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作文评语>粉笔中的美

粉笔中的美

详细内容

第一篇:《粉笔很美》

粉笔很美

粉笔一身洁白。它的身躯不象铅笔那样修长;不象钢笔那样坚硬;更不象水彩笔那样华丽。

但朴实无华的他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在,都是那样实心实意,默默地奉献自己。“吱吱……吱吱……”,粉笔在黑板上移动着,渐渐地,它变成了一个点,一个不算大的身躯没有了,代替它的是黑板上的一行行的文字。这一行行的文字把我们带到神秘的知识世界里去遨游,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

擦黑板时,粉笔默默无怨地站在旁边,任板擦轻轻地擦向黑板,擦去它用身体写下的那一行行字迹,无数细细的粉笔末儿徐徐飘落下来,像纷纷的雪花……看着手中的半截粉笔,我突然想到了那默默耕耘、辛勤地培育着祖国花朵的老师们。老师,他们付出自己血汗,辛勤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国花朵。他们呕心沥血,从春到秋,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拿着微薄的工资,却从无半句怨言;任学生踏着自己的肩头登上成功的宝座;接受鲜花、掌声和奖杯,却从不居功自傲。这不就是粉笔那种无私的精神吗?

粉笔真美,我赞美粉笔,更赞美具有粉笔精神的人——因为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争名得利,而为社会无私献出自己!

粉笔很美

讲台上,安安静静地睡着几支粉笔。它们大概只有十厘米高,圆柱形,头大脚小。它们身上的衣服各不相同,有的是白色,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有的是蓝色„„五彩斑斓,漂亮极了。远远看上去,真像一排穿着鲜艳衣裳手拉着手躺得笔直的士兵,好可爱。

粉笔不仅可爱,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知识呢?

看,数学老师用它在黑板上留下一个个数字,一道道算式,一个个几何图形,使我们懂得了深奥的数学题。粉笔中的美

语文老师用它在黑板上留下一个个好词,一行行优美的句子。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名山胜水和各族人民的风情。

英语老师用它在黑板上留下了一个个单词,一篇一篇的对话。让我又掌握了一种语言,让我能高兴地跟外国的小朋友说:“hello。”

粉笔让我们能更好地学到知识。因为这些知识,有些人走向了成功:成为了艺术家、科学家。而粉笔,你的身体却化为了灰烬,可你却仍然无怨无悔。粉笔,是你把知识的种子撒进了我们的心灵。

你很美!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怪可惜的,你们那麼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我们都说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裏过这个节。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麼?」

我们争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粉笔中的美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夜深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粉笔中的美

17落花生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其一,语言浅显平实,简明精当,却旨趣深远,寓理于物;其二,布局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文章的主要意思是从花生的品格领悟出做人应该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根据这一意思,作者把种花生、收花生作为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在过收获节时谈论花生作为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初步学习分清文章主次的阅读方法。这两点,也是选编本课的主要意图。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联系起来,进而悟出深刻的做人道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第二篇:《粉笔很美!》

粉笔很美!

粉笔一身洁白,他的心灵和他的颜色一样洁白。

粉笔的身躯不象铅笔那样修长;不象钢笔那样坚硬;更不象水彩笔那样华丽,但朴实无华的他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在,都是那样实心实意。

粉笔每天都耕耘在长方形的黑板上流淌出来。这些知识又被多少渴求知识的学子所接受。

粉笔,数学老师在黑板上留下一个个数字,一道道算式,一个个几何图形,使我们懂得了深奥的数学。

粉笔,语文老师用你在黑板上留下一个个好词,一句句优美的句子。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名山胜水和各族人民的风情。

有些人学到了知识,走向了成功:成为了艺术家、科学家,你的身体虽然化为了灰烬,但你却无怨无悔。你把知识的种子撒进了我们的心灵。粉笔很美!

第三篇:《黑板画的逆袭!美国校园现励志粉笔美图》

AnanonymouschalkartduoinOhioisprovingthatguerrillaartworkscanbethebestpurveyorofinspiration.

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匿名粉笔画二人组向人们证明了:草根艺术品也可以是励志的艺术杰作。粉笔中的美

Theirproject,Dangerdust,bringsfamousquotesbythelikesofClaudeDebussy,J.M.BarrieandNelsonMandelatothechalkboardsoftheColumbusCollegeofArt&Design.Actingundertheircleverpseudonym,theunnamedseniorsturnemptyboardsintoworksoftypographicalart,afeatthat'searnedthemafewhundredfollowersontheirnewlyopenedInstagramaount.

