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圆指方
详细内容
'第一篇腕圆指方
《写人类的成语大全》
1、移山倒海:搬动大山,翻倒大海。比喻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伟气概。
2、倚马千言:倚马:靠着战马。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形容才思敏捷。
3、危言核论: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4、讹言谎语:讹言:谣言。造谣说谎话。
5、正色敢言:态度严肃,敢于直言。
6、混沌芒昧:混沌:古人想像中的天地形成以前的状态。指上古时期人类尚未开化的状态。也形容人无知无识的样子。
7、逆耳良言: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逆:抵触,不顺从。
8、谠言嘉论: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9、一切众生:佛教指人类和一切生物。
10、不齿于人:齿:象牙齿一样排列。不能列于人类。指被人看不起。
11、托之空言: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12、重厚寡言:持重敦厚,不爱多说话。
13、圆首方足:代指人类。
14、正色危言: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同“正色直言”。
15、正言直谏: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16、含齿戴发:口中有齿,头上长发。指人类。
17、万语千言:许许多多的话语。
18、大放光明:发出强烈的光,非常明亮。比喻某种科研成果或学说、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起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19、巢居穴处:栖身于树上或岩洞里。指人类未有房屋前的生活状况。
20、恶言恶语: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21、鸿蒙初辟: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开天辟地。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22、款语温言:指诚恳而温和的言辞。
23、方趾圆颅:方脚圆头。指人类。
24、信口胡言: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
25、相对无言: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
26、移山造海:移动山岳,造出大海。比喻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27、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先:先驱者,带头人;始:创始者。(.suibi8.)不做为人民造福的先驱者,也不做祸害人类的创始人。
28、口出狂言: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29、多言数穷: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30、笃论高言:确切高明的言论。
31、正言不讳: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32、人道主义:道:道义。关心人类幸福。
33、移山填海:移动山岳,填平大海。指仙术法力高超。现多比喻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34、媒妁之言: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35、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36、圆颅方趾:颅:头颅;趾:脚。方脚圆头。指人类。
37、物竞天择:物竞:生物的生存竞争;天择:自然选择。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原指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38、一言不发:一句话也不说。
39、语四言三:指信口乱说闲话。
40、钻燧取火:燧:火石。钻打火石取火。原始人类取火的方式。
41、多言繁称:讲话或写文章,浮词很多,不必要地大量引述。多指文风浮华不实。
第二篇腕圆指方《4选课之四:讲解《洞庭秋思》――从容平和的语气、“古朴儒雅”的琴风》
选课之四:讲解《洞庭秋思》――平和从容的语气、“古朴儒雅”的琴风
《洞庭秋思》的讲解
这个曲子虽是小型琴曲,但学下来、弹好它,并不容易。《归去来辞》则不然,情感指向性比较清晰,比较单一,弹好不是非常难。
弹好《洞庭秋思》的关键在于语气的把握,它的语气深情而自然,好象要说很多话,整体气息比较平和,但具体的地方并不平和。乐曲结尾的泛音段,弹奏者可能会忽略其中的语气的细微之处。象这些细小的东西,技巧上并不难,难在语气的深情自然而又不造作。
在整个弹奏过程中,左手吟猱绰注的变化非常细腻,行进时变化非常丰富,或干脆或柔缓,或快或慢;右手的弹弦也有着力度与触弦点的变化。这些变化始终贯穿在整曲中,但这种变化完全是弹奏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不能使人产生你在“处理”的感觉。
查阜西先生的演奏,象是一个老人在用从容温和的语调在和你说话,说得那么恳切,絮絮叨叨,给你一种非常亲切温馨的感觉,他的走手音常常很缓慢,象是他说话时一种平和的从容的语气(他在弹奏具有阳刚气息的川派琴曲《醉渔唱晚》也是这样,显得别有风味),真是一种“古朴儒雅”的琴风。
乐曲的开始:
(第一段内)↗35·5─↗32„„↘55,↗35·5─象...─∣(示范演奏).
