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社团活动总结>关于,民俗村的作文

关于,民俗村的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关于秋游的作文:走进民俗村》

关于秋游的作文:走进民俗村

秋天是一年中观赏风景的最佳季节。本周六,学校就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地点就在环岛路上的台湾民俗村。

台湾民俗村位于黄炪,属于皇炪旅游中心的一个重要景点,也是点缀在环岛路上的奇葩。民俗村占地面积大约为500亩,村内开辟有蝴蝶馆,奇石馆等景点。景区内的“金山松石”一景,2000年被评为厦门新20名景之一。民俗村的大门是欧式风格的大门,正中央用英文对照着写着“厦门台湾民俗村”几个大字,中文是厦门着名书法家高怀题写的。大门左右两侧上方,有一副短联“山水有情,人间有爱。”携刻其间,它寓意寄情山水,热爱大自然,心系人间友爱的一片情怀。

穿过大门,是一条大道。两侧有序地排列着各式各样地花坛,种植着热带,亚热带树木。在大道的右上方,是一座仿制的荷兰风车。

在大道的左侧,民俗村最有名的景点蝴蝶馆。蝴蝶馆是由台湾着名昆虫家余木生等祖孙三人提供标本创办的其中不少是濒临灭绝已被列为保护范畴的稀有品种,如非洲的长翅大凤蝶,双尾蝶,台湾的署凤蝶,兰屿凤蝶,木生凤蝶等。有的则已经是绝迹的珍贵品种:如大紫斑蝶,新几内亚帝王蝶,极乐蝶,喜马拉雅天狗蝶,东南亚金斑蝶„„„„这些陈列于玻璃柜中的蝴蝶标本,琳琅满目,色彩斑斓,祢为珍贵。

令人震撼的是,在展馆中央,挂着一幅”百骏图“,它是由着名的蝶画大师萧勤亲自来厦指导制作的。该幅画长8米,高1米。据统计,该画创作时用了20多万只伞蝶,三色蝶等多种珍贵蝴蝶翅膀。导游介绍,这幅画即将参加吉尼斯世界记录。

为了能观赏到翩翩飞舞的蝴蝶,民俗村在大门左侧开辟了适合蝴蝶生存环境的“蝴蝶生态园”,蝴蝶谷。在园中,大量栽种诱蝶的蜜源植物。引进台湾蝴蝶良种及养蝶技术,使蝴蝶在此成长,组成一幅活生生的彩蝶飞扬景色。细致地参观完这些后,已是中午,由于时间关系,景区内还有一些景观已无法一一观赏。只能不舍地离开。

篇二:《民俗文化村之旅作文500字》

民俗文化村生活着无数个少数民俗,他们和睦相处,团结一致,整天沉浸在欢笑之间&&在清明节这天,我来到传说中和谐的民俗文化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的布达拉宫,哦!不应该是缩小版的布达拉宫。虽小,却与真的一模一样:一样的房顶,一样的颜色,伴着香气甜甜的花儿,是那样美丽!那样宏伟!我深深地沉浸其中,情不自禁地着琢磨着:西藏是美妙的,拉萨是神奇的,那布达拉宫呢?是伟大的!北京的长城是独立一地无二的,举世地双的。可现在却有了一个特小版!从嘉峪关到山海关,一直伴随着我的步伐与我同行。走了好久,一直不见长城的尽头,分明就是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我的心头怦然一震:我的天啊!这可是特小版啊,连这么小的长城都无边无际,那真正的长城到底是它的几倍呢?秦兵马俑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规模宏大。一个个将士们右手持刀,左手持弓,侧卧马背,大喊着:为国家做殊死拼搏,冲啊!沙地上尘土飞扬,喊叫声如五雷轰顶。这个缩小版生动地再现了秦军昂首挺胸,雄兵百万的气势。我大吃一惊:没想到秦军十万,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也不惧怕,反为秦王做殊死搏!今天,是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一会儿去了西藏,一会儿去了北京,一会儿又去了西安&&真是忙碌的一天啊!广东深圳南山区海滨实验小学四年级:徐书莹

