不定的白云。
11.家乡是稻谷的圣地,春天农民伯伯稻谷的种子,夏天农民们带着笑容来,把秧苗插入田中,秋天是农民伯伯最开心的季节,农民伯伯
看到稻谷向他农民伯伯鞠着躬的时候农民们格外的灿烂。
12.到了夜晚,最美的要数麒麟山了。站在山脚下,向上望,整座山被五颜六色的灯光,装点的分外壮丽。走过372级台阶,还要继续爬崎岖的山路,才能达到山顶,站在山顶上向远眺望,整个城市尽收眼底,像灯的海洋。
13.绿城——郑州!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真善美,像一个个小精灵,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真善美,像一轮火热的太阳,照耀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真善美,像一道美丽的彩虹,带着美丽的光辉从城市横跨过去,留给人们的,是一阵的温暖的阳光„„真善美,又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真善美的存在!
14.当北国大地冰封的时候,故乡便银装素裹,小河边柳树垂下柳丝,十里长堤,好似一座巨大的象牙雕塑,美得像一幅画,像一首诗,令人陶醉。许多人用笔赞美它,就连小小的我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欢,想去讴歌它。
15.中午,天气便热了起来。阳光把大地烤的热热的,那些早晨时活蹦乱跳的家禽也躲在了阴凉下面。那蝉儿也不甘寂寞地在树上唱它自编的歌曲,河边不时有青蛙为它伴奏。这是家乡动听的交响曲。
16.住宅楼、新厂房拔地而起,家家户户都有了电冰箱、洗衣机、电话也出现在在寻常百姓家,村民奔上了小康生活,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米粮仓,真是名扬四海威阵九洲。啊!东北我可爱的家乡我更爱家乡的人们,是他们用勤劳把家乡变的更美丽。
17.春天,细雨如丝。一颗颗脐橙树贪婪地吮吸甘露,一片片叶子在雨中高兴的欢笑。清明节后,大概脐橙已经开花了。洁白的小花摇摇摆动;突然一阵风吹来,山谷里的花香传遍了整个果园,特别香。
18.由于长寿经济大发展,我们这里的田地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接比的厂房,一座座美丽的厂房就像一座座美丽的大花园,厂房四周那一块块绿油油的草坪象一块块绿色的地毯,花坛里的花儿争奇斗艳、吐露芬芳。晏家可谓是旧貌换新颜!晏家人民真是有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呀!
19.农村的变化也是不可小瞧的。看,以前那些破旧的茅草屋都不见了,变成了现在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以前的泥泞小路也不见了,变成了一条条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以前的人们上学,都要到很远的地方,现在,每个村庄都有幼儿园和学校,解决了孩子的读书问题。变化最大的是人们种植农作物都用上了机械化,有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等,人们还学会了绿色温室大棚,节能灌溉、无土栽培等新技术,使
篇二:《关于家乡旅游景点的调查报告》关于家乡旅游景点的
调
查
报
告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姓名:
学号:
专业:
成绩:
2013年12月25日
关于家乡旅游景点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我的家乡奉节县位重庆市东部,东邻巫山县,南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西连云阳县,北接巫溪县。地跨东经109°1′17″——109°45′58″,北纬30°29′19″——31°22′33″。地处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驰名中外的游览胜地。镜内有雄甲天下的夔门、享誉中外的白帝城、天坑地缝、世界暗河龙桥河、科考价值极高的夔州古象化石,神秘莫测的黄金洞和古悬棺、道教圣地长龙山等。奉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库区蓄水后还会出现“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作为旅游胜地的家乡,每年都会迎来大量的游客,身为的家乡的一份子,我认为很有必要较深入地了解家乡生旅游景点的具体情况。以便为有意愿前来游玩的人们提供参考。因此特地选择了家乡一些富有代表性的景点,并对其景观特色展开了调查。{描绘家乡旅游文化}.
