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毕业论文范文>有关企业管理毕业论文: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探讨

有关企业管理毕业论文: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探讨

详细内容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招标采购探索与实践

引言

随着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的相继出台,公共图书馆读者人数成几何倍增长,再加之各类评估指标对公共图书馆藏书规模的硬性要求,近些年来各地公共图书馆的年购书经费都有大幅度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市场空前繁荣,图书发行也打破了新华书店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书商、新华书店、出版社、民营书店等竞相发行的态势,使图书馆采购中文图书的渠道不断增多,如果图书馆还按照传统的采购思想和购买模式来进行图书采访工作,显然是力不从心,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科学的图书馆供应商选择模式,于是实行招标采购的图书馆越来越多。不仅高校图书馆纷纷实行招标采购,一些公共图书馆也开始尝试招标采购。

笔者所在的洛阳市图书馆是一座公共图书馆,自年实施招标采购以来已经走过4个年头,在这4年的摸索与实践中发现了不少问题,现将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处理的方法与大家共同商讨。

一、中文图书馆招标采购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图书招标采购本身所呈现的弊端。

1.负责招标采购的人员配比不科学

图书馆文献招标采购评委会一般由图书馆部门领导、主管领导、财务人员、纪检和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具有丰富的采购实践经验的图书馆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较少,评标委员会对图书采购的特点不甚了解,容易被投标方的标书制作、口头承诺和低折扣的诱惑所迷惑,盲目地相信书商的夸大承诺,中标的书商往往不符合图书馆采购的特殊需求。

2.低价中标给图书馆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高折扣中标的书商,他们的利润空间就会缩小,这样一来最严重的后果便是根本无法完成图书馆的购书任务,影响图书馆该年度的的新书入藏。其次是直接影响到图书的到书率与到准率,使到书周期延长,塞书现象时有发生。图书的加工质量也大打折扣,数据质量不高,marc字段著录无法达到我馆的要求,需要补充和修改。这一切问题的结症都来自于图书馆与书商之间高要求与低利润之间的矛盾。

3.频繁更换中标书商,给图书馆带来不利影响

公共图书馆的招标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基于各种原因会导致书商更换频繁,这对图书馆业务工作开展是很不利的。一方面,新合作的书商很难在短时间内吃透本馆的藏书结构、特色图书的需求方向、专业设置的要求等,这些都需要两者在一起沟通、协调与磨合。在双方达成一致之前,新中标书商难以及时准确地提供有关书目,另一方面相关的配套服务也需要书商与图书馆长期沟通协商。比如marc数据著录详简级次的要求,图书分类的粗细程度,图书加工包括盖章、贴条码、磁条如何规范等,这些都需要时间来磨合才能完成,这样一来必定会降低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影响到图书的时效性,久而久之会对图书馆的藏书体系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科学性造成影响。

(二)招标采购对中文图书入藏质量的影响。

1.所提供书目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难以保证

我国每年的新书出版量是非常惊人的,没有哪一家书商能够完整地提供所有的书目信息,他们往往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从而向图书馆推荐和供应折扣高或者积压的图书,而那些出版量小、质量高、利益少的图书不向图书馆供应信息。有时书商所提供的信息在开本、内容、种类价格等方面与我们征订的内容不符,这也给采访和验收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2.符合馆藏特色,专业性强的图书收藏困难

像我馆出于特色馆藏的需要,要收藏一些有一定局限性的地方出版物,如年鉴、地方志、地方文献、古籍、电子文献、旅游资料等这类图书,而这些类书的采购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由特定的图书供应商为图书馆供货,可是这些书商往往因为综合实力较弱等因素,中标的机会很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我馆采购特色书带来了困难。另外,由于这类图书出版发行量小,价格较高,中标的书商在利益的驱动下以各种理由拒绝配送该类图书,即使现场采购,展厅所陈列的图书也是以销售营利为目的,因此就无法采购到符合我们需求的图书,从而造成这类图书采购困难。中国论文服务网是为广大评职称客户提供全文方位的企业管理论文下载、企业管理论文快速发表服务的首选网站。

二、消除不良因素做好图书采购招标工作

(一)科学配比招标采购人员,制定合理的招标方案。

在设立招标委员会时,可考虑选择邀请一些社会上的图书馆专家或兄弟馆的行政领导等没有利益冲突的第三方参与,并积极宣传图书招标与设备招标的不同之处,帮助于会专家了解图书招标采购工作特点,保证招标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并在招标前制定合理的招标方案,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明确质量标准,仔细编订标书,认真审查投标人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