篇三:《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550字:我活在节日里作文》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550字:我活在节日里作文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550字:我活在节日里作文

秦亚芬

我活在节日里,和民风民俗形影不离了,它的魅力吸引了每一个人。

>端午节是古人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至今也非常受人喜爱,让人重视。

端午节的早上,长辈就会起早贪黑的将艾叶。蒲草。桃枝贴在门上。常听大人们说,端午节会有鬼在街上流荡,也许这是驱鬼辟邪,治住这些鬼为非做歹吧!

端午节农村里忙着插秧种地,也是妈妈们展现他们心灵手巧,贤妻良母的好机会。厨房里的他们忙出的一身汗,都来不及擦。你看,这宽宽绿绿的粽叶,白生生的糯米饭,各种馅人,多么诱人,令人垂涎三尺。

粽子包好,每逢亲朋好友来访,我们就赏他们一串,让他们拎回家。我呢!就提着一只只粽子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以前,心灵手巧的奶奶会眯着眼,左织右编给我织出一个网带,然后在里面装一个咸鸭蛋,神神秘秘的带在我脖子上。我欣喜若狂,又有无限的好奇,奶奶挂好之后,对我说:“这会给你带来好运。”我欢天喜地,宝贝的不得了。{关于,民俗村的作文}.

中午,家乡的和一片寂静,家乡的农田里一片喜气祥和。我们会给在农田里的亲人送饭。粽子。咸鸭蛋。水辣豆。糯米粑粑,应有尽有,大小们一边吃一边谈天说地,而我们就在田里无拘无束得闲。

祖先留下的习俗有我们一脉相传,不管科技有多么发达,他都不能代替传统的节日的吸引力。

点评:介绍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插艾叶、包粽子、编网带„„娓娓道来,勾起了读者对这个节日的回忆和喜爱,结尾画龙点睛地赞美了传统节日独具魅力。《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550字:我活在节日里作文》

篇四:《民俗村规划,郑州民俗村规划设计,河南民俗文化村规划》

关于民俗村、景观、民俗村景观文化民俗村广义是集传统的地域性民族民俗文化特色,自然景观环境或人文景观,具有一定文化欣赏价值,并能提供旅游者吃、住、游、娱的旅游胜地。民俗村具有以下几种形式:原始的传统民族村、主题性民俗村与乡村休闲民俗旅游村(乡村风情民俗旅游与乡村农业旅游)。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它是一个具有时间属性的动态整体系统,它是由地理圈(自然景观)、生物圈(人工环境景观)、和人类文化圈(人文景观)共同作用形成的。

民俗村景观文化是关于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场所的环境景观的文化,包括自然景观、人工环境景观以及人文景观(民俗文化景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地的人工创造物。

民俗村旅游景观可以是有具体形态的物质实体,如地域建筑;也可以是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因素,如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民俗村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其中凝聚、体现、寄托着人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思想感情的物质过程和物质产品,是以一种有形的物质形式存在的具民俗特色的旅游资源,如民族建筑,装饰雕塑,景观小品,民族服饰,{关于,民俗村的作文}.

民俗手工艺品等等。

民俗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它是关于民俗文化的人文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地域特色浓郁、文化内涵丰富、对旅游者具有较强吸引力、可供开发利用并能使旅游经营者获取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民间民俗风情。

在民俗学学术研究界关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类的一种公众普遍接受的方法是将其分为:

(1)物质民俗(民俗村的物质文化),是指以有形的、可以看到的、物质的形式传播民俗,主要包括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饮食、民间美术(剪纸、年画、刺绣、风筝、{关于,民俗村的作文}.