二、调查概述
(一)调查时间
2013年12月18——2013年12月23日
(二)调查目的
1.了解家乡各类旅游景点的发展历史
2.深入了解家乡的旅游特色、风土人情、民俗传说
3.收集家乡旅游景点的最佳游览时间、收费、天气等情况
(三)调查方法
1.方案调研法
2.网络搜集法,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和相关新闻
(四)调查对象
1.奉节县草堂镇旅游景点:白帝城
2.奉节县兴隆镇旅游景区:天坑、地缝
3.奉节县龙桥土家族自治乡旅游景点:龙桥河
三、调查结果
(一)白帝城景区有关介绍
1.白帝城的历史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三峡的著名游览胜地。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所建。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他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原名子阳城。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由于公孙述非正统而系僭称,明正德七年(1512年)四川巡抚毁公孙述像,祀江神、土神和马援像,改称“三功祠”。明嘉靖二十年(1533年)又改祀刘备、诸葛亮像,名“正义祠”,以后又添供关羽、张飞像,逐形成白帝庙内无白帝,而长祀蜀汉人物的格局。白帝城风景如画,古迹甚多。早已成为中外游客游览长江三峡风光的必游之地。今天的白帝城系明清时候的建筑,有明良
殿、武侯祠、观景亭、望江楼等建筑,还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的涂金塑像及风箱峡悬棺展览。2006年05月25日,白帝城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距奉节城东8公里。它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背倚高峡,前临长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是三峡旅游线上久享盛名的景点。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
2.白帝城著名景点及介绍
(1)白帝庙
白帝庙内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等明清建筑。明良殿为嘉靖十二年(1533年)建,系庙内主要建筑,内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塑像。武侯祠内供诸葛亮祖孙三代像。祠前的观星亭,传说是诸葛亮夜观星象的地方。庙内还有文物陈列室、诗史堂,陈列着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物和古今名家的书画。这些古建筑和文物珍品,使白帝城更为增色。白帝庙内,历代的诗文碑刻和文物甚多。其中有著名的东周时期巴蜀柳叶铜剑、汉、晋时期的瞿塘峡悬棺遗物和隋唐以来73块书画碑刻、陶器和青铜摇钱树等,及历代文物1000余件,古今名家书画100余幅。
(2)托孤堂
《三国演义》有一段白帝城刘备托孤的故事:蜀国皇帝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刀下后,备为他报仇,不听众臣劝阻,起兵讨伐东吴。途中另一个结拜兄弟、伐吴先锋——张飞丧身叛将范疆、张达手中,刘备愤而不谋,催兵猛进。章武二年夏六月,被东吴大将陆逊用计火烧七百里军营,在败于彝陵猇亭之地,因而退守到白帝城中。三国久未统一,两弟先后丧命,大军新遭重创,国事私仇使刘备忧愤成疾,眼看朝不保夕,乃招丞相诸葛亮星夜赶至。在永安宫中,刘备把儿子刘禅(阿斗)委托于诸葛亮。然后便一命归天了。从此,白帝城就因这
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而更加闻名于世了。
(3)明良殿
这座巍峨宽敞的殿堂建于明嘉靖11年(公元1532年)。殿内供奉有刘备、关羽、张飞的彩色塑像。明良殿内最初是公孙述的塑像,是当时的老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而建。因为公孙述称帝期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特地在白帝城兴建“白帝庙”,塑像供祀。至明朝,公孙述的塑像被搬开,为刘备像所代替,庙内还有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塑像。
在文革期间,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四人的塑像均被破坏,将他们的头部砍掉。而四个小太监却保存完好,因为他们认为小太监也是属于被剥削阶级。故文革后明良殿经过重修,人们看到的明良殿内除了四个小太监有脖子以外,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四人均没有脖子了。
(4)武侯祠