是一声感叹,↗32„„↘55..─,第二句重复强调上一声感叹,从作曲技法来讲也是重复强调前面的基本乐汇并略有扩展。这个32上撞猱的第一下是硬的、重的。现在乐曲开始了,这时你已沉浸在这一美好的略带伤感的秋意之中了,将这种意境深情地弹出来吧,情感、气息不断地连续下去,不要间断涌动的情感和连绵的气息,哪怕只是短促的一拍两拍时间„„。
(第一段内)第二句─∣(示范演奏)上下很慢,好象有点慵懒的样子,很有味道,我完全模仿他。
·1↗1─∣1的上..↗1─中,这种小的绰注一定要有。句尾处一定要有一个吟,不管谱中有没有。此句右手弹弦的力度逐渐增大(情绪逐渐高涨)。
153455─∣...腕圆指方
一句,上下的指法是圆的,语气是柔的,而455─∣中的...
比较恳切,充满人情味。
(第一段内)6·12·323215161─‖一句中,2·32321的弹法是圆而柔的,─是从十徽下注徽外的弹法,在曲子中共出现了三次,这是查老加上的,原谱中没有,但却精彩之极。
↗1↘33─∣↗1↘2一定要有绰注,虽然弹起来稍有困难。我在记谱时考虑过是否需要标箭头这个问题,考虑后还是把的上下是软而圆的。
↗112333↗3↘.3·5∣5,左手比较“硬”,右手弹弦力度应当较大,除了↘3·5的3比较“软”..以外,其他都比较“硬”。
下面一句是非常强烈的对比,356─∣,这一..
句中每个音出来都有一点装饰,都有一些细微的绰注,而且我弹得较轻,很柔情,它与上一句形6─的2是稍有绰的。..
─∣一句,.─∣好象把什么都放下了,洒脱洗练,这个6原谱是单音,我觉得音乐的语气进行到这里象是一个大的句号,一种浩荡的气势落在这个6音上了,如果只是单音就顶不住前面的气势,应该使用双音!所以我加上四弦空弦改成了双音弹,但没有加注。
(第二段内)↗3↗6─∣一句中,↗3↗2是两.6─也是软的,音过程也要缓慢些。.
(第二段内)而27·63366─‖一句中,是另外...
一种莫名的情绪,有些茫然,有些无奈?„„我弹得稍微弱一点,(可能是在徽内弹的)。腕圆指方
(第三段内)5511─∣一句,前面的打圆虽然是双音,.但音量不要大,这里要很柔和。弹奏时吃弦不要过深,击弦不要重,食指过弦的速度要快,让双
音“如一声”,3音的注也不可少,611─要弹得稍微有点“拖”,“拖拉”的“拖”。
(第三段内)↘332↘355·165321∣一句,前面的注仍不可少,指法从5·1向..转换时,注意名指应压到准确的音位,不能斜按,否则音不准,右手连历的五个音,左手名指应一指管数弦,从第二关节连续压弦直到指尖,一下按住不移动,出音要结实,不能发虚,不能马虎过去。
∣,此句微妙的地方在于它的指法,勾一、二弦后再打一弦、勾二、三弦,这里指法的运用非常绝妙,右手的感觉舒服极了!真是老祖宗的古指法给弹琴人的另一种美感,可惜这种美感到清代就越来越少了。
(第三段内)1123↗5↘2↗5↘361..215·56·12·323215161─∣是个很长的乐句,长达二十拍,其中↗5↘33·2..绰注等细节不能忽视,2前面的3有个语气上的略微延长,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感觉,曲速至此稍有慢的变化,但这个变化是很细微的,不要让人感觉到你慢下来,而象是你弹奏中略为迟疑了一下。接着的1561„„,速度重新变快,这个长乐句恳切的话语要一口气说完,中间千万不要断气或有气息的“疙瘩”,即气息的不通畅,乐句本身起伏流动的旋律美极了,这里用最恰当的形容词便是“委婉”„„。这些细节之处最好能自己体会,不要靠我讲。
关于这一段音乐,我在《洞庭秋思流变考略》(发表于北京《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二期、北京“中国古琴联谊中心”1998年出版的内部刊物《七弦琴音乐艺术》第四辑)中写到过,可看一看。