这个匿名二人组创立了一项名为“粉尘危机”的艺术项目,他们在哥伦布艺术与设计学院的黑板上绘声绘色的留下了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苏格兰作家J·M·巴里、前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等人的励志名言。

DangerdustbeganasawayforthetwoAdvertising&GraphicDesignstudentstoescapetherigamaroleofschoolwithabitoflate-night,extracurricularchalking.“Whenyou’reworkingonlongextendedprojectsfraphicdesignclassesit’seasyto…losemotivation,”onememberexplainedinaninterview.“Ithinkwe’retiredoftheputer,and[chalking]givesusmotivation.”

这个项目缘起于该校广告与平面设计专业的两名学生,他们厌倦了学校老师冗长的陈规教条,决定用一点深夜创作的课外粉笔画来挑战权威。“当你为了完成平面设计的课堂作业,耗费大量时间在一个冗长的项目上时,很容易失去原有的激情。”二人组中的一个成员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到。“我觉得我们已经对电脑作画感到厌倦了,而粉笔画能重新激起我们的斗志。”

Theduo'snameesoutofadesiretoputaicaltwistonthefactthattheirartworksaretechnicallyactsofvandalism--henceDangerdust.

这个二人组之所以命名自己为“粉尘危机”,是为了幽默一把,借此回避他们的作品破坏公物的事实。

更多精彩英语文章:面试英语学习资料

第四篇:《粉笔赞》

黑板前的桌子上,零零碎碎的摆放着许多粉笔。这些粉笔几乎都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甚至有些小的不值一提。丁零零,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飞快的跑到座位上,挺直胸板,等待着老师的到来。老师迈着大步走进来,将文件放到桌子上,开始了这节课的内容。老师拿起了一支刚好能拿住的粉笔,转身从黑板上为我们写者。沙沙沙,沙沙沙,粉笔化作粒粒白色的颗粒状物体,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后,一点点消失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当这一支小小的粉笔为我们写出最后一个字,为我们传授最后一个知识,完成它最后一个任务后,便消失了。从这一支小小的粉笔身上,体现出了多么一个伟大的品质呀。那就是——奉献。

奉献是一种无私的美,它无声无息,但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哪有汽车的笛鸣,那就有警察的身影,不管风霜雨雪,不管严寒酷暑,他(她)都在坚守岗位,吸进的是汽车的尾气,听见的是喇叭的噪音,嗅到的是尾气的异味,而换来的却是交通的快捷通畅。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奉献吗?

第五篇:《我的新朋友》

我的新朋友,是在奥数班中认识的,叫高亮。我经常叫他高粱。虽然我们的相识称不上精彩,但我们符合朋友的定义:彼此友好的人。

他的头型像一个胶囊,长长的,圆圆的。眼睛格外大。他的鼻子周围长了许多小斑点,鼻尖略微发红。两颗门牙尤其明显,像兔巴哥的牙。他爱穿灰衣服,外边还好披一个马甲。

我们的第一次对话是因为一道数学题。当时,他扭过头来对我说:“这道题是这样做吧?”我说:“不对,应该是这样。”我把我做的拿给他看。我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此后,我们一发不可收拾,无话不谈,但我记得最深的,还是第一次的对话。

人如其名。有一次,老师讲完课了,回办公室后,同学们大部分都跑出去玩了,教室里只剩下我,高亮和几个看书的人。我对他说:“今天谁擦黑板啊?”他说不知道,我说老师回来别急了。他说:“那别让老师急了。”说完,他走向讲台。

只见他拿起黑板擦,把它在黑板上晃来晃去。不知是他的技术好,还是黑板的质量好,凡是他擦过的地方都干干净净,有时粉笔末把他呛得直咳嗽。从他的背影中,我看到了一个勤劳善良的苗子,一个能干大事的苗子。黑板擦完了,他的工作还没有完。他把粉笔都放进了粉笔盒里,把讲桌上的书本,文件都摆放整齐。之后,他又从桌洞里拿出抹布,这里擦擦,那里擦擦,整个住桌子都显得亮堂堂的。

他回到了座位上。这时我突然注意到他自己也很干净。脸洗得很白,衣冠整齐。不止这样,我也看穿了他的心,一颗勤劳的心,一颗不拘小节的心,一颗纯洁的心,一颗伟大的心。他不愧对一个“亮”字。

我欣赏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