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活动课教案:标点符号的使用
详细内容
一、适用年级小学五、六年级
二、活动目标
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高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三、活动准备
1.课前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四个小组,制作标点符号头饰。
2.记分牌四个。
3.《朋友》歌曲磁带一盒。
四、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同标点符号打交道了。小小的标点符号,它们的奥妙可多啦!
据说,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开过这样一个玩笑。新春佳节的时候,祝枝山路过一户富人家的门前,见到朱漆的大门上贴着一张红纸。他想了想,就叫人拿来笔墨,在上面写了十二个大字: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家主人出来一看,念道:“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顿时脸色铁青。他想这不分明是触我的霉头吗?于是,他要就动手打祝枝山。而祝枝山却对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说:“我明明写的是好话,你自己看不懂嘛!”说完,他就用笔点了几下,便成为:“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主人见了,不禁转怒为喜,连声称好。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如何点大有讲究,今天我们举行一次标点符号联欢会的语文活动课,提高同学们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标点符号猜谜。
1.小主持人宣布竞猜规则并出示谜面:以小组为单位竞猜,戴上标点符号的头饰对号入座,最快猜出为胜者,得10分。
⑴长得像个小蝌蚪,可是不在水中游。
⑵有人说我像瓜子,有人说我像芝麻,有人说我像只手,牵着并列的词语走。
⑶远看像架望远镜,近看却是两个小圆点,要是有谁要说话,说话后面点两点。
⑷形状像个大耳朵,爱向别人提问题。
⑸喜、怒、哀、乐,有时哭来有时笑,有时闹来有时叫,脾气数它最大。
⑹长得又长又瘦像线一条。
⑺我像六颗滚圆滚圆的弹珠,多惹人喜爱。
2.小结第一轮竞赛各组得分。
(三)领会常用标点作用。
1.幻灯显示:标点符号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
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2.宣布答题规则:读一读《标点符号歌》,说一说常用标点符号各有什么作用,分组讨论完成下表,正确得10分。
编号名称符号作用
1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评议。
4.小结第二轮各组得分。
(四)标点符号抢答题。
1.播放《找朋友》歌曲,齐唱儿歌,活跃气氛。
2.小主持人宣布抢答赛规则:谁先抢答正确得分10分,答错倒扣10分。
①书包这么小装得下这么多书吗
②小鸟在蓝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啊飞啊
③老红军费劲地说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记住革命
④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嘹亮歌声久久地在空中回荡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