位于明良殿西侧。祠中供奉诸葛亮及其子孙诸葛瞻、孙诸葛尚的彩色塑像。据史书记载,诸葛亮的这一子一孙也是贤臣,为蜀国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
诸葛亮是刘备死后蜀国的实际执政者,曾被封为武乡侯。他治蜀期间励精图治,政绩斐然。
(5)观星停
位于武侯祠之前。观星亭共有6角12柱,翘角飞檐,气度不凡。底层由12根木柱,上层由6根木柱支撑着。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造型别致,设计十分考究。传说,诸葛亮率军入川时,曾在此夜观星象,思考用兵战略,“观星亭”由此得名,亭上有一古钟高悬,亭中石桌、石墩上镌刻着杜甫窝居夔州时写的著名诗篇《秋兴八首》,雕刻精细,独具特色。
(6)碑林
东、西碑林分别位于明很殿与武侯祠两侧。这里荟萃了从隋代至清代的70多块碑刻,那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的埤文,是中国书法艺术精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两块隋碑,距今已有1300余年。一是《龙公山墓志》,一是金轮寺舍利塔碑。在东碑林,《凤凰碑》和《竹叶碑》风格独特,精美华丽,最引人注目,堪称瑰宝。东碑林的碑石上被清代人刻上了:“同治九年六月十九日,大水为灾,高于城五丈”的字样,从观星亭而成为珍贵的水文资料。埤林中还有一块刻着清康熙帝御笔的诗碑,这是康熙书写的一首唐诗,是赐给一位告老还乡的清官——监察御史傅作楫的。诗文是:“危石才通鸟道,青山更有人家。桃源意在何处,涧水浮来落花”。
3.白帝城的最佳旅游季节及门票收费情况
(1)最佳旅游季节:春季、秋季
(2)门票:开放时间:6:30-18:00。(旺季3月1日—10月底)120元、(淡季11月1日—2月底)80元,索道费:20元,渡船时间:渡船是景区内的项目,运营时间为8:00-17:30,每半小时一班船,因天气等其他原因影响,如有变动需根据景区安排。
4.乘车路线
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乘坐高速水翼船7小时抵达奉节新县城,转乘公共汽车前往白帝城(30分钟,5元/人)。自驾:(1)重庆-万州---奉节(高速公路奉节出口)--奉节县城-城西连接道-奉节老县城--梅溪河大桥-宝塔坪、夔州古城墙-依斗门、开济门;诗城博物馆--白帝城(2)重庆-万州---奉节(高速公路夔门出口)--梅溪河大桥-宝塔坪、夔州古城墙-依斗门、开济门、诗城博物馆-
-白帝城
5.特色美食
炕洋芋、豆花面、脐橙、等等
(二)天坑地缝景区相关介绍
1.天坑地缝的区位介绍
世界奇观天坑缝风景名胜区位于长江三峡西部奉节县南部山区。北靠三峡风景区的瞿塘峡,南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连巫山龙骨坡古人类文化遗址。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9.5公里,幅员面积340平方公里,辖天坑地缝、龙桥河、迷宫河、九盘河、茅草坝五大风景片区。最低海拔236.4米,最高海拔2084.2米。地缝中已开发的天井峡大桥至回头石段约5千米,有栈道自罗家坪下到地缝,形成环线。
天坑位于奉节县荆竹乡小寨村,口部最大直径626米,最小直径537米,坑底最大直径522米,垂直高度666.2米,总容积11934.8万立方米,是世界上深度和容积最大的岩溶漏斗。天坑口四面绝壁,如斧劈刀削,宏伟壮观。坑中有无数幽深莫测的洞穴和一条汹涌澎湃的暗河。中西探险家曾多次深入天坑探险,探明天坑中暗河经出水洞流向迷宫河,推测天坑中暗河来自神秘的大地缝。
有一条从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河谷中流下来的叫做“撒谷溪”的河流溶蚀成了小寨天坑,它不仅溶蚀出了世界最大的天坑,而且还割裂出了37千米长的地缝,这么宽的地缝在世界都是罕见的。此地缝叫做“天井峡”,由峡谷、消水洞和地下河构成,峡谷两边的山崖高达数百米。
两山之间露出一道赤色的缝隙。缝隙狭窄笔直,就像刀劈的一样。在地理学上,地缝被称为“干谷”或“盲谷”。因为在石灰岩地区,河床上通常会有漏斗和落水洞,河水流经就会全部被截入地下,由此形成的干涸河床叫做“干谷”;有的河流全部流入溶洞之中,成为没有出口的河谷,则叫“盲谷”。
2.天坑的风景特色
篇三:《家乡旅游的发展方向》家乡旅游的发展方向——
红色旅游、生态旅游
摘要: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都是旅游业中迅速发展的领域,他们都是一种创新型旅游,是政治、教育、文化、经济在旅游中的创新性统一。我的家乡安庆市岳西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注重发展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本文介绍了岳西县现存生态旅游、红色旅游资源的状态,政府确定的旅游发展的方向以及政府对家乡旅游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和努力。
关键词:家乡、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发展、英语
一、绪论
(一)背景{描绘家乡旅游文化}.
