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脚鼓
象脚鼓读音为 xiàng,jiǎo,gǔ。意思是:象脚鼓[ xiàng jiǎo gǔ ]⒈ 傣族击乐器,景颇、阿昌、布朗等民族亦采用之。因形似象脚而得名。上端较粗,下端呈喇叭状。木制鼓身,羊皮蒙面,形状大小不等,大者长约130厘米。鼓声宏壮深沉,有独特音色。演奏时,斜挂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于舞蹈伴奏。
拼音xiàng jiǎo gǔ
注音ㄒㄧㄤˋ ㄐㄧㄠˇ ㄍㄨˇ
繁体 象腳鼓
词语解释
象脚鼓[ xiàng jiǎo gǔ ]
⒈ 傣族击乐器,景颇、阿昌、布朗等民族亦采用之。因形似象脚而得名。上端较粗,下端呈喇叭状。木制鼓身,羊皮蒙面,形状大小不等,大者长约130厘米。鼓声宏壮深沉,有独特音色。演奏时,斜挂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于舞蹈伴奏。
引证解释
⒈ 傣 族击乐器, 景颇、阿昌、布朗 等民族亦采用之。因形似象脚而得名。上端较粗,下端呈喇叭状。木制鼓身,羊皮蒙面,形状大小不等,大者长约130厘米。鼓声宏壮深沉,有独特音色。演奏时,斜挂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于舞蹈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