纸扎、雕塑等手工艺)

(2)(2)风俗民俗(民俗村的非物质文化),是指在某种文化传统中以风俗的形式流传和保存的民俗事项,主要包括民间节日、民间舞蹈、民间仪式、民间游戏、民间信仰、宗教信仰、祭祀等。

(3)(3)口头民俗(民俗村的非物质文化),是指以口头形式流传和保存的民俗事项,主要包括叙事民俗(神话、故事、传说等)、语言民俗(谚语、谜语、俗语词、歇后语等)和音韵民俗(民歌、民谣、民间音乐、民间戏剧等)。

(4)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是相关联的,相互延伸与发展的。如:人们根据想象将神画出来,或是做成木雕、手工艺品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进行精神传承,这种艺术构思到制作手艺制作技巧,以及所进行的信仰禁忌、礼仪膜拜等等,都是人们难以看到和难以触摸到的,这都是“无形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再如:剪纸作品是物质文化,

但是,剪纸艺人的艺术传承和创作构思,剪纸的技巧工艺则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

(5)同样道理,古琴乐器本身是物质文化,而古琴的制作工艺、弹奏古琴的技巧和演奏形式或仪式等等综合在一起形成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在民俗村中就具体的民俗事项来讲,它在物质和精神的分界不明显,在某些物质民俗中又同时含有精神因素,比如,生产过程我们可以把他看作物质的,但在生产中进行的各种仪式和禁忌,又是精神的。

(6)东北的“二人转”的产生发展也是由于物质上的农闲时间比较充裕,在精神上才有了一定的条件得以发展。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区别是,物质文化遗产是以物为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以人的生命为载体,以生命的形式传承和发展的。一句话,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寄托于生命的文化遗产。

(7)最为生动、具体的例子是那些民族民间舞蹈、杂技等人体动作艺术遗产,它们不同于各种民间手工艺、建筑等可以模仿。民族民间舞蹈、杂技等人体动作艺术遗产依赖{关于,民俗村的作文}.

人体为载体,它们是被地域传统文化浸润过的独特的精神、信仰和绝技,表达着人的内心中的秘密和渴望等精神意象,表达着特殊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蕴。

(8)阮仪三认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而我们所说的非物质的东西,民俗文化的东西,就依存在建筑等物质载体当中。所以那些具有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的遗存应该保护,它们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篇五:《关于过年习俗的作文5篇》

关于过年习俗的作文5篇

春节,人们俗称“过年”。那么,人们过年一般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习俗了。同学们可以从下面的作文中了解不同地方的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过年习俗的作文一:过年习俗

今天是除夕夜,也就是春节。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新春佳节。

春节,同学们都知道,它不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所有的人都认为“春节很热闹,因为它是一个团圆的节日,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个节日是用来纪念一个怪物的,它的名字叫“年”,它经常吞食过路的人们,可把人们害苦了。后来,出现了一位白胡子的老公公,他制服了“年”。人们为了防止“年”再跑下来,就用放鞭炮、贴红纸来吓“年”,所以就有了现在过年的习惯。

我的家乡?桂林过春节有几“怪”,如果你想听听,我就给你讲讲吧!大年三十的除夕夜,各家各户都会做上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还有许多小吃,有糍粑、有糯米饭、有粽子、还有年糕等许多美食。第一“怪”就是饭菜都摆上桌了可是大人们就是不让我们先吃,而是先在神kan上祭拜后才能一起上桌吃饭,但是吃饭的时候鱼还不能吃,一定要留到第二天才能吃,大人们这叫“年年有余”。

第二“怪”是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会等到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会等到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各家各户都会同时点燃鞭炮,大家都互相问候“新年好”,睡觉前我们都要吃一碗汤圆,它代表着各家各户美满幸福。