2011年4月16日,岳西县举办的“映山红旅游文化月”开幕,为岳西旅游指明了方向,并为岳西旅游做了大力宣传。
(二)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提出来的。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三)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四)岳西简介
我的家乡安庆市岳西县位于皖西南边陲,大别山腹地,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是皖西南旅游重点开发县,自然资源丰富,旅游景点遍布全境。所以旅游是我县经济发展的方向。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推动我县经济的发展,借此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把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作为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二、岳西生态旅游基础
发展生态旅游,自然资源环境是基础。本县是安徽省首届十佳环境优美县,自然风景秀丽,人文景观丰富。所以本县拥有发展生态旅游的环境基础。
(一)妙道山
妙道山是位于岳西县城西南50公里的一座国家森林公园。园内苍松参天、瀑泉淙淙、鸟音悠悠;林海、云海相互交融,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主要景点有中华一绝--千年紫柳园、石狮哮月、孤塔凌霄、祖狮石洞、香妃谷、飞来玉梓、石船扶杯、仙憩遗踪、天生石镜、雨后晶帘、仙人下面。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即亲近自然又充满人文气息,游乐其中,乐趣无限。
(二)司空山
县城西边的司空山是佛教圣地,是禅宗二祖的修身之所,历史由来已久,相传是因周朝“淳于司空居此”而得名。享有“中华禅宗第一山”之美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司空山是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是安徽省“三山两水”旅游风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司空山著名景观有“二祖禅刹”、“太白书堂”、“赤壁丹砂”、“乌牛古石”
等。在司空山可以尽情膜拜,感受古典的文化气息及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描绘家乡旅游文化}.
(三)天仙河
享有“安徽第一漂”和“大别山中小漓江”之誉的天仙河位于岳西的东南部,源于国家森林妙道山,是由千百条小溪山泉汇流而成。天空放晴,整个景区水清见底,砂如晴雪,石如鹅卵,移步一景;如遇阴雨,则是“烟波迷万壑,雾海隐千峰”,处处都是神话般的境界。乘竹筏泛于天仙河上,观赏两岸茂竹修林、苍藤古树;聆听黄梅小调、粗犷山歌。漂行于奇峰碧野之间,尽饱乡村山水风光,让人顿然忘却尘世的喧嚣,投身于古朴和原始之中,体会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意境。
(四)“农家乐”旅游形式
岳西县各景区附近还兴起了一种新型的旅游休闲形式——农家乐。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农家乐周围的美丽的自然、田园风光,可以满足现代人舒缓精神的需要。岳西县现今农家乐主要为游客提供饮食服务,其食物主要以当地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而成的食物为主,这些食物都是纯天然的,无毒,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即健康,而且价格不高。在农家乐旅游中,游客不仅能吃到农村风味的食物,还可以亲自和农家乐主人一起参与农事活动,如:喂养家禽、种菜、采茶、摘果等等,亲近自然,体验乡村生活。
三、岳西红色旅游基础
岳西县不仅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景大好,而且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部,是全国著名的鄂豫皖革命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烈士的故乡。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年代,岳西人民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牺牲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岳西红色旅游已被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并荣获“安徽省红色旅游县”称号,其历史证明拥有发展红色旅游的大好基础。
(一)岳西革命历史
岳西县是革命老区。1924年便有共产党的活动,1927年建立了党组织。1930年前后,在党的领导下,相继爆发了包家河、请水寨等农民暴动,成立了县、区、乡苏维埃政权,诞生了了工农红军和赤卫队。1935年2月,高敬亭将军在岳西凉亭坳重建红二十八军。抗日战争时期,岳西组建了5支抗日爱国武装,为新四军四支队输送兵员和物资。1947年9月,刘邓大军潜力跃进大别山后,岳西人民获得解放,建立了中共岳西县委、岳西民主政府。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先烈们在岳西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开展革命活动的轨迹,留存了十分珍贵的遗迹、遗址。
(二)王步文故居
王步文故居位于岳西县城西北9公里处的温泉镇,是他的出生地。建筑面积784平方米,四周小丘环抱,松竹长青。房舍砖木结构,前后两幢,跨院联结。前庭院和厢房是王步文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门楣上有王步文亲笔书写的“书园”二字。王步文参加革命后,常回家乡结交仁人志士,传播马列主义,发展中共党员,这间厢房就成了他们进行革命活动的场所。故居于1998年5月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岳西县县委、县政府于2007年已对王步文故居进行了修复,文物保存完整,有重要历史价值。
(三)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
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位于岳西县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内。是1935年至1937年红二十八军坚持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的大本营。旧址内山峦起伏,林木苍翠,绿水长流,风光迤逦。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率红二十五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根据省委长征前留下的指示信,1935年2月,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在岳西县凉亭坳第三次组建了红二十八军,1935年夏,高敬亭率红二十八军转战中进入
