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脐
燃脐读音为 rán,qí。意思是:燃脐[ rán qí ]⒈ 《后汉书·董卓传》:“乃尸卓于市。天时始热,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尸吏然火置卓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后遂以“燃脐”指元凶伏法。
拼音rán qí
注音ㄖㄢˊ ㄑㄧˊ
繁体 燃臍
词语解释
燃脐[ rán qí ]
⒈ 《后汉书·董卓传》:“乃尸卓于市。天时始热,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尸吏然火置卓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后遂以“燃脐”指元凶伏法。
引证解释
⒈ 后遂以“燃脐”指元凶伏法。
引《后汉书·董卓传》:“乃尸 卓 於市。天时始热, 卓 素充肥,脂流於地。守尸吏然火置 卓 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前驱效命,元恶斯歼。既掛胆於西州,方燃脐於东市。”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若进鴆行弑,燃脐就戮,总关王室,不涉霸图。”
明 夏完淳 《讨叛降大逆臣檄》:“倘为 于禁 潜归,定合燃脐掛胆;若更 会之 怀毒,尤须赤族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