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选择
详细内容
心灵选择(一)
崇高的心灵选择
--谈诚信之美
长垣县第一职业高中蔡梦珠辅导老师:付冬梅诚信是一道伸向河里的若隐若现的彩虹,呈现到最美的时候亦放光芒;
诚信是罩着面纱的美人儿,挑起追梦者灼热的心火,燃烧追梦者圣洁的灵魂;
诚信是白果树尖那片风舞多姿的黄叶,待拾到手里却又化为一团失重的碎金;
诚信是平静的水面泛起的清圆的涟漪,再回首又一切复原,只流下一段怅然的遐思„„
诚信使人彼此信任;诚信使人彼此认同;诚信使全人类紧紧相连。诚信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诚信是一篇童话,纯情有趣,意味悠远;诚信是一首诚实遵守承诺的长诗,优美而隽永。坦诚相待是朋友的诚信;公平买卖、童叟无欺是商人的诚信;清正廉洁、奉公执法是公朴是诚信„„
一位学子在经历七月的洗礼后成功的步入北京大学的校门,面对花花绿绿、高楼林立的校园,学子一脸茫然,弄不清去向。于是,他向一位老人问路,最后,老人欣然为他照看行李,学子谢了谢老人,去寻找自己的宿舍。从上午到中午,学子终于找到了,这时他才想起那堆行李、那位老人。当他急匆匆地跑到那儿时,老人仍然在守望着他。学子很惊喜。更让他惊喜的是:次日他得知,那位老人就是季羡林先生。这么一位大名鼎鼎的学者竟为一个无名学子守了半天行李?!其实,他守的是--诚信!
诚信不光是对人的,对誓言与信仰的诚信更值得我们尊重。当我
们徘徊在真理的前方时,正是对信仰、誓言的诚信引导我们走向目的地。
村里传颂着这样一个故事:那年,一个男孩在桥上等待心爱的女
孩赴约,风来了,雨来了,而女孩却没有来。最后,他以自己的生命赴了这场约会。
他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一个诚信。既然许下了诺言,即使失去生
命也要去履行诺言。翻开中华文明史,这种以生命践约的例子又何止这一个?!
正因为有了一诺千金的豪情,才奏出了易水悲壮之歌。诚信--
中国侠客永恒的旋律;
正因为有了为天地立命,为百姓谋福的诺言,才弹出了一曲又一
曲清宫之歌,诚信--中国文人不朽的绝唱;
正因为有了海誓山盟的执著,才唱出了化蝶齐舞之歌,诚信--
中国情人缠绵的极致„„
《乡村女教师》中,那位教师仅因小时候说长大了要成为一名教
师而放弃了城里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投身于农村的教育事业中。透过女教师,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痴傻,还是某种闪亮的东西?
无论和别人约定还是和自己约定,我们都需要一种以生命践约的
勇气。
飞蛾和光明有个约定,即使烈焰焚烧,也痴心不改,轰轰烈烈。
薄雾和太阳有个约定,即使蒸发分散,也豪情不灭,美丽永存。
露珠和大地有个约定,即使粉身碎骨,也无怨无悔,晶莹犹存。
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失去诚信,便失
去创业根本,失去做人资格。当今社会中,企业间经济利益的竞争尤
为激烈,但残酷的竞争不会也不能影响人们对诚信待人信条的丝毫动摇。因为对对手的欺骗,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实力的不相信,它还会直接导致经济利益的受损;相反,因为对客户诚信,主动承认自己的不足或失误,反而会得到客户的信赖,赢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早几年,日本东芝笔记本电脑曾因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被起诉,事
件发生后,东芝对美国用户实行经济赔偿,对东南亚用户却一拖再拖,妄图轻描淡写敷衍了事。他们的做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结果东芝销售额暴跌,从此无法在东南亚市场上立足。当年,海尔集团CEO张瑞敏,面对质量有问题的冰箱,他第一个抡起铁锤,轰然砸醒了员工: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从而迎来海尔新的春天。
四季轮回,心里滤不去的是烦恼和忧愁,脚下略不去的是艰辛和
伤痛。寒天冷日,让我们用什么来温暖迎风而立的自己;人心不古,让我们用什么来温暖微微颤抖的心灵?
冰雪覆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团火来取暖;暗夜无边的时候,我
们需要点点星光来取暖;前途茫茫时,我们需要一盏航灯来取暖;世态炎凉的时候,我们需要诚信来取暖„„
诚信是一面火红的旗帜,旗帜不倒,真情永驻,让我们在生命的
海滩边拾取诚信的五彩贝壳,让我们在你我交流中留些诚信做友谊的基座,人间纷繁芜杂,留些诚信给自己,我们才能--日不怕雨淋,夜不怕霜打!