鹞落坪,见这里崇山峻岭,山高林密,易守难攻,便决定在此建立根据地。红二十八军便以此为依托,转战于鄂豫皖3省45个县,从而坚持了艰苦卓绝的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让革命的红旗高高的飘扬在大别山上。2007年初岳西县启动了旧址的重建,2008年7月完工,重建后的旧址更好地展示了红二十八军军史,成为我县又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大别山烈士陵园
大别山烈士陵园原名岳西烈士陵园,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安徽省国防教育基地。陵园座落在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城,处国家十二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百处经典景区之中,年接待旅游瞻观群众逾10万人次,是安徽省重要红色旅游景点。陵园始建于1958年,占地6.6万平方米。陵园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园内建有大别山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红军亭、英雄群雕、百步台阶、烈士墓群等纪念设施和建筑物,风格古朴典雅、景点坐落有序,建设总面积达8000平方米。陵园多为古典建筑,青砖灰瓦,庄重大方。英雄群雕形象地刻画了以王步文烈士为代表的一代英雄豪杰,为人民求解放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悲壮场景。革命烈士纪念碑镌刻着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碑的四周竖立着38根大理石立柱,喻示着岳西为国捐躯的3万8千英雄儿女。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展示着首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步文、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等百余位著名英烈生平事迹,陈列了455件(幅)珍贵革命文物与图片。展馆背面上51级台阶,便是陵园的最高点。这里青松环抱、翠柏簇拥,安葬着王步文烈士遗骸。陵园历史价值极高。
四、政府为发展旅游而做的努力
岳西县拥有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的基础,县政府极力支持发展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为此,岳西县政府正进行不懈的努力。
(一)发展生态旅游方面的努力
1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很重要。该县坚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在环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沿河、沿路和部分山场等重要部位实行“零采伐”制度和采石“四严禁“制度,大力发展农村新型能源,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着力推进工业污染防治,着力推进生活污染治理,先后实施了衙前河综合治理、汤中生活污水处理、县城垃圾填埋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
2发展生态特色经济
在坚定不移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岳西县始终不渝地发展生态特色经济。生态农业扎实推进。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协会带动等多种有效形式,着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叶、蚕桑、高山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把这些企业作为旅游业的后盾,以推动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3引导和开发“农家乐”旅游资源
岳西县政府还积极引导和开发“农家乐”旅游资源,保证这一新鲜事物快速健康发展,促进景区周边农户发家致富。县旅游局再次出资组织我县鹞落坪、明堂山、石关等景区周边初步试开发农家乐旅游接待项目的农户代表、镇村领导以及县卫生防疫干部参观安庆市比较成功的宜秀区,花亭湖景区农家乐示范户。学习经验,以更好的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发展红色旅游方面的努力
国家制定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在一些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事业。近几年,岳西县委、县政府积极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科学规划,提升红色旅游发展力;修复景点,提升红色旅游吸引力;挖掘史料,提升红色旅游感染力;整合资源,提升红色旅游竞争力;优化环境,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力;宣传推介,提升红色旅游形象力。
1呼吁区域合作{描绘家乡旅游文化}.
政府呼吁区域合作,将岳西的红色旅游一方面深度融入省内“合肥—六安—金寨—霍山—岳西—安庆”线路,另一方面积极融入“合肥—岳西—武汉”线路,成为这两条线路的交汇点。数据显示,2010年,鹞落坪红色旅游区就接待了20多万游客,多是湖北游客,这正是区域合作带来的成果。
2开展“旅游文化月”活动
2011年4月16日,岳西县第四届“映山红文化艺术节”开幕,此活动为岳西“红”“绿”旅游(即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做了大力宣传。
五、结语
岳西县政府大力宣传本县的旅游,把本县的旅游推出去,虽然本县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基础雄厚,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缺少讲解人员,特别是英语讲解员;景区内缺少英文景点介绍。为此,县政府及县旅游局也在进行努力,积极招纳优秀外语专业人才。
相信在岳西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岳西县的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可以克服重重困难,走向全国,走出国外,走向全球!
