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跖草
鸭跖草读音为 yā,zhí,cǎo。意思是:鸭跖草[ yā zhí cǎo ]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蓝色,结蒴果。茎下部常匍匐地上,节上生根。多生阴湿之地。全草可作猪饲料,也用作清热解毒药。
拼音yā zhí cǎo
注音ㄧㄚ ㄓˊ ㄘㄠˇ
繁体 鴨跖草
词语解释
鸭跖草[ yā zhí cǎo ]
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蓝色,结蒴果。茎下部常匍匐地上,节上生根。多生阴湿之地。全草可作猪饲料,也用作清热解毒药。
引证解释
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蓝色,结蒴果。茎下部常匍匐地上,节上生根。多生阴湿之地。全草可作猪饲料,也用作清热解毒药。
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鸭跖草》﹝释名﹞引 陈藏器 曰:“鸭跖生 江 东、 淮 南平地。叶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好为色,有角如鸟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