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励志正能量>疖子的治疗方法最快

疖子的治疗方法最快

详细内容

第一篇:《疖子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疖子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疖病的治疗原则为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局部于未成熟破溃时外敷鱼石脂软膏,已化脓尤其波动明显者可切开排脓,对溃破创口或切开切口则用,凡士林纱布引流;局部还可施行物理疗法。面部疖肿切忌挤压,应早期应用大量抗菌素。对反复多发长期不愈的疖病可应用自血疗法或注射自家菌苗、多价葡萄球菌苗。

疖和疖病的治疗:

1、局部治疗

保护局部免受刺激,严禁挤压。早期,可在局部涂抹2%碘酊;或用局部热敷、理疗(超短波、红外线等);亦可外敷鱼石脂软膏、红膏药。出现脓头后,还可在其顶部涂以少许苯酚,或挑开,促其引流。如脓头已松动而未脱落,可用无菌钳细心将脓头拔出,使其引流通畅。有明显波动者应及时切开引流。在疖肿未形成脓肿时,切勿挤压或切开,以防感染扩散。

2、全身治疗

为了防止并发症和复发,可早期应用磺胺类药物、抗生素,或中药五味消毒饮。颈部疖病易于复发,但常可自身局限,经过一段时间后,白行消散吸收而愈。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可根据脓液细菌培养的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或自体菌种疫苗注射等治疗(即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脓液做培养,将致病菌制成灭活疫苗,每星期肌内注射一次,共3次)。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慢性疖病亦有疗效。

3、中药治疗

热毒型

1)主方五味消毒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夏枯草各15克,栀子、连翘、赤芍各12克,白花蛇舌革3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暑天夹湿者,加滑石30克、车前草15克。便秘者,加大黄12克(后下)。热毒较重者,可加黄芩12克、黄连9克。

2)中成药

(1)穿心莲片,口服,每次4~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牛黄解毒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

(4)鱼腥草注射液,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

(5)功劳去火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风湿热型

1)主方防风通圣散(刘完素《宣明论方》)加减

处方:防风、荆芥、桔梗各9克,连翘、金银花各15克,白术、白芍、当归、栀子、黄芩各12克,滑石、鱼腥草各30克,麻黄、川芎各6克,薄荷6克(后下),生甘草5克,生石膏3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

大便秘结者,去当归、白术,加大黄12克(后下),芒硝12克(冲)。久病体弱者,加生黄芪、党参各25克,并适当减少苦寒之品。如原患有消渴病等,应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辨证施治。

2)中成药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原文地址:

第二篇:《火疖子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火疖子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很多人表示经常的只要一上火就会起火疖子,火疖子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这种疾病是由于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火疖子多发于青少年群体,通常多发与头部、面部、颈部、背部、臂部等位置,主要特点是色红、灼热、有疼痛感、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范围多在3厘米左右,易脓、易溃、易敛。在患病期间如果火疖子长在人体的敏感部位,如脸、血液活跃区等地方,可能会引起畏寒、发热、头痛和厌食等症状。

早期促使炎症消退

红肿阶段可选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措施,也可敷贴加油调成糊状的中药金黄散、玉露散或鱼石脂软膏。

局部化脓时急躁排脓

疖顶见脓点或有波动感时用石炭酸点涂脓点或用针头将脓栓剔出,或作切开引流,禁忌挤压。出脓后辅以呋喃西林、湿纱条或以化腐生肌的中药膏,直至病变消退。

抗菌治疗

若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面部疖或并发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时,可选用青霉素或复方磺胺甲恶唑等抗菌药物治疗,或用清热解毒中药方剂等。有糖尿病者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等相应治疗措施。对顽固性患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

谨防挤压

对于外耳道、鼻、上唇部的疖子不可切开,更不要挤压,以防感染扩散蔓延。中药治疗

一旦发生疖子,宜内外兼治。内服清热解毒中药,可用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各15克,水煎服用。外敷清热解毒中药,可用新鲜马齿苋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败酱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叶60克,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4次,对尚未化脓的疖子效果较好。已经化脓的,必须让疖子成熟溃破,脓液流出,才能逐渐愈合。也可以用新鲜的柏树叶捣烂,叫鸡蛋清和成糊,敷在患处。日常饮食要注意

患者适当的多吃些排毒的食物,比如象黑木耳、海带、紫菜、绿豆、蘑菇这些东西,还有蜂蜜。

专家提醒: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个人卫生,平时不要吃一些太油腻的食物,最好以清淡为主,火疖子这种疾病就会远离你的,通常患病原因都是不注意个人卫生。最后提醒大家,如果患病一定要到专业医院就诊治疗,切记不要相信一些偏方或者不科学的治疗方法。{疖子的治疗方法最快}.