诚信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支撑,众人拾柴火焰高,真诚地相待,才
能焕发出生命的霞彩!
无须感叹世态炎凉,不必埋怨人心不古,因为美好的一切就在你
们手中,正如对诚信的期盼同样在你我心中一样!太阳每天都不辞辛
苦地升起,点点跳跃的火焰仿佛也为你我而感动,真诚地相对,令你我更加坦然。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应有一片诚心。”“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古老的诗句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只要心诚,石头也会开出花来,让我们紧握这些箴言,相信并期待„„
诚信,心中的一泓清泉,涤荡着人性的灵魂,进入至高的精神空
间,去品味人性的至纯,去触摸人性的高洁,去感受人性的华美、天真„„
诚信,为饥寒交迫的人们送去冬日的温暖阳光;让濒临绝境的人
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让在黑暗袭来时孤苦无依的人有耐心等待光明„„
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著,带着诚信上路,将踏出一路风
光„„
这支从古到今传唱的“经典”,用华美而又自然流畅的语言,演绎出
心灵选择(二)《理论探索》2005年第4期(总第154期)
哲学问题
环境变化与心灵选择
王喜平
(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追求心灵快乐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心灵快乐与否不仅取决于社会环境的优劣,而且也同个体内在的心灵素质密切相关。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心”,、“境”关系的分离状况给个体和社会的价值选择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在优化社会环境的同时,保持心灵的崇高境界。这对消解外在环境对人心的负面影响,创造人生价值,推动社会进步与文明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环境,心灵,社会转型,价值认知,人生选择
〔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05)04-0023-02
“心”者,人之内在的心灵世界“;境”者,人之外在的生存环境。“心”与“境”,人生两大要素,一内一外,对立统一,构成多彩社会,演绎出复杂人生。
心灵是个体内在的个性化的东西,的内心世界;,。人是社会化的生物,,强化共性,在“是我”又“非我”的社会环境。共性统摄个性,但却无法完全包含和体现个性。
心灵是人的内在本性、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长期积淀交织而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精神世界,其中属于人性真善美的那一部分是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个人的做人规范和准则,具有超越不同时代的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而环境则是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整合而成的规范体系和社会风尚,它的表现形态纷繁复杂且随时代变迁而千变万化,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易变性。
自由是心灵的天性,心灵因自由而成为人类创造力充分涌流的不竭源泉;而规范则是社会的铁律,社会因规范而有序稳定。规范因自由而设,自由因规范受限。
心灵与环境的差异和对立是客观存在。二者对立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现实生活中则主要表现为心灵内在的价值模式同社会时尚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在社会的转型时期尤为剧烈。社会的转型时期,也就是新旧交替,各种事物竞长争高,各种思想、观念激荡争鸣,各种时尚新潮纷至沓来的特殊时期。这一方面使人们开阔了眼界,在精神信仰、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上有了更多的比较和选择;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原有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被颠覆,也极易造成一部分人心灵困惑、思想混乱和道德迷失。因为旧的已去而新的尚在
探索,、,表演和竞技的人生舞台。
有的人本末倒置,人格迷失,甘愿牺牲心灵的本真和善良去迎合流弊。这种人做人圆滑,缺乏严格意义上的独立人格;做事奸诈,缺乏起码的诚信道德。他们或为名所累,或为利所诱,是非不分,良莠不辨,四面讨好,八面玲珑,欺上瞒下,巧取豪夺,虽身心皆惫,但却心安理得、乐此不疲。
有的人被迫扭曲人格以求生存。这是社会中许多弱势个体的选择方式。他们面对社会的浮躁,特别是道德的堕落,虽也痛心疾首、义愤填膺,但却无力改变现实,无奈之下被迫选择了逆来顺受、随波逐流,有意无意间成了丑恶现象滋生蔓延的社会基础。
有的人则崇尚道德,珍重名节,用正义和良知守护着心灵家园。他们或位高权重,或布衣草民,虽不能脱离环境,但不管环境变化与否,其心灵始终本色宁静,做人做事恪守道德良知,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不损人利己,敢于仗义执言,敢于抨击时弊,敢于为民请命,敢于伸张正义,体现了做人的执着与高尚,不失为社会良知,人之楷模,国之脊梁。
选择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