(附《洞庭秋思流变考略》此处内容:“„„查老的演奏录音,比之《照雨室琴谱》上的乐谱,又有诸多不同:变音和调性变化进一步减少,同时还增加了各谱所没有的弹法,如再三出现的由二弦十徽下注徽外,使音乐恰如恳切叮咛语气,十分亲切。第三段的长句长达二十拍,如思绪萦绕,如絮絮诉说,婉转动人。此时的《洞庭秋思》已更多融进了他个人的性情、气质和弹奏风格。”)
接着,(第四段内)22∣,情绪有一个转折。55„„,这里渐慢不能太早,更不能在前面的打圆就渐慢,后面还长着呢。
结尾的泛音段,谱子无法记录全部的细节,简谱部分只能做简略的参考,节奏完全交给语气。如:
222─∣,第二个2已有延长,555─∣,又略快一点。
再说吟猱――吟猱动作转换中的过渡
吟猱的动作过程中,指关节和腕关节都必须要动。这个动作有点象拉二胡的运弓及旧时江南水乡河里木船摇橹的动作。如左手的第一动作向上,出音也向上滑,当向上滑的音还没有结束,左手的第二个向下的动作已开始了,下滑的第二个音比左手的第二个向下的动作滞后出现,动作的转换靠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调和一定的提前量。
这些不生硬、不突然的动作,使得向上、向下音的连接是圆润自然的,没有棱角。这些动作必须养成习惯,左手指关节和腕关节都必须放松和协调动作。
左手“上下进复”与“吟猱”的区别
有时候上下进复需要“硬”,手腕可以不动,出来的音乐则有方直的美。我弹的《普庵咒》中,很多地方的上下进复都是“硬”的、“方”的,这首琴曲通篇在认真虔诚地诵经,大部分进复上下使用硬的方的运指就很合适,而其间一旦出现软的上下进复,效果就非常明显(示范弹奏)。在一曲中应使用方和圆交替的原则,如果全是方的,圆的美也无法体现出来,应该有硬有软,有柔有刚。
通常而言,吟猱是圆的动作,而上下进复的动作偏向方一点,这时指关节仍要动,而腕关节就动得少或不动了。如果需要把上下进复弹得很硬、很方,就象《普庵咒》的很多地方那样,那么指、腕关节都可以不动,完全靠手臂的动作,直上直下,这时音和音之间衔接的过程很快、很干脆,音的过程虽然是靠手指的滑动,但概念上并非“滑音”。
大指要藏
大指吟猱动作的另一个要点,是大指要“藏”。传统弹琴技法要求将大指置于食指下,称为“藏”这不仅仅是因为吟猱的需要,也是弹琴指法中大指通常停留的位置。藏的状态利于大指方便地向左右活动,既可向左,也可向右。
大指吟猱动作的要点是腕、指关节都要动及大指要“藏”。
问:您说的方和圆、硬和软是否一个概念?
答:是的,是很接近的概念。方是平直、有棱角,圆则相反,不过因为硬和软还包含了音的气势、
音色和力度诸因素,所以我使用硬和软这两个词比较多。
─2001.7.15
第三篇腕圆指方《教你怎样找到好男友》
现在流行“骨感美”,几乎人人都在念叨“我要减肥,我要节食”。不论胖瘦,都讲究保持体形。弄得那些稍微丰满一点的人,就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没有生活在以胖为美的大唐。而从传统的相术来讲,那种骨瘦如柴的相貌,绝对不是有福之兆。不论男女,有点肉都是福气的象征。重要的是,要看这肉长在哪里,长得什么样子。腕圆指方
就拿男人来说吧,如果女人找了这样的男人,那就终身无忧了。
一、鼻头有肉
二、下巴有肉,形如双下巴
下巴有肉,看起来就像有两个下巴的人,并不一定就是胖子,很多身量适中的人也会有双下巴。这种面相的人能安享晚福。性格也颇具包容力,胸怀千里,在爱情中能体谅对方的感受。所以遇到长着这种双下巴的男人,是女人的福气,他会成为女人有力的依靠。
三、手腕有肉
手腕圆滑,而非骨瘦嶙峋,说明骨肉相称,这样的人做事能够少劳多得,得财相对比较容易些。而且处事手段灵活,不论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意场,都能吃得开。嫁给这样的男人,女人自己就不用那么辛辛苦苦地打拼了,有事就交给男人吧。
男人腰部两边稍靠后的位置,最好圆厚有肉,不仅可以提升他的男性魅力,在相术中也是好的体相。腰部有力,代表能吃苦耐劳。腰上开始长肉,说明福运、财运有在靠近,而非渐行渐远。这样的男人,相当于潜力股啊。