原文地址:

第三篇:《火疖子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火疖子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很多人表示经常的只要一上火就会起火疖子,火疖子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这种疾病是由于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火疖子多发于青少年群体,通常多发与头部、面部、颈部、背部、臂部等位置,主要特点是色红、灼热、有疼痛感、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范围多在3厘米左右,易脓、易溃、易敛。在患病期间如果火疖子长在人体的敏感部位,如脸、血液活跃区等地方,可能会引起畏寒、发热、头痛和厌食等症状。

早期促使炎症消退

红肿阶段可选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措施,也可敷贴加油调成糊状的中药金黄散、玉露散或鱼石脂软膏。

局部化脓时急躁排脓

疖顶见脓点或有波动感时用石炭酸点涂脓点或用针头将脓栓剔出,或作切开引流,禁忌挤压。出脓后辅以呋喃西林、湿纱条或以化腐生肌的中药膏,直至病变消退。

抗菌治疗

若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面部疖或并发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时,可选用青霉素或复方磺胺甲恶唑等抗菌药物治疗,或用清热解毒中药方剂等。有糖尿病者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等相应治疗措施。对顽固性患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

谨防挤压

对于外耳道、鼻、上唇部的疖子不可切开,更不要挤压,以防感染扩散蔓延。中药治疗

一旦发生疖子,宜内外兼治。内服清热解毒中药,可用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各15克,水煎服用。外敷清热解毒中药,可用新鲜马齿苋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败酱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叶60克,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4次,对尚未化脓的疖子效果

新鲜的柏树叶捣烂,叫鸡蛋清和成糊,敷在患处。

日常饮食要注意

患者适当的多吃些排毒的食物,比如象黑木耳、海带、紫菜、绿豆、蘑菇这些东西,还有蜂蜜。

专家提醒: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个人卫生,平时不要吃一些太油腻的食物,最好以清淡为主,火疖子这种疾病就会远离你的,通常患病原因都是不注意个人卫生。最后提醒大家,如果患病一定要到专业医院就诊治疗,切记不要相信一些偏方或者不科学的治疗方法。

原文链接:

第四篇:《火疖子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火疖子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疖可发生在任何有毛囊的皮肤区,往往以头、面、颈、腋下及臀部等常受摩擦的部位为多见。这种疾病是由于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很多人表示上火后就容易导致火疖子的出现。

火疖子的饮食疗法:

1、独头蒜1个,蜂蜜9克。用法:捣匀敷患处。

2、独头紫皮大蒜适量。用法:去皮切成2~3毫米薄片,用时先将患处用温盐水洗净擦干,再用蒜片贴敷,并轻轻按摩10~20分钟,每日2~3次,2~3无可愈。主治:疖肿,毛囊炎。说明:如局部刺激严重者可缩短按摩时间,病情严重者应加服消炎药物。

3、茶叶2克、干金银花1克。用法:沸水冲泡6分钟后,每于饭后饮1杯。主治:疖肿,外感发热。

4、鲜马兰头100克、白酒适量。用法:前一味加食盐少许捣烂用酒拌成糊状,涂敷于疖痈患处。主治:疖、痈。

5、松香10克、白酒。用法:松香研细末,调白酒成糊状,隔水加温,溶解后敷患处,以全部覆责为度,上面再盖以蜡纸,胶布固定,为加强药效,可滴酒数滴,保持松香湿润。主治:疖、痈、毛囊炎。

6、木瓜叶捣烂外敷,治痈疖肿毒。

7、鲜嫩桃叶,捣烂塞患处,治鼻疖。

8、鲜香蕉根茎或叶捣烂绞汁,涂敷患处,治痈肿、疖肿。

9、杏仁研末,用香油调搽,治热疖。

10、紫甘蔗皮煤炭存性,研末,搽患处或用麻油调敷,治疖痈,口腔炎,湿疹。

11、生芋加食盐少许,捣烂如泥敷患处,一日更换两次,可治筋骨痛,无名肿毒,小儿头上热疖,指头疔。

12、生丝瓜(或叶),捣烂取汁,涂患处,治天泡疮,黄水疮,热疖,荨麻疹。

13、海带绿豆糖水:海带60克,切丝,绿豆150克,同煮汤,加适量红糖调味食用。有补心,利尿,软坚,消痰,散瘿瘤作用。适用于高血压,脚气水肿,颈淋巴结核,单纯性甲状腺肿,小儿暑天热痱疖毒,痰热咳嗽等症。

14、冬瓜苡仁汤:冬瓜(不去皮)500-600克,苡仁50-100克,共煮汤。可加糖或食盐调味,代茶饮用,有清热,解暑,利尿,除湿作用。适用于疮疖痱毒,湿疹脚气,小便黄赤短少。

15、白萝卜生捣汁,调醋擦患处,治热疖。

原文地址:

第五篇:《瘢痕疙瘩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瘢痕疙瘩该怎么办》

瘢痕疙瘩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瘢痕疙瘩该怎么办

瘢痕疙瘩最有效的西医治疗方法

一、治疗:

1.药物治疗:

1)口服用药:曲尼司特(tranilast)0.2g,3次/d,坚持用药至少半年。该药除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及前列腺素等,还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因而可试用于瘢痕疙瘩的治疗。因所需疗程较长,患者常难以坚持。{疖子的治疗方法最快}.