六、参考文献
[1]储劲松,安徽日报[N],2007
[2]江启新,岳西县志[M],黄山书社,2009
[3]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4]罗清,关于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的分析[D],2009
[5]王佳,安庆日报[N],2010
[6]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篇四:《家乡文化--大连》大连地名文化
我的家乡是大连,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经历了时间的积淀,文化背景丰富,更像是一个成熟优雅风情万种的女人。
大连的文化众所周知的有很多,比如大连的国际服装节、足球之城、广场、旅游胜地、节日文化等等,但今天这都不是我想讲的,我今天想介绍的是大连的地名文化。
大连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说法有很多。
早在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发了大连地区。唐朝时称三山浦,明清时称三山海口、青泥洼口。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清朝于今大连湾北岸建海港栈桥、筑炮台、设水雷营,一时成为小镇。1897年,俄国人开建了这个城市。起名“达里尼”,意为遥远的城市,1905年,日本人占领了这个城市,把“达里尼”音译过来就成了汉语的“大连”。
日语说1905年2月,日俄战争后,日本占据了大连地区,正式称此为大连。据一些历史学者推测,日本之所以这样称谓,意寓此地为日本国与欧亚大陆的连接点,其侵略扩张之心昭然若揭,
关于大连名称的由来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从前有两个穷苦的孩子,一个叫大海,一个叫小妹,都给财主干活,两个人长大后相爱。悄悄来到一个三面环海,一面临山的山坡住下。一天他们得到一个可以自动流出苞米粒的褡裢,财主知道后就过来争抢,结果把褡裢挣断了,大海和小妹各抓住半截褡裢飞向空中,越飞越高,褡裢也越来越大在空中变成两座大山,轰隆一声,大山落了下来,把财主和狗腿子压在下面。褡裢两头变成两座大山,期间连着一条长长的陆地,中间环抱着一个大海湾。人们把这里称作褡裢,后来叫白了就变成了大连。
大连的各个区域名字的由来{描绘家乡旅游文化}.
中山区当时的黑咀子区即是中山区的前身。1945年12月,大连市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黑咀子区改为中山区。
甘井子区甘南,原名“甘井子”。名称来源,一说,相传清代康熙年间,从山西逃荒来此地的几户汉人,临时掘井取水,巧逢甘泉,遂定居垦荒建村,乃以井取名“甘井子”;另
一说,甘井子原为达斡尔族牧民为防备每年夏季江汛,赶畜北上放牧为饮牲畜所打的一眼井,由达斡尔语“嘎齐堪·霍都热”演变为“甘井”。
西岗区因区内有一高地,昔为山岗,并且位于青泥洼之西,故名西岗区。
沙河口区沙河口由来:沙河口名称与马栏河有直接关系。早年,马栏河下游河床宽阔,沙洲漫滩,人们称之为沙河,沙河入海处称作沙河口。后来居民渐多,形成村落,就以沙河口为村名。此沙河口名称由来。1899年,沙俄建制关东州,州下设3市5行政区。大连市下设3个区,沙河口区为其中之一,沙河口区名称始于此。
旅顺:晋称“马石津”,唐谓“都里镇”,元名“狮子口”。公元1371年,元朝明太祖朱元璋特令马云与叶旺两员大将领兵渡海奔赴金州,代表明朝皇帝接受刘益归顺并收复辽东。说也奇怪,他们未开船之日,登州府一带海域浊浪滔天,弄得将士们人心惶惶,但马云、叶旺胸有成竹地说:“三日内肯定放晴,因为我们是正义之师„„”果然,他们从山东上船在海上航行了三天三夜无风无浪,顺利到达狮子口。因为旅途顺利,马云、叶旺就把狮子口改名叫旅顺口。此外,一日,铁拐李、吕洞宾等八仙在蓬莱阁下面的“八仙桥”饮酒聚会,大家约定各显神通漂洋过海。谁知,途中遇到大风大浪,浪高八尺,这时曹国舅建议说:“何不越过庙岛,到对岸的狮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