五、腹部有肉:
腹部有肉,指的不是啤酒肚,而是腹部位置能够稍稍突出,且向下微垂。如果小腹位置有些不太浓密的毛就更好了。这象征着福运相对较为长远,不会大起大落。嫁给这样的男人,可以满足希望自己平平顺顺活一世的女人的梦想。腕圆指方
六、臀部有肉:
臀部圆大丰满,与胖瘦无关,且这种圆大不是指那种特别大,关键是能够把裤子臀围的位置足够撑起来。这种臂相的人做事情很有恒心,比较有耐性。而且有生财存财的能力,即使女人不会理财,有这样的丈夫,家中也会存下一定积蓄,足够应变不时之需。
七、足心有肉:
足心有较为明显的凸起的肉,说明有贵人会扶持提拔你,在别人的辅助下,自身会增加福运,一般在30岁左右就会发达。
第四篇腕圆指方《绕神经伤损申腕申指功能重建手术》
绕神经伤损申腕申指功能重建手术
患者:男性,年龄:21岁,11岁时肘上被柴刀割伤,绕神经断裂。
手术地点:雷山县人民医院外科手术时间:2011.08.049:00手术主刀:龙吉盛
临床表现
畸形
由于伸腕、伸拇、伸指肌瘫痪手呈“腕下垂”畸形。肘以下平面损伤时,由于桡侧伸腕肌分支已发出,故腕关节可背伸,但向桡偏,伸拇伸指不能。
感觉
损伤后在手背桡侧、上臂下半桡侧的后部及前臂后部感觉减退或消失。
运动
肌、伸
桡神经损伤
指总肌、尺侧腕伸肌及食指、小指固有伸肌均瘫痪。故出现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有旋前畸形,不能旋后,拇指内收畸形。检查肱三头肌及伸腕肌
时,均应在反地心引力方向进行。拇指失去外展作用,不能稳定掌指关节,拇指功能严重障
在前臂背侧桡神经伤多为骨间背神经损伤,感觉及肱三头肌,肘后肌不受影响,桡侧腕长伸肌良好。其他伸肌均瘫痪。
神经伤损修复黄金时间,最好时机是<6个月,>2年修复神经功能恢复欠佳。此病例伤损已经10年,只能行功能重建手术。
一、手术方法
(一)旋前圆肌代桡侧伸腕肌
1.手术切口:旋前圆肌移位重建伸腕功能时,需将其从桡骨中部外侧面的止点连同骨膜一起剥离下来,并将其适当加以游离。因此,应在桡骨中段桡侧偏掌面作一纵行切口。
2.解剖方法:在前臂切口内,切开深筋膜,将肱桡肌牵向内侧,在肱桡肌与桡侧腕长、短伸肌的间隙内,可见旋前圆肌在桡骨上的止点。切开旋前圆肌止点附近的骨膜,将其止点连同骨膜一起从桡骨上剥离下来,并用止血钳钳夹牵拉,继续讲该肌沿其纤维的走向斜向内上方向近端加以游离,使之自由活动即可。
3、肌腱移位及止点重建
在前臂切口的桡背侧找到并游离桡侧腕长、短伸肌,将已游离的旋前圆肌在肱桡肌深面或在肱桡肌之浅面,与桡侧腕短伸肌或桡侧腕长、短伸肌,在腕关节被充分伸展位加以缝合,然后缝合手术切口。
(二)尺侧腕屈肌代指总伸肌
1)前臂远端掌面尺侧纵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尺侧腕屈肌腱,于近止点处将其切断。然后将其向近端游离,由于尺侧腕屈肌肌腹位置较低,分离时应注意保持肌腹与肌腱的完整性。而且尺动脉和尺神经直接位于尺侧腕屈肌的桡侧与深面,应注意加以保护。
2)前臂远端背侧正中纵形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显露指总伸肌,将其适当予以游离。
3)于前臂尺侧掌面的切口与前臂背侧切口间经尺骨尺侧形成皮下隧道,将已切断的尺侧腕屈肌通过皮下隧道经尺骨引入前臂背侧切口内。缝合前臂尺侧掌面的切口。
4)在腕关节伸展位、2-5指掌指关节伸直位,将尺侧腕屈肌腱与指总伸肌肌腱进行编织缝合固定,最后缝合手术切口。
(三)桡侧腕屈肌代拇长伸肌和拇长展肌
1)于腕横纹偏桡侧切口中,分离并于近止点处切断桡侧腕屈肌,并向近端游离,将其从前臂近端桡侧的切口中抽出。
2)前臂远端背侧作纵形切口,于其桡侧到拇长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用橡皮筋牵拉标记。