2)局部注射:

(1)皮质类固醇激素药注射:曲安奈德(去炎松-A、曲安缩松、去炎舒松、去炎舒松-A、醋酸曲安缩松),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最有效的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拮抗药,适用于瘢痕面积在15cm2以内的病变。

A.作用机制:皮质类固醇激素影响糖及蛋白质的代谢,加强糖原异生,使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干扰了胶原纤维增生过程。

B.方法:用无针头注射器对准瘢痕进行分点注射,每点可注入0.1ml,浸润范围直径约0.5cm,间距0.5~1.0cm。治疗条索状瘢痕,需将注射器倾斜15°~20°。如没有无针头注射器,也可用普通5ml注射器安装5号皮试针头推注。初次注射阻力较大,甚至可有药液漏出。第二次注射时推药较容易。注射时药液必须注入瘢痕内,以瘢痕表面变苍白色为最佳。注意不可注入外围正常皮肤及皮下组织内,以免引起组织萎缩和色素减退。曲安奈德每次的最大剂量120mg,每月重复一次,直至瘢痕组织变平变软为止。

部分病人随访1年以上如见轻度增生点,可继续采用瘢痕内药物注射,剂量根据瘢痕增生的范围而定。对于局部注射引起疼痛不能耐受者,可在曲安奈德10mg内加2%利多卡因0.8ml配制,以缓解局部痛感,也不影响疗效。

对于瘢痕面积大于15cm2者,可采用复方液外敷法或每次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2ml(80mg)、2%普鲁卡因2ml、氟尿嘧啶注射液2ml(50mg),透明质酸酶l500u瘢痕内注射,1~2周注射1次,可注射3~15次。

C.治疗并发症:药物注射能较好地控制瘢痕疙瘩的复发,但存在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女性病人可能出现月经不调,以月经量多、周期提前、淋漓不断为多,停药后一个月左右即可恢复正常。如持续时间过长可口服维生素K及云南白药,往往可收到满意效果;皮下组织萎缩、色素减少与药物注入瘢痕下正常组织内或药量过大有关。如注射方法得当、不超量可以避免该症。如出现上述表现,停药后半年萎缩的皮下组织可复原,色素也可有所改观;Cushing综合征:十分罕见,曾有报道5000多例曲安奈德治疗患者只发现1例,其症状在停药后减轻;其他方面,如部分病人长期使用该药可出现轻度肥胖、毛发生长旺盛,男性患者可能出现阳痿等,曾有报道注射该药可诱发活动性肺结核的发生。

(2)25%的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针:有一定疗效,但用药后病人疼痛症状较明显。

(3)维拉帕米(异搏定)针:已证实该药在体外能抑制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

初步用于临床治疗瘢痕增生已取得一定效果。

(4)干扰素:干扰素在体外能抑制结缔组织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合成,临床用于瘢痕疙瘩和肥厚性瘢痕也取得一定疗效。但单次用药量较大,每次用量100万U,须治疗多次,所须费用较高。部分病人用药后有发热、肌肉酸痛、乏力等不适。

(5)丹参注射液:有报道应用丹参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取得一定疗效。丹参除能改善局部微循环外,体外研究还证实其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

(6)复方制剂:可将局麻药物、曲安奈德与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针等体积混合,用于损害内注射。有时还在其中加入透明质酸酶。

3)局部涂擦:

(1)皮质类固醇激素复方液:对于瘢痕面积大于15cm2者,可采用曲安奈德为主的复方外用液治疗。用曲安奈德500mg、透明质酸酶1500u、月桂氮酮适量,加入生理盐水500ml制成复方外用液。月桂氮酮是一种高效无毒、对皮肤黏膜无刺激的渗透促进剂。将消毒纱布浸透药液敷于患处,以弹力绷带加压固定,再用离子喷雾机喷雾患处。皮温达37~39℃,每次10~20min,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临床资料表明,治疗24例(7~63岁),瘢痕面积1%~5%,有效率83.3%。

(2)外用20%硅油乳膏、0.05%维A酸乳膏、小牛血清提取物(素高捷疗软膏)治疗瘢痕疙瘩也有一定疗效,若与局部注射法配合使用效果更明显。该法因作用缓慢,须坚持长时期使用方可能有效。