深夜,家家户户的灯渐渐地熄灭了,整个桂林市进入了梦乡,这时,一股浓浓的雾包围了桂林,使春节的夜晚更加朦胧,更加迷人。

关于过年习俗的作文二:过年的习俗

因为我的家乡在东北所以我今天来给大家说说东北过年的习俗。

1.包好运饺子:过年的时候家家都包饺子,可是咱东北的饺子不同,据说、以前时候的好运饺子是在包饺子的时候把1个①元的硬币包在几个普普通通的饺子里面,现在人们为了卫生常常用水果硬糖来代替硬币,据说、谁吃到了好运饺子在新的一年里就会有好运。(在我们家常常都是我吃到的,因为硬糖是会化的,只要看那个饺子的外皮有糖就行了。)

2.年夜饭后吃冻梨:因为东北的冬天很冷,有零下13~20度,所以有的时候会吧秋梨和柿子放到外面去冰冻,冰冻后的梨和柿子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而为什么要在年夜

饭后吃冻梨呢?因为冻梨又能解酒、解油腻。

3.年三十点长寿灯

东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到了晚上就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5..正月不剪头

东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关于,民俗村的作文}.

6.初一初二不扫地

在东北,上了年纪(65)的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不扫地,就是不愿将好运气、财气扫走。所以只有等着到了初三才可以扫地

这就是我们东北过年的规章制度,怎么样很有趣吧。

关于过年习俗的作文三:春节的习俗{关于,民俗村的作文}.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我准备去问正在贴春联的爸爸。

“贴错了,贴错了!”我看见爸爸将“福”字倒着贴,焦急地喊起来。“没贴错!”爸爸不紧不慢地回答。“那为什么要倒着贴?”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释道:“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哦,原来是这样!那过年还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呢?”我又发出疑问。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讲解起来。

原来,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直至今日。

听完爸爸的讲解,我这才恍然大悟。我又问爸爸:“为什么理发要赶在二十七

呢?”“哦,民间有一条俗语,叫‘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原来是这样!”

我又发问:“那为什么要大扫除呢?”爸爸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一年的晦气!这是好兆头!”“那为什么送礼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这是因为啊,橘子的‘橘’字与‘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节用橘子相互馈赠求个大吉大利!”“原来如此!”爸爸又说:“还有‘接财神’这一习俗。正月初五是财神

的生日,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户办酒席,为财神爷过生日。”我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太迷信了!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学们,我对“年”的习俗收获很大,可我不知你们的收获,若有更新奇的,快来告诉我吧!我先在这里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关于过年习俗的作文四:家乡过年习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乡也不例外。

我家乡在德庆县旧院村。那里山清水秀,风景迷人,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连过年的习俗也别有一番风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床洗漱完毕就得忙开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神,每到今天,他就会告诉上帝这家人一年的喜忧,所以人们买来麦芽糖,先上他几株香,以示尊敬,然后放一碗麦芽糖,拜三拜,让他只报喜,不报忧,这样上帝以为我们过得很好,就能让庄稼风调雨顺。

拜完灶神,大概9点左右就开始做午饭了,午饭几乎就是年夜饭的“彩排”,因为只是有些人现在来不了。

菜也有讲规矩哦!必须有两碟青菜,意思就是庄稼在夏天可以长得葱葱绿绿的,保证秋天好收成。然后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妇吃或者还没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然后是一碟公鸡肉,意头是在人们满山头叫牲畜的时候不伤害到嗓子。再来1碟红鲤鱼,必须有两只,意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鱼)。

吃完午饭,在平时,应该是每日一次的午后休闲时光,但今天不是,2点左右就要为年夜饭开始动手了,这个切菜,那个砍排骨,这个生火,那个加柴。大约4点半有多的时候,更为热闹,新屋旧屋的柴房一共8个灶洞都塞满了柴。年夜饭得在7点前开台,必须要有三个人边吃饭,边守柴房,因为这时灶神君嘴上的麦芽糖已经快没了,没了的话,就会向上帝报忧了,不过,在家人面前,他是不会这样做的,七点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点半就OK了。

到了8点30,人们守岁肚子饿了不能再吃年夜饭的了,只能吃甜食糕点,因为今后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

12点00开始了“鞭炮交响曲”,全村都放超长鞭炮,不过是有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