3)于前臂掌侧近端的切口与前臂切口间通过桡侧形成一皮下隧道,将前臂掌侧切口中已游离切断的桡侧腕屈肌的远端通过皮下隧道经桡骨桡侧缘引至前臂背侧切口。
4)在腕关节伸展拉,拇指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伸直拉,拇指外展拉,将桡侧腕屈肌远端与拇长伸肌和拇长展肌肌腱缝合固定。
二、手术注意事项
1)旋前圆肌以其较宽的腱膜附着于桡骨中部外侧面,无肌腱组织可用于缝合。因此,术中需将旋前圆肌的止点连同附着处的骨膜一起从桡骨上剥离下来,以保持有一腱膜组织能与伸腕肌腱缝合。旋前圆肌肌腹与周围组织较为固定,其止点剥离后,应将其向近端适当加
以游离,以便肌腹易于在移位时有一定的活动度,并便于调整肌肉的方向。旋前圆肌于桡侧腕或桡侧腕长、短伸肌缝合时,应保持腕关节在充分伸展拉。即使术后腕关节屈曲可能部分受限,也比由于张力过小,腕关节伸展功能不足为好。
2)尺神经与尺动脉与尺侧腕屈肌紧邻,切断尺侧腕屈肌远端和游离尺侧腕屈肌时,切勿损伤尺神经与尺动脉。尺侧腕屈肌与指总伸肌缝合时,其张力调节一般应在腕关节充分伸展位和掌指关节伸直位予以缝合。
3)前臂远端桡侧腕腕屈肌与正中神经关系密切,切断和游离桡侧腕屈肌时,应注意勿损伤正中神经。
4)皮下隧道应宽敞,以便移位的肌肉能在其内自由活动。
5)各移位肌均应适当向近端游离,以保证移位的肌肉收缩尽量呈直线方向。
第五篇腕圆指方《(已打印)汉字书法—-笔画书写八大规律20150416》
汉字书法--笔画书写八大规律
一、点和组合点的书写规律
(一)楷书的基本点有五个:
斜点——反捺的浓缩竖点——垂露竖的浓缩左点——右短竖的浓缩撇点——短斜撇的浓缩提点——提的浓缩
这些点是这五个对应笔画的缩写——去中间行笔,接两头起笔和收笔。
(二)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
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上为斜点,下为提点。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左为斜点,右为撇点。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
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用作字底。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右下部斜点稍大。
二、折和钩的书写规律
1、起笔折法——弹、挑、点、带、转
此种方法即还原法,特别适合写竖折、撇折以及竖提,就是将折笔看成两个线类笔画的连接,如横折可看成横和竖的连接(竖折可看成竖和横的连接、撇折可看成撇和横的连接,即上笔的收笔步骤接着下笔的起笔步骤),横折即可写成横的收笔(保留“弹”和“挑”,去掉“折”和“转”)接着竖的起笔(“点、带、转”),竖折、撇折可以此类推(见图3—6)。
要想使折笔具有康有为所说“凝整沉着”的效果,还须注意折
笔角度要在直角以内。
2、三角形法——弹、挑、折、折、转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后三步折、折、转钩出三角形的轮廓,再调整笔锋运笔。特别适合写横折、横钩、竖钩,也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见图3—7)。
3、折钩的书写规律
折钩(横钩、竖提、竖钩)的书写规律与折的三角形法基本相同,都可按“弹、挑、折、折、转”五个步骤书写,不过竖钩应按“弹、折、折、转”四个步骤书写更合理,因为如果竖钩也写出同竖提一样的“脚后跟”,其效果必然难看而且拖沓累赘。竖提更适合用弹、挑、点、带、转法书写。(见图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