2.物理疗法:

1)音频电:可部分或完全缓解自觉症状,使瘢痕不同程度的软化、变平。

2)直流电离子导入:用浸有瘢痕软化液的布垫置于瘢痕处,通过直流感应电,将药物离子导入瘢痕组织内。感应电流强度0.01~0.05mA/cm2,1次/d,每次30min,20天1疗程。治疗数个疗程可显效。

瘢痕软化液主要成份:秋水仙碱、去甲肾上腺素、二甲亚砜、蜈蚣、五倍子、铜钱草、红花、紫草及甘草等。

3)冷冻治疗:是利用0℃以下的低温,冷冻破坏瘢痕组织,以达到治疗瘢痕的目的。常用的冷冻源有二氧碳雪、氟利昂、液氮。利用他们超低温性,使瘢痕处的细胞外部或内部结冰,细胞脱水皱缩,细胞内溶质浓度变化,导致病灶坏死、脱落。

方法与反应:冷冻后,受冻组织首先发红,冻区较周围稍肿,出现可以忍受的疼痛,30min后局部出现水肿或水泡,24~72h发生组织坏死,结痂。2~3天痂皮开始发黑,7~10天坏死的瘢痕组织形成的干痂脱落。如冷冻深度超过真皮层,创面2~4周才能愈合,愈合后一般不形成明显瘢痕,这可能与成纤维细胞对冷冻有特别的耐受性有关。瘢痕组织经冷冻治疗后组织发生变化,首先表现为瘢痕表皮及表皮下瘢痕组织的退化、变性和坏死;新的肉芽组织逐渐形成;周围正常表皮细胞在肉芽创面上自外向内匍行融合,闭合创面。

4)光化疗:用10%竹红菌素软膏涂至瘢痕疙瘩,以400W照明荧光汞灯照射30min,

1次/d,30次为1疗程。显效率56.68%,总有效率99%。

5)表浅X线照射治疗:1906年DeBeurman和Gerot首先报道放射治疗瘢痕疙瘩。1942年Levitt及Gillies又报道了他们放射法治疗瘢痕疙瘩的经验。但到现在,对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是人们争论的课题。

(1)适应证:病理诊断确诊为瘢痕疙瘩,重复手术无效者;损害内药物注射治疗失效者。

(2)剂量与时机:总量从800rads至1500rads不等,也有用到1800rads的报道,一般分3~4次给予。手术至放射开始时间最短几小时,最长2个月。但从目前报道多倾向于切除后早期放疗。放疗愈早,复发率越低,超过5天疗效下降。

6)压迫疗法:以超过毛细血管固有内压(约24mmHg)的力量持续作用于瘢痕局部,使之生长抑制的方法。

(1)适应证:面积较大的增生性瘢痕;不适于放疗、局部药物治疗的瘢痕增生者;瘢痕疙瘩切除后,或局部药物治疗或放射治疗后的辅助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及减少放疗或注药的剂量。

(2)方法:用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及含88%以上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的长链聚合体纤维组成的珠罗纱立体织物制成弹力服、面罩、背心、短裤等。也可根据加压部位,量体裁剪相应的织物分别在其边缘装以尼龙搭扣镶压在瘢痕部位。

A.时机:创面愈合的早期,肉芽或深度烧伤的创面愈合后尚未形成瘢痕增生之前即开始加压治疗。

B.压力:要适度。有人认为压力在2.1~2.4kg就足以控制或减轻瘢痕增生。亦有人认为在不影响肢体远端血运及病人可以耐受情况下,越紧越好。通常加压治疗的内层压力控制在1.33~3.33kPa,低于此压力治疗效果不明显,高于3.33kPa则有造成静脉回流受阻,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疖子的治疗方法最快}.

C.持续治疗:连续加压每天24h不间断,清洗瘢痕处皮肤及更换衬垫物时,一次时间以不超过30min为宜。3~6个月后,增生瘢痕趋于变平,局部充血减轻,8~10个月后瘢痕局部变平、软化、红色消退、颜色转白,可终止加压。

(3)疗效观察:加压两周后患者感觉瘢痕痒、痛感明显减轻;1个月后瘢痕开始平坦,此时解除压迫瘢痕仍会复发,如继续坚持3~6月后,瘢痕充血消失,局部由暗红色转变为浅红色,隆起明显变平、变软,痛痒感消失,8~10个月后即可停止压迫治疗。此时瘢痕变平、软化、颜色浅淡、功能(受瘢痕牵拉、限制的关节或功能部位)改进。

组织观察可见血管成分减少,管腔萎缩,血液成分减少,造成局部组织内二氧化碳分压上升,氧分压下降。电镜下观